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主導動機】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12 16:20
標題: 【主導動機】

主導動機

 

Leitmotif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舞蹈與人文

 

音樂用語。

 

主導動機是一個有戲劇暗示性的音樂片段,它不斷在整齣歌劇中重現,用來提示或暗示句中情節或主角人物之情感發展。

 

贊斯(F.W.Jahns)於1871年研究韋伯(CarlMariaVonWeber,1786-1826)的音樂時,首創「主導動機」這名詞,後來胡桑根(HansPaulvonWolzogen)引用這名詞來解釋華格納(R.Wagner,1813-1883)的歌劇《尼伯龍的指環》(RingdesNibelungen)中之音樂觀念,雖然華格納本人比較喜歡用基本主題(Grundthema)這名詞,可是主導動機已被大多數人接受並成為華格納後期作品之主要特色。

 

華格納的主導動機,成功地綜合了兩種十九世紀重要的作曲技巧──主題重現與主題變形。

 

利用主題重現來作成一種回憶的印象在華格納之前就曾被其他作曲家應用,例如在葛雷特利(AndréE.ModesteGrétry,1741-1813)的歌劇《獅心王李察》(RichardCoeur-de-lion)中,吟唱詩人波隆德(Blondel)每次出現都唱同一首歌,作為他的身分識別和讓獅心王知道他之所在。

 

另外貝利尼(V.Bellini,1801-1835)的《清教徒》(IPuritani)和多尼才悌(G.Donizetti,1797-1848)的《拉默摩爾的露次亞》(LuciadiLammermoon)中也用主題重現來表示出劇中女主角回憶起過去的快樂情景。

 

關於主題變形純粹是屬於作曲的技巧,那是把主題加以更換及發展,作為一種統一樂曲的手段,有時它可以和樂曲標題有關聯;

 

如白遼士(H.Berlioz,1803-1869)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Zantastique),有時它只以樂曲本身的變化為主,如李斯特(F.Lizst,1811-1886)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PianoSonatainBMinor)。

 

主導動機是把以上兩種屬於戲劇性和音樂性的技巧再加以發展和更具技巧性地結合。

 

它不只加強觀眾對眼前所見的戲劇景象──如劇中人的回憶,或戲劇進行之直覺或預示。

 

因此主導動機可把戲劇中之現在情景與過去情景連接,也能把行動當時和潛在行動之下之原因同時表達,最重要是它也豐富了音樂主題的構想與內容,讓音樂與戲劇作完美的藝術結合。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