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夢遊者;新主人的到臨】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13 21:55
標題: 【夢遊者;新主人的到臨】

夢遊者;新主人的到臨

 

Somnambule;L´arrivéD´unNouveauSeigneur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芭蕾

 

舞名。

 

三幕默劇舞劇。

 

歐梅(JeanAumer,1774-1833)編舞,斯槐柏(AugustineEugèneScribe,1791-1861)編劇,哈洛德(L.J.FerdinandHerold,1791-1833)作曲,西瑟里(PierreCiceri)佈景設計,勒孔特(Lecomte)服裝設計,1827年9月19日首演於巴黎歌劇院(L´OpéradeParis)。

 

故事背景與內容:法國普羅旺斯(Provence)地區,在卡馬固(Camargue)的鄉間,十字路口上,路牌指示著一條通往亞耳(Arles),另一條則通向塔赫斯康(Tarascon),正大馬路的一邊是一座莊園,另一邊則是一間旅館。

 

路旁田裡的農夫們跳著舞,懶散的整理著乾草。

 

富農愛德蒙(Edmond)想娶富有磨坊寡婦的養女泰瑞絲(Thérèse)為妻,妖嬈的旅館女老板葛絀黛(Gertrude)卻鍾情於愛德蒙,然而愛德蒙卻不急於表態,投機的同時對兩個女人獻殷勤表好感;

 

第一幕,首先是一些村民的遊戲登場,包括「捉迷藏」。

 

第二幕,旅店的二樓,微服出巡寄宿在旅館的新領主與僕人,受邀參加愛德蒙家的晚宴聚餐;

 

葛絀黛提前來到旅店,在屋內等待著身份已曝光的新領主的到臨,在勾引他時,頂窗外突然傳來聲音,嚇得她遺忘披肩,匆忙逃走;

 

只見患有夢遊症的泰瑞絲著睡衣提著燈,在窗外屋頂上走著,新領主拉住她免於摔落。

 

這時,村內的人全都趕來向新領主致意,愛德蒙看到泰瑞絲衣衫不整,忿而宣佈斷絕兩人的關係。

 

第三幕是卡馬固鄉的全景,有轉動的磨坊。

 

愛德蒙無法置信這個事實,他宣佈要與葛絀黛結婚,然而她的貞潔也受質疑,因為在新領主的房內發現她的披肩;

 

泰瑞絲的養母從磨坊出來,公然責罵葛絀黛的「花蝴蝶」行徑;

 

這時新領主突然大聲叫著,並指引大家看向屋頂上,只見月光下,泰瑞絲沿著屋簷走向磨坊的大轉輪,所有的人都跪下來祈禱她能平安無事;

 

夢境中的泰瑞絲想像著與愛人結婚,鐘聲響起的情形。

 

此時,愛德蒙恍然大悟,雙手張開,迎向她;

 

奇蹟似的,她竟然安全的從破敗的圍牆上走下來,不偏不倚的投入愛德蒙的懷裡。

 

此劇幕昇起時,是一片鄉村和樂景緻,就如同威加諾(SalvatoreViganÔ,1769-1821)的舞劇《奧塞羅》(Othello,1818)的起頭用了當時觀眾熟悉歡樂的佛拉納舞(Furlana),都是它們成功的秘訣,(很難確切衡量出劇場的慣例對舞劇創作傷害的程度)。

 

哈洛德嘗試寫出描述性的配樂,而不是為一堆觀眾熟悉的音樂做補綴工作。

 

首演時燈光效果非常差,女主角的臉幾乎看不見;

 

第二場的演出,觀眾發現在睡衣下有一隻腳沒有穿鞋子:「又驚訝、又轟動!」

 

,女主角出現的閣樓窗子被換成開在屋頂中央,可直接走向危機四伏的屋簷邊,泰瑞絲在夢中聽到教堂的鐘聲,碎步急走,眼見就要掉下去,忽然停止,抽回,安全的轉彎,時而迴旋,時而緩移,穿過磨坊的大輪,最後從傾毀的牆上走下……觀眾坐立難安,背脊涼意陣陣,令人刻骨銘心。

