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巴拉他納亞舞】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11 00:03
標題: 【巴拉他納亞舞】

巴拉他納亞舞

 

Bharatnatyam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世界舞蹈

 

舞名。

 

是源自印度南方坦米納度(TamiNadu)地域的一種印度古典舞蹈。

 

它流傳之久遠,有寺廟雕刻及文字記載可供考證。

 

在《摩訶婆羅多》〔見Mahabharata〕中,潘大瓦王子阿祖納(Arjuna)將自己化身為女舞者,並且可能教授《巴拉他納亞舞》。

 

原本,此舞僅限於女性表演,但現今則不再有性別的限制。

 

《巴拉他納亞舞》有三種主要呈現方式:那特亞(Natya)、努意雅(Nritya)、努意他(Nritta)。

 

在那特亞裡,舞者與演員及舞台布景相呼應。

 

在努意雅裡,舞者飾演史詩中偉大英雄人物其生命中的某段事蹟。

 

於努意他中,強調的是純節奏,它有兩種表現類型,一種稱為《坦達瓦舞》(Tandava),屬陽剛的濕婆(Shiva)之舞;

 

另一種是稱為《拉斯雅舞》(Lasya),屬陰柔的帕爾婆蒂舞(Parrati,濕婆之妻)。

 

那特亞即純舞蹈,舞蹈動作以外的劇情、對白皆不參入。

 

今日《巴拉他納亞舞》的演出分為五部分:alarippu、jatiswaram、sabdam、varnam和tillana。

 

Alarippu為第一階段,意思是身體的「開花」,身體每一部位都緩慢地隨音樂擺動,宛似暖身。

 

Jatiswaram是表現努意他,強調動作、手姿及姿勢。

 

Varnam是一種利用身體動作來表達情感與意念的敘言,一個特殊的字或一句歌詞唱出後,由舞者加以詮釋。

 

而在Sabdam與Varnam中可看到前述努意雅的表現。

 

Jatiswaram又分兩類:Chilakottu多為切分音符,而Kaikalakottu則是規則的二拍子或四拍子。

 

表演中所演奏及演唱的歌曲,是由十六、十七世紀偉大的南印度詩人作曲,今日流傳最廣的是歌頌克里希納(Krishna)與拉達(Radha)間的愛情詩作。

 

《巴拉他納亞舞》強調手姿、眼神(單眼或雙眼)、肘、頭與頸的姿態及足部動作,就像《舞論》(Nathyashastra)一書中所描述的。

 

舞者繫帶足踝鈴鐺,藉以強調足部動作,服裝是絲質品,上衣緊身而褲子寬鬆,以便動作自如;

 

舞者同時戴手鐲、耳環、項鍊、髮飾和花等其他裝飾品,手掌及腳掌都需塗上紅色,以凸顯其姿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