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王充(27~98/104)字仲任,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生於會稽郡的上虞,也就是現在浙江省紹興縣東。
王充從小就很聰明,會寫文章,後來到洛陽入太學,做過班彪的學生。
王充好學不倦,遇到書就讀,讀後即能背誦,但只求訓詁大意,卻不守師法章句。
因為家貧,無力購書,常到洛陽書店閱讀,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回家後在家鄉教授生徒。
後因家境不好,又出來從事公職;
由於性情孤傲,常和主管意見不合,招致嫌怨,被中傷去職。
王充好發議論,見解很特別,認為一般人讀死書,多失真意。
乃謝絕應酬,專心著作。
他在屋裡窗臺等處都放置刀筆,有所發見,馬上寫下來,遂作成〔論衡〕八十五篇,共二十餘萬字。
揚州刺史董勤,邀請他擔任從事,後轉治中,做了兩年,又辭職回家。
他的同鄉朋友謝夷吾,上書朝廷,說他的才學可比美孟子、荀卿、揚雄、劉向、司馬遷等人,漢章帝特下詔徵召他,後因病未成行。
後來他年紀已近七十,生活拮据,晚景十分不好;
乃著〔養性書〕十六篇,以自寬解;
現此書不傳。
和帝永元中病卒於家,〔後漢書.列傳〕第三十九有傳。
王充的思想,可以說完全是當時時代頹勢的反動。
他主張破除世俗迷信,崇尚自然主義。
在所著〔論衡.知實篇〕中說:「凡論事者,違實不引證驗,則雖甘義繁說,眾不見信。」
又在〔對作篇〕中說:「論則考之以心,效之以裏,浮虛之事,輒立證驗。」
此種符合近代科學精神的方法論,是王充思想申最被推崇的部分。
王充對於人性有其精到的看法。
他把古來各派的性說一一加以批評,認為自孟子以下,無論那一家的說法,都「未盡性之理」。
他在〔本性篇〕中說:「人性有善惡,猶人才有高下也。
高不可下,下不可高。
……稟性受命,同一實也。
命有貴賤,性有善惡。
……九州田土之性,善惡不均,故有黃赤黑之別,上中下之差。
……余固以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
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
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
後來韓愈的性三品說,即是祖述王充的意思而加以擴充的。
所以近人曾說:「充之書,載論性之言最備。」
王充的思想雖然受道家的影響,攻擊儒家的地方很多,但卻承認儒家的禮義在社會上的效用。
他認為禮義不但有防患的消極作用,更有教化的積極意義。
所以他引用孟子的話說:「聞伯夷之風者,貪夫廉,儒夫有立志;
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此上化也,非人所見。」
是相當精闢的議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