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1)】
作者 醫籍考認定為河間劉完素著;或謂係金·易州張元素著
朝代 金
分類 內經
備考 此為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之備考本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BD%E9%9B%86_1/index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敘】
夫醫道者,以濟世為良,以愈疾為善,蓋濟世者憑乎術,愈疾者俠乎法,故法之與術悉出內經之玄機。
此經固不可力而求,知而得也,況軒岐問答,理非造次,奧藏金丹寶典,深隱生化玄文為修行之經路,作達道之天梯,得其理者用如神聖,失其理者似隔水山,其法玄妙,其功深遠,固非小智所能窺測也。
若不訪求師範,而生穿鑿者,徒勞皓首耳。
余二十有五,志在內經,日夜不輟,殆至六旬,得遇天人授飲美酒,若橡斗許面赤,若醉一醒之後,目至心靈大有開悟,衍其功療,左右逢源,百發百中。
今見世醫多賴祖名,倚約舊方,恥問不學,特無更新之法,縱聞善說反怒為非,嗚呼患者,遇此之徒,十誤八九,豈念人命死而不復者哉。
仁者鑒之,可不痛與,以此觀之,是未知陰陽變化之道,況木極似金,金極似火,火極似水,水極似土,土極似木,故經曰:亢則害,承仍制,謂已亢極反似勝己之化。
俗流未知,故認似作是,以為陰陽失其本意,經所謂誅罰無過,命曰大惑。
醫徒執迷反肆傍識,縱用獲效,終無了然之悟,其道難與語哉。
僕見如斯,首述玄機,刊行於世者,已有宣明等三書,革庸病之鄙陋,正俗論之舛訛,宣揚古聖之法則,普救後人之命。
令將餘三十年間,信如心手親用若神,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此物立象直明真理,治法方論,裁成三卷三十二論,目之曰: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此集非崖略之說,蓋得軒岐要妙之旨,故用之可以濟人命,捨之無以活人,生得乎心髓秘之筴笥,不敢輕以示人,非絕仁人之心,蓋聖人之法,不遇當人,未易授爾,後之明者,當自傳焉,時大定丙午閏七月中元日,河間劉完素守真述。
【卷上】
原道論第一
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蓋天一而地二,北辦而南交,入精神之運以行矣。
擬之於象則水火也,畫之於卦則坎離也。
兩者相須彌蒲六合,物物得之,況於人乎。
蓋精神生於道者也,是以上古真人把掘萬象,仰觀日月,呼吸元氣,運氣流精,脫骨換形,執天機而行六氣,分地紀而運五行,食乳飲血,省約儉肓,日夜流光,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之要也。
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安而無疾,夫水火用法象也,坎離言交變也,萬億之書,故以水為命,以火為性,土為人,人為主性命者也。
是以主性命者在乎人,去性命者亦在乎人,養性命者亦在乎人,何則修短壽夭皆自人為,故經曰: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又曰:務快其心,逆於生樂,所以然者,性命在乎人,故人受天地之氣,以化生性命也。
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氣充,氣耗形病,神依氣位,氣納神存,修真之士,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持滿御神,專氣抱一,以神為車,以氣為馬,神氣相合,可以長生,故曰:精有主,氣有元,呼吸元氣,合於自然,此之謂也。
智者明乎此理,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怪鳥伸,導引按蹻,所以調其氣也,平氣定息,掘固凝想,神宮內視,五臟照徹,所以守其氣也。
法則天地順理,陰陽交搆,坎離濟用,水火所以交其氣也,神水華池,含虛鼓嗽,通行榮衛,入於元官,溉五臟也。
服氣於朝,閑想於暮,陽不欲迭,陰不欲覆,鍊陰陽也,以致起居適早晏,出處協時令,忍怒以全陰,抑喜以全陽。
泥丸欲多櫛,天鼓欲常鳴。
形欲常鑑,津欲常嚥,體欲常運,食欲常少。
眼者身之鑑也,常居欲頻修。
耳者體之牖也,城廓欲頻治。
面者神之庭也,神不欲覆。
髮者腦之華也,腦不欲減。
體者精之元也,精不欲竭。
明者身之寶也,明不欲耗。
補瀉六腑,淗鍊五精,可以固形,可以全生,此皆修真之要也。
故修真之要者,水火欲其相濟,土金欲其相養,是以全生之術,形氣貴乎安,安則有倫而不亂,精神貴乎保,保則有要而不耗,故保而養之,初不離於形氣精神,及其至也,可以通神明之出,皆在於心獨不觀。
心為君主之官,得之所養,則血脈之氣王而不衰,生之本無得而搖也,神之變無得而測也。
腎為作強之官,得所養則骨髓之氣榮而不枯,蟄封藏之本無得而傾也,精之處無得而奪也。
夫一身之間,心居而守正,腎下而立,始精神之居,此宮不可大,勞亦不可竭,故精太勞則竭,其屬在腎,可以專嗇之也。
神太用則勞,其藏在心,靜以養之,唯精專然後可以內守,故昧者不知於此,欲拂自然之理,謬為求補之術,是以偽勝真,以人助天,其可得乎。
【原脈論第二】
大道之渾淪莫知其源,然至道無言,無以明其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以測其奧。
道象之妙非言不明,嘗試原之脈者何也,非氣血動而不息,榮行脈中,衛行脈外。
經曰:脈者血之府也。
自素問而下迄於今,經所不載,無傳記而莫聞其名焉,然而玄機奧妙聖意幽微,雖英俊明哲之士,非輕易可得而悟也。
夫脈者,果何物乎,脈者有三名:一曰命之本,二曰氣之神,三曰形之道。
