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忍】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弘忍(602~675),隋唐僧人,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卒於唐高宗上元二年;
俗姓周,黃梅(今湖北黃梅)人,原籍潯陽(今江西九江)。
去世的時間有咸亨三年(674)說、上元二年(675)說,相差一年;
現取上元二年說,所以應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
弘忍七歲在廬山師從四祖道信學佛,十三歲時正式剃度為僧,道信「知其可教,便悉以其道授之」。
永徽三年(651),道信傳法傳衣給他,同年九月道信圓寂,由弘忍承襲法席,後世稱他為禪宗五祖;
當時他弘傳的道場名東山寺,他的禪學被稱為「東山法門」。
中國禪宗從初祖到三祖,其門徒都行頭陀行(苦修),一衣一鉢,隨緣而往,不聚徒安居一處,但到了道信、弘忍時代,禪風改變;
道信於唐武德初(618),入黃梅雙峰山,一住即三十多年,聚徒講習,弘忍後移居來山,又居二十年。
這兩代禪徒都是住一處,過著傳體生活,把勞動當作禪門修行,「東山法門」遂因此名聞遐邇,形成中國禪學主流。
〔楞伽師資記〕曾說:「則天曰:『若論修道,更不過東山法門。
』」〔金唐文〕也記載:「天台止觀是一切經義,東山法門是一切佛乘。」
由此可見弘忍時代禪門威望隆盛情形。
「不立文字」、「頓悟」、「傳心」本是禪宗特色,但由於弘忍善巧化導、普遍傳授,使得自達摩祖師以來的禪法被明確提出,「東山」亦成為當時的修道中心。
據傳顯慶五年(660),唐高宗曾派人召弘忍進京,而弘忍力辭不赴,於是帝只好派人送衣藥到山寺供養。
禪宗至弘忍時,改用〔金剛經〕替代〔楞伽經〕,用作傳教經典。
晚年,弘忍認為舂米僧徒慧能見解透達,遂捨其上座弟子神秀,將法衣傳給主張頓悟之說的慧能,並囑其南歸;
自此,禪宗以神秀、慧能而分為北、南兩派,北主漸悟、南尚頓悟,各執一法。
弘忍圓寂後,至唐代宗時,被說為「大滿禪師」。
弘忍的禪學傳自道信,道信自說他的法門是依〔楞伽經〕以心法為宗,以及〔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弘忍繼承了道信的思想,為他的門下建立禪宗提供了理論根據。
弘忍的著作未見記載,僅在〔楞伽師資記〕及〔宗鏡錄〕中散錄其法語。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