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樂(伎)】
ChiuPuYüeh(Chi)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組織、機構、職稱
樂舞種類名。
隋唐宴樂舞蹈之名。
隋煬帝(西元605∼西元618)大業二年(西元606)制定九部伎。
將原七部伎之國伎改稱西涼伎,文康伎改名禮畢,演出時列為最後一部伎;
另增康國伎、疏勒伎,與清商伎、天竺伎、龜茲伎、高麗伎、安國伎等合稱九部伎。
隋將清樂列為首部,迨至唐(西元618∼西元907)太宗貞觀(西元626∼西元649)增設讌樂,去禮畢,演出時自第一部讌樂開始,依順序至第九部伎。
九部伎自唐朝中葉開始漸告衰退,失卻上演機會,但玄宗(西元712∼西元755)天寶十四年(西元755)三月再度上演,復於德宗(西元779∼西元805)貞元十四年(西元798)中和樂初演時與二部伎中兩曲同時上演,故至唐末,九部伎仍盛行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