經所謂天和者是也,至於折一支,瞽二目,亦不為害。
生而脈不可須臾失,失則絕命害生矣。
經曰:春弦(一曰長),夏洪(一曰鉤),秋毛(一曰濇),冬石(一曰沉),此言正脈同天真造化之元氣也。
巡於春夏秋冬木火水金之位,生長收藏參和相應,故稟二儀而生,不離於氣,故於脈有生死之驗。
經曰:脈者血之府也,如世之京都州縣有公府廨署也,國因置者,所以禁小人為非道也,公府不立,則善者無以伸其枉惡者,無以罰其罪邪,正混同賢愚雜處而亂之根也。
經曰: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既陰陽為神明之府,脈為血之府而明可見焉。
血之無脈,不得循其經絡,部分週流於身,滂派奔迫,或散或聚,氣之無脈不能行其筋骨臟腑上下,或暴或蹶,故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氣化則物生,氣變則物易,氣盛則物壯,氣弱則物衰,氣絕則物死,氣正則物和,氣亂則物病,皆隨氣之盛衰而為變化也。
脈字者從肉,從永,從瓜,從血,四肢百骸得此真元之氣血肉筋骨爪髮,榮茂可以倚憑而能生長也。
長久永固,道故從肉,從永者是也,從瓜從血者,巡之如水分流,而布遍週身,無有不通也,釋名曰脈,脈慕也,如幔幕之遮覆幕絡一體之形,導太一真元之氣也。
元氣者,在氣非寒,非熱,非暖,非涼。
在脈者非弦,非洪,非濇,非沉,不為氣而泮沉,不為血而流停,乃沖和自然之氣也。
故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所以然者,為元氣動而不息,巡於四方木火水金之位,溫涼寒暑之化,生生相續,新新不停,日月更出,四序迭遷,脈不為息,故人有身形之後,五臟既生,身中元氣即生焉。
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此四時之氣也,而脈者乃在其中矣。
道經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此如脈之謂也。
又云:埏填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又曰:吾不知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斯立脈之名之本意也。
故道者,萬物之奧脈者,百骸之靈奧。
靈之妙,其道乃同元氣者,無器不有,無所不至,血因此而行,氣因此而生,故榮行脈中,衛行脈外,瞻之在前,忽然在後,而不匱者,皆由於脈也。
分而言之曰氣曰血曰脈,統而言之惟脈運行血氣而已。
故經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
陰陽別論曰: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此陽者言脈也,胃者土也,脈乃天真造化之氣也,若土無氣則何以生長收藏,若氣無土何以養化萬物,是無生滅也。
以平人之氣常稟於胃。
正理論曰:穀入於胃,脈道乃行,陰陽交會,胃和脈行,人稟天地之候,故春胃微弦曰平,得弦而無胃曰死,夏胃微鉤曰平,但鉤而無胃曰死,長夏微耎曰平,但弱而無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但毛而無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但石而無胃曰死。
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則必死,五藏為陰,肝脈至中而無,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弦。
心脈至堅而慱,如循薏以仁累累然。
肺脈至大而虛,如毛羽中人皮膚。
腎脈至慱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
脾脈弱而乍數乍疏。
夫如此脈者,皆為藏脈獨見而無胃脈,五藏皆至懸絕而死,故經曰: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生死之期,故人性候躁急懁促,遲緩耎弱,長短大小,皮堅肉厚,各隨其狀。
而脈應之常以一息四至為準者,言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五者胃兼主四旁,在呼吸之聞也。
數則為熱,遲則為寒,如天之春秋二分,陰陽兩停,晝夜各得五十度,自此添一遭則熱,減一遭則寒。
脈之妙道,從此可知矣。
或如散葉,或如燃薪,或如丸泥,或如絲縷,或如湧泉,或如吐頹,或如偃刃,或如轉索,或如遊魚。
假使千變萬化,若失常者乃真元之氣離絕,五臟六腑不相管轄,如喪家之狗,元氣散失而命絕矣。
經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陽化氣,陰成形。
此言一氣判而清濁分也,元氣者,天地之本,天和者,血氣之根。
華陀云:脈者,謂血氣之先也。
孔子曰:天不言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而脈亦如之。
又經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皆通乎天氣也,通天者,謂通元氣天真也,然形體者假天地之氣而生,故奉生之氣通計於天,稟受陰陽而為根本,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氣不絕,真靈內屬,動靜變化,悉與天通。
易云: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故天地之體得易而後生,天地之化得易而後成,故陽用事則春生夏長,陰用事則秋收冬藏,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始而終之,終而復始,天地之化也,而易也默然於其間,而使其四序各因時而成功,至於寒不凌暑,暑不奪寒,無愆陽伏陰之變,而不至於大肅大溫,故萬物各得其沖和之氣,然後不為過而皆中節也。
