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子貢或稱子贛,衛國人,姓端木,名賜,故又稱為衛賜;
比孔子小三十一歲,大概是孔子周遊到衛國時,所收錄的學生。
〔闕里文獻考〕載:「子貢初受業為弟子,一年自謂過之,二年自謂與孔子同,三年然後知弗及也。
齊景公嘗問曰:『子誰師?』
對曰:『魯仲尼。』
曰:『仲尼賢乎?』
曰:『聖人也。』
曰:「其聖何如?』
對曰:『不知也。』
景公勃然作色曰:『始言聖人,今言不知,何也?』
對曰:『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
終身履地,不知地之厚也。
若臣之事仲尼,譬猶渴操壺杓就江海飲之,滿腹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
公曰:『子之譽得毋太甚乎?』
對曰:『臣尚慮不及耳。
臣譽仲尼譬猶兩手捧土而附泰山,其無益亦明矣。
使臣不譽仲尼,譬猶兩手把泰山,無損亦明矣。』」
從以上一段話,可見子貢歡喜講話,而且很會講話,是一個很優秀的外交人才。
〔左傳〕上有一段關於子貢的記載,大意是說:魯定公十五年春,邾隱公和魯定公相會,子貢去觀禮,回到衛國以後,向孔子發表他觀禮的意見,認為邾隱公拿玉的姿勢太高,臉往上看,魯定公拿玉的姿勢太低,臉往下看,都不合禮的規範。
二君皆將死亡,因定公是主人,可能先死。
結果在五月間,魯定公果然死了。
孔子對子貢這次預言應驗,未加讚賞,反而說不幸而言中,並且擔心子貢以後更會多講話。
在孔門四科中(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子貢的專長即為言語。
孔子在陳絕糧的時候,子貢隨侍在側;
孔子回到衛國,子貢便到魯國去做官了。
從魯哀公七年到十六年孔子逝世止,子貢一直在魯國,在外交方面有卓越的表現。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記載子貢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這一連串的外交活動,可以看出子貢在外交方面的才能。
孔子曾經問子貢自以為比顏回如何?
子貢承認自己不如顏回,但孔子既然肯讓子貢和顏回比較,足證在孔門弟子申,子貢的造諸當在中等以上。
還有子貢有經營商業的天才,後來子貢成為孔子弟子中最有錢的人。
有一天子貢問孔子說:「貧而無諸,富而無驕,何如?」
孔子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聽了孔子的話,知道孔子是在開導他一個人應該精益求精,便聯想到〔詩經〕裡的兩句話,便說:「〔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孔子聽了子貢的話,覺得他領悟力很強,便很高興的說:「已經可以開始和子貢談〔詩經〕了,因為告訴他怎樣去,他就自己曉得怎樣來了。」
有一天,子貢問孔子:「像我賜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孔子說:「你是個有用之材。」
子貢問:「是何種器材?」
孔子說:「你是像瑚璉一樣,既貴重又華美的廊廟之材。」
由此可見孔子對子貢才具之重視。
子貢曾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又說:「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從上面這兩段話,可以看出子貢很注重名譽,能力爭上游,而且懂得知過必改的道理。
衛國大夫孔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何處學來的?」
子貢說:「文王武王所留下來的禮樂典章制度,還沒有全散失,如今的人,還能知道,賢人能知道那些重大的,不賢的人知道那些細小的,他們都傳揚文武之道,孔子是無所不學,但沒有固定的老師。」
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向一般大夫說:「子貢比仲尼還要好。」
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子貢,子貢說:「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得其門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毀謗孔子,子貢說:「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仲尼是不可毀謗的,其他人有才德,如同丘陵一般高,還可超越過去,仲尼如同日月一般高,是無法超越的。
一個人即使想棄絕日月的光明,這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
徒見其不自量力而已!」
陳子禽對子貢說:「你對老師特別謙讓罷了,仲尼還會好過你嗎?」
子貢說:「君子聽人一句話,就看出他的聰明,一句話就看出他的不智,人說話不可不慎重啊!
夫子才德之高,別人無法趕得上,好像天空沒法用階梯登上去一樣,老師如果得到一個國家來治理的話,正如古人所說:『立之以禮,則民無不宜,導之以禮,則民無不從,人民安居樂業,則遠方之人,皆聞風相從,適時發動人民,人民皆能和穆相從。』
生前受到人人尊敬,死後受到人人懷念哀思,這樣別人怎能趕得上呢?」
從〔論語.子張篇〕所引述的幾段話中,可以看出子貢是一個能深切了解孔子,虔誠敬仰孔子,而且能夠替孔子作宣傳的人。
孔子在生前死後享有極高的名望,雖不能說完全說是子貢的功勞,但與子貢之大力宜揚是很有關係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