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夫隆與舞者舞團】
DougVaroneandDancers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組織、機構、職稱
舞團。
由道格.夫隆(DougVarone,1956-)於1986年創立,曾至美國、歐洲、亞洲巡迴演出;
道格出生於紐約,畢業於紐約帕契斯州立大學,1978-1979年為李蒙舞團舞者,同時在1979-1986年亦為拉魯波維奇舞團團員。
由於其獨特的舞蹈能量及語彙,使舞蹈風格別出一格,因而獲得無數獎項,包含了古根漢獎、國家文藝獎金補助(1988-1997)、紐約文化基金、大都會人壽的傑出藝術獎;
道格替自己的舞團編創舞作三十首,亦曾和超過兩打以上的國際知名舞團合作,為其編舞,其中包含了李蒙舞團、賓州芭蕾舞團(PennsylvaniaBallet)、以色列的巴歇瓦舞團、加拿大的編舞家舞團(Dancemakers),丹麥的上截舞蹈劇場(UppercutDanseTheatre)、黛統當代舞團(DaytonContemporaryDanceCompany)等。
他的作品採用快速、段落、分截的組合肢體語言,經常配上強勁有力的極限主義音樂,綿延不絕凝聚相當大的能量和爆發力。
除此之外,作品廣泛和戲劇、電視、電影合作,此外並和「巴爾的摩的中心舞台」(CenterStage)、「耶魯的劇目劇場」(RepertoryTheater)合作。
並且在《美國夢》(AmericaDreaming)中和導演邱理.明亞高瓦(ChioriMiyagawa)及大陸旅美作曲者譚盾合作。
1994年,他編了一系列水中世界的舞作叫《行星》(ThePlanets),得到艾美獎提名,並得到有線電視王牌獎(CableAceAward)及1995年葛萊美獎最佳錄影帶(BestLongFormVideo)。
他的舞蹈音樂性非常強,早期常用極限主義的音樂,近期則使用歌劇形式。
舞團的肢體動作風格,形成了美國另一種非常具有生命力的現代舞團,因此,經常成為各舞蹈節、大學等單位邀請演出的對象;
包含了華盛頓特區的甘迺迪藝術中心、倫敦的舞蹈傘(DanceUmbrella)、巴黎的美國中心(AmericanCenter)、費城的安娜堡中心(AnnenberCenter)、史丹佛大學、韓國國際節(KoreanInternationalFestival)、東京節(TokyoFestival)、希臘的卡拉馬塔節(KalamataFestival)等。
此外舞團很多舞作都是由其他大學及舞蹈系委任創作,像是美國舞蹈節、維及尼亞全民大學(VirginiaCommonwelthUniversity)、亞力桑那州州立大學、喬伊斯劇院的萬象節、國家表演網路(美國)(NationalPerformanceNetWord)等。
傑出舞者有寬.威俐佛(GwenWelliver),她1991年加入舞團,是最能表達道格夫隆精神,且又能加入自己的感覺者。
重要舞作有《著魔》(Possession)1994,音樂由菲利普.格拉斯所作。
《著魔》快速奇特的地板動作,高抓力、佔有慾旺盛的流動;
加上偶爾振盪性能量的緩衝,一股股動能持續性的灌入舞中,重複卻不單調的舞句,繁複不對稱性的結構,組合成一支非常後現代感的舞作。
銀灰色的長褲搭配不同款式的上裝,配合乾淨俐落動作,另人目不暇給。
另外一支道格的獨舞《僕人》(Knaue)1998年作品,由他親自擔綱演出,白襯衫、黑色西裝褲樸素的打扮,卻看得到編舞者在創作過程中一種非常獨特的感覺,尤其是在獨舞時把編舞時那種精神緊繃,瀕臨崩潰的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音樂截取自歌劇《諾瑪》(Norma)。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