道經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斯脈之道也,故脈不得獨浮沉,獨大小,獨盛衰,獨陰陽,須可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盛中有衰,衰中有盛,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克塞一身之中,盈溢百骸之內,無經絡不有,無氣血不至,養筋骨毛髮堅壯膩澤,非心非腎非肝非脾,五臟之盛,真氣固密不為邪傷。
若憂愁思慮,饑飽勞逸,風雨寒暑,大驚卒恐,真氣耗亂,氣血分離,為病之本。
噫夫萬物之中,五常皆備,審脈之道而何獨無五常邪。
夫仁固衛一身充盈,五臟四肢百骸皆得榮養,無沖和之氣,獨真藏脈見則死矣。
生則不見,死則獨見,好生惡死,此仁之謂也。
分布軀體和調氣血,貴之在頭目耳鼻,賤之在蹠臀陰篡。
不得上而有,不得下而無,無所不施,無所不至,此義之謂也。
長人脈長,短人脈短,肥人脈沉,瘦人脈浮,大人脈壯,小人脈弱,若長人短,短人長,肥人浮,瘦人沉,大人弱,小人壯,夫如此者,皆不中理而為病。
此禮之謂也,見在寸則上病,見在關則中病,見在尺則下病。
五臟有疾,各有部分,而脈出見不為潜藏伏匿,一一得察有餘不足,而愈其病,此智之謂也。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太陽之至其脈沉,太陰之至其脈大而長,少陰之至其脈浮,陽明之至其脈濇而短,少陽之至其脈姁,厥陰之至其脈弦,四序不失其期,六氣為常準者,此信之謂也。
非探願索隱鉤深致遠,學貫天人,旁通物理者,未能達於此矣。
【攝生論第三】
論曰:內經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冥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且飲食起居乃人生日用之法,縱恣不能知節,而欲傳精神、服天氣者不亦難乎。
又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起居如驚,神氣乃浮,是以聖人春木旺以膏香助胃,夏火旺以膏腥助肺金,用事膳膏臊以助肝水,用事膳膏膻以助心,所謂因其不勝而助之也。
故食飲之常保其生之要者,五穀五果五畜五菜也。
脾胃待此而食廩備,三焦待此而道路通,榮衛待此以清以濁,筋骨待此以柔以正。
故經云:蓋五味相濟,斯無五宮之傷,所以養其形也,雖五味為之養形,若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必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衝,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所謂失五味之常,而損其形也。
王注曰:味有倫緣,臟有偏絕,此之謂也。
飲食者養其形,起居者調其神,是以聖人春三月,夜臥早起,被髮緩形,見於發陳之時,且曰以使志生。
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見於蕃秀之時,且曰使志無怒,使氣得泄。
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見於容平之時,收歛神氣,且曰使志安寧,以應秋氣。
冬三月早臥晚起,去寒就溫,見於閉藏之時,且曰使志若茯若匿,有私意,若已有得此,順生長收藏之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四時起居,法所以調其神也。
經所謂逆於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逆於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涸。
逆於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逆於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此失四時之氣,所以傷其神也,智者順四時,不逆陰陽之道,而不失五味損益之理,故形與神俱久矣,乃盡其天年而去。
與夫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者,何足與語此道哉。
故聖人行之,賢者佩之,豈虛語哉。
【陰陽論第四】
論曰:天地者,陰陽之本也,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故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
倘不如此,謂天自運乎,地自處乎,豈足以語造化之全功哉。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所以天為陽,地為陰,水為陰,火為陽,陰陽者男女之血氣,水火者陰陽之徵兆,惟水火既濟,血氣變革,然後剛柔有體而形質立焉。
經所謂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乎人,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故人生於地,懸命於天,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蓋人居天之下,地之上,氣交之中,不明陰陽而望延年未之有也。
何則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則變矣。
