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三表法】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18 17:56
標題: 【三表法】

三表法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三表法首見於[墨子.非命篇]:「故言必有三表;

 

何謂三表?

 

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於何本之?

 

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

 

於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

 

於何用之?

 

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之利。

 

』此之謂言有三表也。」

 

這裡墨子提出了一個判斷是非的標準,認為正確的認識,首先要有歷史的根據;

 

其次要以眾人的感官為證,也就是以眾人耳目所聞見,可以實際證明的;

 

第三要對國家百姓賦予實際的利益。

 

三表的意思是叫人實有所本,實有所原,實有所用;

 

完全由「實」和「利」中產生出來。

 

墨子根據這種認識論,提示了「取實予名」的命題;

 

也就是要正名責實,名實相符。

 

他以為名的給予,應根據「實」,因此主張知識重在實用,並要以大眾利益為依歸。

 

他在[非樂篇]中又說:「仁之事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也就是說有了「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之實,才能給予「仁」的名,有了「有力以勞人,有財以分人」之實,才能給予「義」的名。

 

他認為凡是合乎大眾利益的事,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而應該做的,即合乎義。

 

至於義的標準,又在於喜惡,所以經上說:「義利也;

 

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惡也。」

 

墨子又恐人不能徹底了解「義」和「利」的意思,故又提倡兼愛加以闡發,如[墨子.兼愛篇]所說:「盜愛其室不受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

 

賊愛其身不愛人身,故賊人身以利其身;

 

……大夫各愛其家不受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

 

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

 

盜賊、大夫、諸侯若能相愛,不去竊異室,不去賊人身,不去亂異家,不去攻異國,則天下就可以太平無事。

 

所以他說:「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墨子把知識分為親知、聞知、說知(類推的知識)三種,但特別重視親知(直接經驗的知識)。

 

其他如關於述與作和古與今的結合,博與約的結合,重視思維的發展,以及「強說人」的思想,都與教學有密切的關係。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