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反權威教育】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18 21:53
標題: 【反權威教育】

反權威教育

 

Anti-AuthoritarianEduc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反權威教育即反對以獨斷、任意的方式來推行教育活動,而主張以民主、活潑,及開放的方式實施活動的教育。

 

但是否所有的教育活動都應以反權威的方式進行,布瑞欽卡(R.Brezinka)在某著作〔教育科學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建議〕(GrundbegriffederErziehungswissenschaft:Analyse,Kritik,Vorschläge)一書中,由語言的角度對此概念提出探討。

 

他首先區別教育科學與實踐教育學(praktischepädagogik)。

 

前者屬於一般教育理論的探討,後者則是實際教育活動中相關因素的關聯性。

 

這些因素包含教育目標的確立,達成目標的教學技術、課程內容,及受教者學習的情況。

 

依此實踐教育學中所使用的語言也就不同於在教育科學中所使用的語言。

 

布瑞欽卡依此再對這類語言使用的類型加以區別。

 

他認為在教育科學中所使用的語言具有其偽性,因其傳達了一項事實,如父母在撫養兒童過程中所使用的在情緒上具有說服性的字眼,比使用某些撫養兒童的特殊技巧(如允許、限制、處罰、獎勵)或是以法規性質的聚和力,更會影響兒童以後的成長。

 

此說表達了一項可判斷真假的事實。

 

實踐教育學使用的則不只具有訊息意義,更具有命令及情緒意義。

 

就其具有命令或規範的功能來看,使用這類語言的同時也表達了教育者的期望、論點、推崇等。

 

其目的在使聽者表現或避免某項行動。

 

既非真又非假。

 

但在複雜的教育情境中,這類以命令為主的語言也可能與上述具有傳達信息功能的言辭合用。

 

如教育者必須研究所有學童錯誤行為的原因;

 

學童必須及早認識到存在著一項不可去除的最高絕對真理,所有事物都必須為達到這真理而犧牲。

 

語言的第三方面在於具有情緒或情感的功能。

 

指的是能用來突顯並喚起他人的情緒。

 

這情況常在政治學、廣告、宣傳、遊行、心理分析及教育中。

 

因為實踐教育學有時也要使教育者同意或拒絕某些特殊的觀念,所以無可避免的表現強烈的情緒作用。

 

故就整體來看,實踐教育學本身使用的字句除了具訊息的內容,也具有情緒的意義。

 

所以在實際教育情境中,「反權威教育」不能激起所有人同樣的情緒反應。

 

因為在有些情境中,如具專業知識的學科,反對權威無益於學習。

 

然而在其他情境中,這類觀念或許可以存在。

 

依此,就語言的角度考量實踐教育學中的口號,不應忽略背後所具有的意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