王注曰:且蒼天布氣,尚不越於五行,人在氣中豈不應於天道。
左傳曰:違天不祥。
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
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故偏陰陽謂之疾。
夫言一身之中外為陽,內為陰,氣為陽,血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腑為陽,臟為陰,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蓋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豈偏枯而為道哉。
經所謂治心病者必求其本,是明陰陽之大體,水火之高下,盛衰之補瀉,遠近之大小,陰陽之變通。
夫如是惟達道人可知也。
【察色論第五】
論曰: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聲色符合,然後定立臟腑之榮枯。
若滋榮者,其氣生如翠羽、雞冠、蟹腹、豕膏、烏羽是也,枯夭者其氣敗如草茲、衃血、枳實、柘骨、如炱是也。
至如青赤見於春,赤黃見於夏,黃白見於長夏,白黑見於秋,黑青見於冬,是謂五臟之生者,以五行之相繼也,得肝脈色見青白,心脈色見赤黑,脾脈色見黃青,肺脈色見白赤,腎脈色見黑黃,是謂真臟之見者,以五行之相克也。
若乃肺風而眉白,心風而口赤,肝風而目青,脾風而鼻黃,腎風而肌黑。
以風善行數變故爾。
肝熱而左頰赤,肺熱而右頰赤,心熱而顏赤,脾熱而鼻赤,腎熱而頤赤,以諸熱皆屬火故爾。
以至青黑為痛,黃白為熱,青白為寒,以九氣不同故爾。
鼻青為腹水,黑為水氣,白為無血,黃為胸寒,赤為有風,鮮明為留飲,而五色取決於此故爾。
然審病者,又皆以真脾之為本,蓋真脾之黃,是謂天之氣,五色又明,病雖久而面黃必生者,以其真氣外榮也。
此數者雖皆成法,然自非心清見曉於冥冥,不能至於此,故五色微診可以目察尤難。
難經曰:望而知之謂之神,為見五色於外,故決死生也。
【傷寒論第六】
論曰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止於六七日間。
若兩感於寒者,必不免於死。
經所謂人所傷於寒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蓋傷寒者,非雜病所比,非仲景孰能明於此,故張僊公深得玄機之理趣,達六經之標本,知汗下之淺深,若投湯劑正與不正,禍福影響,何暇數日哉?然仲景分三百九十法,一百一十二方,其證有六,其治有四。
經云一日巨陽受之,其脈尺寸俱浮,二日陽明受之,其脈尺寸俱長,三日少陽受之,其脈尺寸俱弦。
四日太陰受之,其脈尺寸俱沉。
五日少陰受之,其脈尺寸俱微緩。
六日厥陰受之,其脈尺寸俱沉嗇。
其太陽病者,標本不同,標熱本寒,從標則太陽發熱,從本則膀胱惡寒,若頭項痛腰脊強,太陽經病也,故宜發汗。
其陽明病者,雖從中氣標陽本實,從標則肌熱,從本則譫語,若身熱頭疼鼻乾不得臥,陽明經病故宜解肌。
太陽傳陽明非表裏之傳,若譫語從本為實,故宜下便。
王注曰:以陽感熱,其少陽病者標陽本火,從標則發熱,從本則惡寒,前有陽明,後有太陰,若胃脇痛而耳聾,往來寒熱,少陽經病,故宜和解。
其太陰病者標陰本溼,從標則身目黃,從本則腹滿而嗌乾,太陽經病故宜泄滿下溼,從其本,治其標。
少陰病者標陰本熱,從標則爪甲青而身冷,從本則脈沉實而發渴。
若口燥舌乾而渴,少陽經病故宜溫標下本。
其厥陰病者故厥陰之中氣宜溫也。
若煩滿囊縮厥陰經病故為熱,宜苦辛下之,故經曰:所為知標知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為妄行,又曰:各通其臟,乃懼汗泄,非宜之謂也。
故明斯六經之標本,乃知治傷寒之規矩,此所謂證有六也。
且如發汗桂枝、麻黃之輩,在皮者汗而發之,葛根、升麻之輩,因而輕而揚之法也。
承氣:陷胸之輩,下者因而竭之法也。
瀉心、十棗之輩,中滿泄之法也。
瓜蒂、梔豉者,高者因而越之法也。
故明此四治之輕重,可為了傷寒之繩墨,此之謂其治有四也。
若明六經四法,豈四法豈有發黃生斑,畜血之壞證,結胸痞氣之藥,過難經所謂未滿三日可汗而已,其滿三日可泄而已,故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無汗,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
當發其汗,宜麻黃湯主之,少陰病得三二日,口燥咽乾者,急宜大承氣下之。
孰敢執於三四日汗泄之定法也,是以聖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說其大概,此之謂也。
經所謂發表不遠熱,攻裏不遠寒,余自製解通聖辛涼之劑,不遵仲景法桂枝、麻黃發表之藥,非余自衒,理在其中矣。
故此一時,彼一時,柰五運六氣有所更,世態居民有所變,天以常火,人以常動,動則屬陽,靜則屬陰,內外皆擾,故不可峻用辛溫大熱之劑。
縱獲一效,其禍數作,豈曉辛涼之劑以蔥白、鹽豉,大能開發鬱結,不惟中病令汗而愈,免致辛熱之藥攻表不中,其病轉甚,發驚狂衄血斑出皆屬熱藥所致。
故善用藥者須知寒涼之味,況兼應三才造化通寒之理也。
故經所謂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功矣。
大抵雜病者,氣之常也。
隨方而異,其治不仝,卒病者,氣之異,其治則同,其愈則異。
昔黃帝與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故傷寒之法備矣哉。
大矣哉。
若視深淵,如迎浮雲,莫知其際,是以知發表攻裏之藥性,察標本虛實之併傳,量老少壯弱之所宜,勞逸緩急之稟性,切脈明陰陽之分部,詳證之邪氣之淺深,故可宜會通之法矣。
內經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此之謂也。
