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頓】
NaTun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舞名。
土族民間舞蹈。
流傳於青海省的民和土族聚居區。
《納頓》為土語,漢譯是玩的意思,又稱《納頓會》。
相傳古代,土族先民學習當地漢族風俗,供奉二郎神,一直沿襲至今。
每年夏收後,農曆的七月初三開始,舉行慶豐收的活動。
屆時,人們先到二郎廟燒香祭祀,祈求二郎神保佑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然後人們抬著二郎神,敲鑼打鼓到各村巡迴表演。
主要內容是教子務農。
由舞者六人,分別扮演父、母、子、媳,及兩人扮耕牛。
表演者根據所扮的人物,穿不同的服裝,戴不同的面具。
有的地區所表演的內容,還有各路神靈的傳說故事,如:五將、殺虎將、關王、五官等。
舞蹈動作誇張、粗獷、灑脫。
舞蹈氣氛熱烈、歡快。
由鑼、鼓等打擊樂伴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