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天性與養育】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18 22:04
標題: 【天性與養育】

天性與養育

 

NatureandNurtur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天性與養育二者有所不同,天性是指受教者先天的本性,而養育則指受教者後天所受的教養。

 

兩者孰為重要,在教育史上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老問題,因為它牽涉到心靈(mind)如何獲得新觀念的問題,又與人的「學習」問題有關,故益形複雜。

 

本性與養育問題在教育史上最早的形式,是以思辯性及哲學性的方式出現;

 

柏拉圖(Plato,427~347B.C.)似乎是最早提出「心靈如何學習」此一間題的學者之一。

 

面對自古以來即存在的古老問題:「德可教嗎?」

 

(Canvirtuebetaught?

 

)柏拉圖看到了兩種解決方式:一是將德視為諸神的恩賜,一是將德看為可以經由教育而獲得的某種行為;

 

就是將德看作內在天生的,再不然就是將德看為教導後的結果。

 

柏拉圖所列舉的這兩種解決方式,直可視為遺傳與環境(heredityandenvironment)或是天性與養育間關係論戰的最早形式。

 

至於柏拉圖抱持的觀點,則是重視環境或養育的主張有其不可克服的困難;

 

他認為要是一個人沒有對於德的先前知識,怎麼可能知道在那裡發現或認識德?

 

是以柏拉圖採取了遺傳或本性的方式,來解決前述問題,將學習視為潛在能力由內至外的發展。

 

對於柏拉圖而言,觀念是人類天生的,在出生之初,此等觀念並未發展完全,因此需要學習來使其重新回憶與恢復。

 

據此,柏拉圖發展出了他的身心二元的教育理論。

 

他將心靈與肉體作了嚴格的區分;

 

讚揚心靈在學習中的角色而貶低肉體的地位。

 

身心二元論雖非柏拉圖的創見,但透過他的論述,這種理論因而與教育心理學發生聯繫。

 

柏拉圖之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的身心二元論,較柏拉圖有過之而無不及;

 

亞里斯多德認為,學生本性的中心就是靈魂(soul),但與柏拉圖不同的是,他以靈魂所具有的官能(faculty)而非將靈魂視為實體(substance)。

 

雖然亞里斯多德亦強調感官經驗在學習上的重要性,但真正的學習應該是官能的訓練與運用。

 

亞里斯多德此種重心靈輕感官的官能心理學(facultypsychology)傾向,後來亦受到中世紀經院哲學家(Scholastics)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學者們的支持。

 

十七世紀時的教育家康門紐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雖然接受前述官能心理學的主張,但他從「呈現於心靈的,必先呈現於感官」的拉丁成語中獲得啟發,而優先考慮到出現在前的感官印象,因此他主張在教學時應把感官經驗列在第一。

 

在教育史上,真正出現「養育重於天性」教育主張的,首推洛克(JohnLocke,1632~1704)的「白版說」(tabularasa);

 

洛克所持人性即白紙及學習都是後天經由感官的主張,不僅將整個官能心理學及先天觀念的說法清除殆盡,也將原先重視天性的官能心理學,轉移至重視後天養育、環境的經驗心理學(empiricalpsychology)。

 

洛克之後的一些法國學者如艾爾維修(ClaudeAdrienHelvetius,1715~1771)及康弟拉克(EtienneBonnotAbbedeCondillac,1715~1780)等人,更將洛克的感官經驗論推至極處,將心靈能力也視為感覺作用的結果;

 

在他們的眼中,人除了是教育及養育的產物之外,其餘皆為零。

 

此外,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也以洛克的觀念聯合為基礎,形成了他的「統覺」(apperception)說的教育理論,主張新觀念必須建立在舊經驗之上,將學習的興趣視作為觀念聯合的被動反應。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反對將學習者看成是感官印象的被動接受器,他強調有某些自我的反應或力量是不學而能的,是天性的一部分。

 

詹姆斯因此文把洛克及赫爾巴特之教育心理學中所重視的養育、環境放在一旁,而重視亞里斯多德及官能心理學所主張的天性及遺傳;

 

不同的是,他以「本能」(instinct)取代了「官能」。

 

杜威(JohnDewey,1859~1952)提出具有生物學意味的心理學,把人類的天性看成是自發的衝動而非消極的受容器;

 

學習興趣非由外界對象所激起,而是來自於生命的原始自我推動力。

 

在天性與教養間,杜威所採取的是一個折衷的觀點。

 

另外,二十世紀興起的行為主義(behaviorism)心理學,對於人類本性的形成,採取更為激進的觀點;

 

他們將心理現象完全化約為行為的外在動作。

 

他們的教育主張特重養育而非天性,認為只要給他們健康的嬰孩,他們就能在其控制的環境中進行兒童的養育,訓練兒童成為各種行業的人,而不論其天性究竟如何。

 

事實上,天性與養育孰重孰輕的問題,其解答並不是全有或全無的問題,兩者之間也非勢不兩立;

 

天性提供了養育的限制,而養育則提供了天性發展的可能。

 

對於一位教育工作者來說,他固然不須迷信「教育萬能」的看法,但他也必須同時肯定「教育可以幫助人類在限制下作出最大發展」的看法,如此才是一種健全的態度。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