【病機論第七】
論曰:察病機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後明病之本焉。
故治病不求其本,無以去深藏之大患,故掉眩收引膹鬱腫脹,諸痛癢瘡瘍皆根於內。
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知化之變也。
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
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猶拔刺雪污,工巧神聖可得備聞。
靈樞經曰:刺深而猶可拔,污深而猶可雪。
莊子曰:雪猶洗也。
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黃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對曰: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少慮無怒,風勝則動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
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此為陰中之少陽,通於春氣,其脈弦。
王注曰:肝有二布葉,一小葉如木甲拆之狀,故經所謂其用為動,乃木之為動,火太過之政亦為動,蓋火木之主,暴速所以掉眩也,掉搖也,眩昏亂也,旋運皆生風故也。
是以風火皆屬陽,陽主動。
其為病也,胃脘當心痛,上支兩脇隔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裏急軟戾,脇痛嘔泄,甚則掉眩巔疾,兩脇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也。
虛則目視而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凡病肝木風疾者,以熱為本,以風為標,故火本不燔,遇風冽乃焰,肝本不甚熱,因金衰而主肺金不勝,心火木來佞於金,故諸病作矣,其為治也燥勝風。
王注曰風自木生,燥為金化,風餘則制之以燥,肝勝治以清涼,清涼之氣金之氣也。
木氣之下金氣承之,又曰風淫於內,治以辛涼,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故木主生榮而主春,其性溫故風火則反涼而毀折,是兼金化制其木也。
故風病過極而反中外燥澀,是反兼金化也,故非為金制其本,是甚則如此。
中風偏枯者由心火暴勝而水衰不能制,則火實剋金,金不能平木則肝水勝,而兼於火熱則卒暴僵仆。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肥,貴膏梁之疾也,故此藏氣平則數和,太過則發生,不及則委和。
諸痛癢瘡瘍皆屬於心,靜則神明熱勝則腫,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其脈鉤,其味苦其色赤,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此陽中之陽也。
王注曰心形如未敷蓮花,中有七空以導引天真之氣,神明之宇也。
經所謂其用為燥,火性燥動其明於外,熱甚火赫爍石,流金火之極變也,燔焫山川,旋反屋宇火之災眚也。
故火非同水,水智而火愚,其性暴速,其為病也當胸中熱嗌乾,右胠滿皮膚痛,寒熱咳喘唾血,血泄鼽衄嚏嘔溺色變,甚則瘡癢胕腫肩背臑,缺盆中痛瘍疼身熱驚惑,惡寒戰慄譫妄,衄衊語咲,瘡瘍血流,狂妄目赤,胸中痛脇下痛,背膺肩甲間痛兩臂痛,虛則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其為治法以寒勝熱。
王注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汗以發之,發之不盡逆制之,制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
又曰用水之主以制陽光。
經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此之謂也。
是以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火氣之下水氣承之,是故火主暴虐,故燥萬物者莫熯乎火,夏月火熱極甚則天氣薰味,而萬物反潤以水出,液林木津流及體熱,極而反汗液出,是火極而反兼水化。
俗以難辯認,以是作非,不治已極,反攻王氣是不明標本,但隨兼化之虛象,妄為其治,反助其病而害於生命多矣。
故此藏平則升明,大過則赫曦,不及則伏明。
王注曰百端之起,皆自心生。
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味和氣化,濕勝則濡泄。
脾者倉廩之官,本營之居也,名曰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也。
其華在唇,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故為倉廩之官。
又名諫議之官,五味出焉,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為陰中至陰,脾也其脈緩。
王注曰脾形象馬蹄內包胃脘,象土也,其用為化兼四氣,聚散復形群品,以主溉灌,肝心腎不主於時,寄旺四季。
經所謂善不可見,惡不可見也。
其變驟注,其災霖潰,其為病也胕腫骨痛,陰脾按之不得,腰脊頭頸痛,時眩大便難,陰氣不用,飲不欲食,咳唾則有血,積飲否膈,中滿霍亂吐下,為善肌肉痿足不收,行脇嗔嘔吐泄注下。
