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中庸」一語,首見於〔論語.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關於「中庸」這兩個字的解釋,鄭康成在〔三禮目錄〕一書中說:「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用也。
庸,用也。」
另外,程頤對「中庸」之解釋則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而朱熹在〔中庸章句集註〕一書中則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這三個對「中庸」解釋的例子,初看起來語義上互有不同,有相當程度的差距。
個仔細研究起來,這三種解釋,卻是可以相通的。
這中庸之「中」,就是大中至正、中立不倚、屹立不搖的意思。
中庸之「庸」,就是日常所見、日常所行,無可變易的意思。
「中」也就是主敬立極、擇善固執、允執厥中的意思。
「庸」也就是隨時隨地,每個人所應當實踐,所能實踐的,有普遍妥當性的平常行為。
僅言「中」而不言「庸」,則「中」可能僅懸空而成為一種觀念;
僅言「庸」而不言「中」,則此平常行為的普遍妥當性的內容不顯。
故「中」與「庸」應合而言之。
所謂中庸,是不偏、不易,所以中庸也就是「善」,這種善,必由不偏不易之行為而見,亦即由中庸而見。
這是「常道」,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大道」,是率性之道,也是天命所賦予人類的陰陽之和,自然之常的「天人合一」之正道。
中庸既是人人可以實踐,應當實踐的德行,為什麼孔子又說:「民鮮久矣」,又說「擇手中庸,而能期月守」?
近人徐復觀在〔中庸的再考察〕一文中指出:「第一,是因人的行為,常由於自己生理欲望的衝動,而失掉了應有的節制;
第二,是因為人常常不能抵抗外面政治社會環境的壓迫、誘惑,以至喪其所守,同流合汙。
所以孔子說:『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君子依手中庸』,能做到『遯世不見知而不悔』。
為了要抵抗政治及社會的誘惑與壓力,所以孔子要求君子要『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要『強哉矯』,要守住中庸之道。」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