【民惟邦本】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民惟邦本」一辭,出自〔尚書.五子之歌〕;
記載太康耽於享樂,荒廢政務,人民不堪其苦,有窮國君羿,乘太康狩獵之際,出兵阻止太康返國。
太康的五個弟弟就以太康為鑑,並循先祖大禹之遺訓,作成〔五子之歌〕。
經文上說:「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君王應親近百姓,不可視百姓為卑下之人,只有人民才是立國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才會安寧。
國家的構成要素有三:人民、土地與主權;
而三者之中以人民為首要,無人民則土地荒廢,政府無法組成,主權亦無從行使。
國家為人民之集合體,古聖先賢深明此理,闡揚「國之本在民」的理念。
如〔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大學〕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這些民本思想的重點,就在執政者首應尊重民意,為民謀福。
觀之歷代政治,順民則昌,逆民則亡。
君王仁民愛物,視民為國之瑰寶,則天下大治;
反之,君王倒行逆施,視民為草芥,人民離心,則國必亡。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哲理,是中國政治哲學的正統思想。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