王注曰脾熱則生,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者,有胃之寒者,有胃之熱者,色白澄徹清冷皆屬寒,色黃水赤渾濁皆屬於熱。
故仲景曰邪熱不殺穀火性疾速,此之謂也。
其為治也,風勝溼,溼自土生,風為水化,土餘制之,以風脾盛治之以燥,故溼傷肉,溼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
王注曰溼為水,水盛則腫,水下形肉已消,又曰:溼氣為淫,皆為腫滿。
但除其溼,腫滿自衰。
若溼氣在上,以苦吐之。
溼氣在下,以苦瀉之,以淡滲之。
治溼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故溼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苦溼上甚而熱,治以苦溼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溼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
又曰土氣之下,木氣承之。
本草曰燥可去溼,桑白皮赤小豆之屬。
王注曰半身已上,溼氣有餘,火氣復鬱,所以明其熱能生溼。
經云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溼氣在中,火遊行其間,是以熱之用矣。
故土主溼霒雲雨而宏靜,雨熱極甚則飄驟散落,是反兼風水制其土也。
若脾甚土自燥去其溼,以寒除熱。
脾土氣衰以甘緩之,所以燥泄積飲,痞膈腫滿,溼熱乾涸消渴慎不可以溫藥補之。
故積溫成熱性之溫,乃勝氣之藥也。
故此藏喜新而惡陳,常令滋澤無使乾涸,土平則備化,太過則敦阜,不及則卑監。
【諸氣膹鬱病痿皆屬於肺金】
(常清氣利)燥勝則乾。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其味辛,其色白,而為相傳之官,法節出焉,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其脈毛。
王注曰肺之形象有二布葉,一小葉中有二十四空行列,以布分諸藏清濁之氣,經所謂其用為固,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其為病也,骨節內變,左胠脇痛,寒清於中,感而瘧,太涼革喉咳腹中鳴注瀉鶩溏,咳逆心脇滿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塵色惡,腰痛丈夫疝婦人少腹痛,浮虛鼽尻陰股髀腨胻是病皴揭。
實則喘厥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
虛則少氣不能振息,耳聾嗌乾。
其為治也,熱勝燥,燥自金生,熱為火化,金餘則制之,以火肺勝則治之以苦。
又曰金氣之下,火氣承之,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苦辛,以苦下之,若肺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王注曰制燥之勝,必以苦溫,故受乾病生焉。
是以金主於秋而屬陰,其氣涼,涼極天氣清明而萬物反燥,故燥若火是金極而反兼火化也。
故病血液衰也,燥金之化,極甚則煩熱氣鬱,痿弱而手足無力不能收持也。
凡有聲之痛應金之氣,故此藏乎氣則審平,大過則堅成,不及則不從革。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水】
(耗能養動),寒勝則浮,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其華在髮,其充在骨,其味鹹,其色黑,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各氣,其脈石。
王注曰腎藏有二,形如豇豆,相並而曲附於膂筋,外有脂裹,裏白表黑,主藏精故僊。
經曰心為君火,腎為相火,是言在腎屬火而不屬水也。
經所謂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故膻中者在乳之間,下合於腎水,是火居水位得升則喜樂出焉。
雖君相二火之氣,論其五行造化之理同為熱也,故左腎屬水,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右腎屬火,遊行三焦,興衰之道由於此故。
七節之傍,中有小心,是言命間相火也。
經所謂其變凝冽,其眚冰雹,其為病也,寒客心痛,腰腿痛,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
若厥逆痞堅腹滿寢汗,實則腹脛腫喘身重,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王注曰大小腹大小腸也。
此所謂左腎水發痛也。
若夫右腎命門相火之為病,少氣瘡瘍疥癬癰腫,脇滿胸背首面四肢浮腫,腹脹嘔逆瘛瘲骨痛節有動,注下溫瘧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目赤心熱,甚則瞀昧暴痛,瞀悶懊憹嚏嘔瘡瘍,驚燥喉痹耳鳴,嘔涌暴注瞤瘛暴死,瘤氣結核丹熛皆相火熱之勝也。
其為治也寒勝熱,燥勝寒,若熱淫於內治以鹹寒,火淫所勝平以鹹冷,故相火之下,水氣承之。
如寒淫於內治以甘寒,佐以甘辛。
寒淫所勝平以辛熱。
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故水本寒,寒急則水冰如地,而能載物。
水發而雹雪,是水寒亢極反似剋水之土化,謂兼化也。
所謂寒病極者反腎滿也,左腎不足濟之以水,右腎不足濟之以火。
故此藏水平則靜順,不及則涸流,大過則流衍。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厥謂氣逆,固謂固氣,則肝腎失守,失守則不能禁固,出入無度,燥溼不恒,故氣下則愈也。
