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善樂】
Ch´ingShanYüeh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舞名。
唐代著名宮廷燕(宴)樂舞蹈。
同屬「立部伎」及「坐部伎」之「燕樂」部。
頌唐太宗文治之功,「以象文得洽而天下安樂」。
與《破陣樂》、《上元樂》同稱唐代三大舞。
貞觀六年(西元632)唐太宗回到他出生地武功(今陝西武功縣)慶善宮,歡宴群臣隨從,賞賜鄰里鄉親,並賦詩云:「指麾八方定,懷柔萬國夷」「共樂還鄉宴,歌此大風詩。」
起居郎呂才為詩配樂,名為《功成慶善樂》。
舞用八佾(八佾為古代天子用樂舞的行列)之制,兒童六十四人,頭戴進德冠,紫大袖裙襦,漆髻,皮履。
舞風安徐嫻雅,音樂具「西樂」之風,雍容雅致。
樂器中有編鐘、編磬。
唐高宗麟德二年(西元665)詔令將該舞用作郊廟祭祀,修入雅樂。
舞制不變,舞者持拂,樂曲從九遍改成一遍。
貞觀十四年(西元640)協律郎張文收制「讌樂」,屬「坐部伎」,其中也有《慶善樂》,是「立部伎」中該舞的縮編。
舞者四人,著紫綾袍,大袖、絲布褲、假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