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以辭害志】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0 02:55
標題: 【以辭害志】

以辭害志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以辭害志」出於〔孟子‧萬章上〕;

 

文中載有孟子的話說:「故說詩者,不以文言辭,不以辭害志;

 

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孓遺。

 

』信斯言也,是同無遺民也。」

 

這是孟子說讀詩解詩時,除了不應單憑詩文表面上的文字就斷章取義、望文生義之外(參見「以文書辭」),更不可拘泥於辭句的意思,而誤解了作者原來想要傳達的本意。

 

如果只是照著文辭表面解釋,那麼像〔詩經‧大雅‧雲漢〕中所說的:「周餘黎民,靡有孓遺。」

 

而解釋成:「周朝的百姓,現在已經沒有一個遺留下來了。」

 

豈不是很大的錯誤?

 

難道周朝真的連一個遺民都沒有了嗎?

 

若仔細推敲,就知道作者的原意,乃是憂慮旱災來臨時,沒有一個人會倖免於災禍,並不是字面上所看到的那樣。

 

孟子由此說明,解詩時必須「以意逆志」才能頁正了解原意。

 

也就是說,不是光靠詩中辭句,還要對寫作的時代背景、寫作者的品格有所了解,然後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推想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念旨趣,如此所得,比較能接近作者原來的意旨;

 

知道作者的本意之後,才能對事情的得失加以判斷。

 

孟子在當時就看出有些人讀書斷章取義、不思索事情的本末,就妄下斷言,造成對典籍的誤解,於是提出「以意逆志」的方法。

 

自今日觀之,這種情形仍然存在。

 

孟子曾經教授生徒,發現了學生學習的缺點,便立予糾正,所以從事學術研究,當尊重良師的指教,始可免於錯誤。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