經所謂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諸喘嘔逆皆屬於上】
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華蓋,故肺熱葉焦,發痿躄是氣鬱不利,病喘息而嘔也,嘔謂嘔酸水,火氣炎上之象也,胃鬲熱甚則為嘔也。
若衰火之炎痿躄則愈,利肺之氣喘息自調也,道路開通吐嘔則除。
凡病嘔涌溢食皆屬火也。
王注曰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
經所謂三陽有餘,則為痿。
易王注曰,易有變常用自痿弱無力也,故此者熱之明矣。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
熱氣勝則濁亂昏昧也。
瞀示乃昏也。
經所謂病筋脈相引而急。
名曰瘛者。
故俗為之搐是也。
熱勝風搏併於經絡,故風主動而不寍寧,風火相乘是以熱瞀瘛而生矣。
治法袪風滌熱之劑,折其火勢,熱瘛可立愈。
若妄加灼火,或飲以發表之藥,則死不旋踵。
【諸禁豉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禁慄禁惑如喪神守,悸動怔忪皆熱之內作,故治當以制火,制其神守血榮而愈也。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寒溼同性,水火同居,故足太陽膀胱經屬水而位下,所以溼可傷也,其脈起目內背上額交於巔上,其支別從巔入絡於腦,還出下項,故主項強。
太陽表中風加之以溼客於經中,內挾寒溼則筋脈抽急,故痙項強而不柔和也,此太陽寒溼,當詳有汗無汗,治以流溼袪風,緩發表而愈也。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衝攻也氣炎上,故作嘔涌溢食不下也。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肺王於氣貴乎通暢,若熱甚則鬱於內,故肺脹而腹大,是以火主長而高茂,形現彰顯升明舒榮皆腫之象也。
熱去而見白利也。
【諸燥狂越皆屬於火】
火實則四肢實而能登高也。
故四肢者諸陽之本經,所謂陰不勝陽則脈流薄,疾病乃狂是以陽盛,則使人妄語罵詈,不避親踈神明之亂也。
故上善若水,下愚若火,此之謂也。
治之以補陰瀉陽,奪其食則病已。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暴虐而害也,強勁有力而不木柔也,乃厥陰風木勢甚而成。
王注曰陽鬱於內而陰行於外。
千金曰強直為風,治以瀉火補金,木能自平也。
【諸病有聲】
豉之如豉皆屬於熱,腹脹大而豉之有聲如豉者,熱氣甚則然也。
經所謂熱勝則腫,此之類也。
是以熱氣內鬱,不散而聚,所以叩之如豉也。
諸腹脹大而豉之皆為裏證。
何以明之,仲景曰少陰病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所謂土堅勝水則乾,急與大承氣湯下之,以壯腎水,故知無寒其熱明矣。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胕腫熱勝內則陽氣滯故也。
疼酸由火實,制金不能平木則木王而為酸,酸者肝之味也。
故經所謂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
王注曰肝主驚,然肝主之原其本也,自心火甚則善驚,所以驚則心動而不寍也。
故火衰水平治之本也。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熱氣燥爍於筋,故筋轉而痛應風屬於肝也,甚則吐不止。
暍熱之氣加之以泄,溼勝也。
若三氣雜乃為霍亂,故仲景日嘔吐而利,名為霍亂,故有乾霍亂,有濕霍亂,得其吐利邪氣得出名溼霍亂也。
十存八九若不得吐利,揮霍撩亂邪無出名,曰乾霍亂。
十無一生者皆以冒暑中熱,飲食不節,寒熱氣不調,清濁相干,陰陽乖隔則為此病。
若妄言寒者大悞誤矣。
故熱則小便渾而不清,寒則潔而不濁。
故井水煎沸則自然渾濁也。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
水液為病寒也。
故水清淨其氣寒冷,水穀不化而吐利,其色白而腥穢。
傳化失常食已不饑,雖有邪熱不殺穀而不饑者,無倦而常好動,其便色黃而酸。
王注曰寒者上下所出,及吐出溺出也。
又法曰小寒之氣,溫以和之。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流而不腐,動而不蠹,故吐嘔酸者胃膈熱。
甚則鬱滯於氣物不化而為酸也。
酸者肝木之味,或言吐酸為寒者誤也。
暴注者注泄也,乃腸胃熱而傳化失常,經所謂清氣在下則生飧泄,下迫者後重裏急,窘迫急痛也。
火性急速而能造物故也。
俗云虛坐努責而痛也。
【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澀】
枯者水液氣衰少,血不榮於皮肉,氣不通利,故皮膚皴揭而澀也。
及甚,麻痹不仁,涸乾者水少火多。
繫辭云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故火極熱甚水液乾而不潤於身,皮膚乃啟裂,手足有如斧傷而深三二分者,冬月甚而夏月衰。
故法曰寒能收歛,收歛則燥澀皴揭,熱能縱緩則滋榮潤澤澤,皆屬燥金之化也。
王注曰物之生滑利,物之死枯澀,其為澀也。
宜開通道路養陰退陽,涼藥調之榮血通流,麻木不仁,澀涸乾勁皴揭,皆得其所,慎無服烏附之藥。
經所謂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火風臨御之化則失道可見。
民病可謂凡受諸病者,皆歸於五行六氣,勝復盛衰之道矣。
