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私】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三無私是孔子藉天、地、日月三者之無私,來說明聖人奉行天道,亦用此無私之精神來安撫天下。
[禮記.孔子閒居]記載:「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
其在詩曰:帝命不違,至於湯齊。
湯降不遲,聖敬日齊。
昭假遲遲,上帝是祇。
帝命式於九圍。
是湯之德也。」
文中先指出三種無私之現象,並引述[詩.商頌.長發]之句證明商湯無私之德,與上帝之德委曲相應,故能受天命而王天下,為民父母。
後文中孔子又有三段申論。
首先是:「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
地載神氣,神氣風霆,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無非教也。」
文中「教」字,或解為順承,但王夫之[禮記章句]則說:「教者,道之秩敘,顯以示人者也。」
此說比較合理。
即用現在的知識解釋,自然現象對人都有啟示作用,因為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類。
上文中說三王之德,參於天地,即是指聖王也有像天地般造化的功能,但也要無偏無私才能做到。
其次是:「清明在躬,氣志如神。
耆欲將至,有開必先。
天降時雨,山川出雲。
其在詩曰:嵩高維嶽,峻極于天。
維嶽降神,生甫及申。
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四國于藩,四方于宣。
此文武之德也。」
首二句說天地之化,三句說民情之欲得者,王夫之解云:「天地之神化皆備於己,不俟人情之既啟,而蚤有以給民之求,以同其憂樂。」
著重王者須滿足人情欲求。
後文中孔子引述[大雅.嵩高]詩句說明聖人無私,其德施及子孫,故天必先為之生賢臣,如穆王時之甫侯及宣王時之申伯,猶如天之將降雨澤,而山川先為之出雲。
最後是:「三代之王也,必先令聞。
詩云:明明天子,含聞不已。
三代之德也。
弛其文德,協此四國。
大王之德也。」
認為三王皆有今聞,而周之積累尤久,並引述[大雅.江漢]詩句,說明周之先祖有無私之德者,不獨文武而已。
總上所述,可知古之聖王明君即因秉持三無私之精神,取則於天地無私之政教,滿足人民需求而同其憂樂,世代積累其德澤,故能承受天命,保民而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