 

編舞方面很少被提及,《夢遊者》被視為十八世紀的古典舞劇沒落,十九世紀新舞劇即將興起的接駁之作,它是浪漫舞劇的前身。

 

歐梅在波爾多(Bordeaux)時是道貝瓦(JeanDauberval,1742-1806)的學生,技巧高超,可惜身材太高;

 

是位成功的編舞家,當時位居重要劇場「聖馬丁之門」(PorteSt.Martin)的舞劇總監,排演了一些道貝瓦和自己的作品,因而成名。

 

該劇場的觀眾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而不是巴黎歌劇院的貴紳名流,創意性的作品自然較受歡迎,走的相當前衛。

 

之前的舞劇,故事總是攫取自歌劇與戲劇,進劇場前觀眾雖已熟知故事與音樂,不過卻犧牲了「新奇度」,「新鮮感」絕對是任何藝術創作所必須的。

 

歐梅的另一位合作夥伴斯克里柏(EugèneScribe,1791-1861),他是位傑出多產的劇作家,三十五歲時已創作出一百三十齣喜劇與喜歌劇(ComicOpera),技術純熟,以當代社會背景人物的故事為創作題材,採溫和、不陳腐、挖苦的方式來諷刺貴族的生活。

 

十八世紀的編舞家大多以並不充足的編舞理念創作舞劇,延襲往例多於依循劇情的需要,況且舞蹈大多只是歌劇的幕間舞,諾威爾(Jean-GeorgeNoverre,1727-1810)的默劇舞劇多屬神話故事,舞蹈的編作形式亦不能免俗;

 

斯克里柏編寫舞劇劇本時,多取材自文學作品,強調故事發展的曲折與舞蹈的戲劇性,《夢遊者》介於寫實與浪漫之間,讓劇場的創作多出了「精神病理學」題材的另一條路。

 

「夢遊症」(Somnambulism)並不是瘋癲症,無知覺的行為至今所知仍少,早年由奧國的梅斯美爾(FranzAntonMesmer,1734-1815)醫生、拉瓦特(Lavater)與加格里歐斯托(Cagliostro)伯爵等所發展出來的動物催眠、骨相學與人類催眠等半科學法,雖給了某些庸醫術士做為騙人的參考技倆,不過在這些前輩的基礎上,夏爾柯(Charcot)、曼特加沙(Mantegazza)與佛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等都研發出各自的成就。

 

夢遊症裡的行為有些是無害,有些卻有損傷性,為人父母知道自己的小孩子有夢遊現象時,大多都極度震驚。

 

舞劇《夢遊者》並非病理學上的研究,可能有的只是渴望自由的慾念罷了,創作時故意素淨化少女的純真,一個純淨的心靈被一副錯亂的身軀駕馭著,就如同嬰兒的睡眠,一切無事,只是旁觀者的庸人自擾。

 

加拉替亞(Galatea)從一塊大理石,在雕刻師皮梅里恩(Pygmalion)的愛心與藝術女神的共同創作下獲得生命;

 

泰瑞絲就如同著睡衣的加拉替亞,在暗夜的操作下,本性被釋出來,少女曖昧的慾望、渴求愛情的心,表現在危機四伏的一路夢遊行程裡。

 

十九世紀初的舞劇發展氣息衰弱,一些攫取自歌劇與戲劇的敘述處理方式已漸被棄置,新手法新風潮隱然浮現。

 

由於沒有熱情的作家為文論戰,也沒有偉大的舞蹈理論被大家奉為典範,一切似乎仍是依循往常,而斯克里柏提供了一條可能發展的路,雖不熟悉,但卻刺激充滿活力,也巧妙的隱含著某些性暗示,新聞界感興趣的是他結合文學與舞蹈的絕妙技術。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