王注曰人生有形不能無患,既有其患亦常有逃生,化出陰陽者也,故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踈其血氣,令得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氣宜論第八】
論曰治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主,五臟所宜,五行之運行,數六氣之臨御化,然後明陰陽三才之數,故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
然所合之數可得見也。
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萬,故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經曰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
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
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
素天之氣,經於亢氏昴畢。
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
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是以將前三數與天象俱明,始終之六氣所司之高下,在泉淺深之勝復,左右之間,同與不同,三紀太過不及之理。
故可分天地之化,產民病之氣宜矣。
經所謂太陽司天之政,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
陽明司天之政,故宜以辛苦汗之清之散之,又宜以鹹。
少陽司天之政,故歲宜以鹹,宜辛宜酸滲之,泄之潰之發之,觀氣寒溫以調其氣。
太陰司天之政,故宜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泄之,不發不泄則溫氣外溢,肉潰皮折而水血交流。
少陰司天之政,故歲宜鹹以耎之,而調其上甚則以苦發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則以苦泄之。
厥陰司天之政,故歲宜以辛調之,以鹹潤之,人必折其鬱氣,先資其化源,是以迎而奪之,王氣之法也。
故云六氣有餘,用熱遠熱,用溫遠溫,用寒遠寒,用涼遠涼,食宜同法此其道也。
故王注曰夏寒甚則可以熱犯熱,寒不甚則不可以犯也。
若有表證若有裏證,故法云發表不遠熱,攻裏不遠寒,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使寒熱內賊其病益甚,故無者生之,有者甚之,所以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其寒至則堅痞腹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昧昏鬱,注下瞤瘛腫脹吐嘔,鼽血衄血,頭痛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閉之病生矣。
王注曰食已不肌,吐利腥穢亦寒之疾也,暴瘖冒味目不識人,躁擾狂越譫語,罵詈驚癇亦熱之病也。
故經所謂無失天信,無逆氣宜,無翼其勝,無贊其復是謂至也。
倘不知斯寒熱內賊,失氣之宜,因不知四時五行,因加相勝。
釋邪攻正絕人長命,術不通,經為粗工之戒,是以六氣上司九宮,中司九元,下司九宣,三數俱明,各分主客勝復,淫治剋伐,主病歲物,氣味之厚薄。
故經所謂氣味有厚薄,性用有燥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
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
太陽在泉,熱毒不生,故其氣專其味正。
少陰在泉,寒毒不生。
太陰在泉,燥毒不生,此所謂天化地產,故天地氣合氣,合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
經所謂謹候氣宜無失病機,病機者寒暑燥溼風,金木水火土,萬病悉自此而生矣。
故謹察病機之本,得治之要者乃能愈疾,亦常有不明六氣五行之所宜,氣味之厚薄,所用人身為病之所由而能必獲其效者尠矣哉。
【本草論第九】
論曰流變在乎病,主治在乎物,制用在乎人,三者並明則可以語七方十劑,宣通補瀉輕重澀滑燥濕是十劑也。
大小緩急奇偶復是七方也。
是以制方之體,欲成七方十劑之用者,必本於氣味生成而成方焉。
其寒熱溫涼四氣者,生乎天,酸苦辛鹹甘淡六味者,成乎地。
氣味生成而陰陽造化之機存焉。
是以一物之中,氣味兼有一藥之內理性不無,故有形者為之味,無形者謂之氣。
若有形以無形之治,喘急昏昧乃生。
無形以有形之治,開腸洞泄乃起。
經所謂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王注曰味有質故下流便瀉之竅,氣無形故上出呼吸之門,故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
王注曰氣化則精生,味化則形長,是以有生之大形精為本,故地產養形,形不足者補之以氣,天產養精,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形精交養,充實無虧,雖有奇疾弗能為害。
故溫之以氣者,是溫之以肺,補之以味者,是補之以腎,是以人為萬物之靈,備萬物之養,飲和食德以化津液,以淫筋脈,以行榮衛,故經所謂陰之所生,本在五味,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所以為全生之術,故五穀五畜五菜五菓,甘苦酸辛鹹此為補養之要也。
何則穀入於口而聚於胃,胃為水穀之海,喜穀而惡藥,藥之邪所入,不若穀氣之先達,故治病之法,必以穀氣為先,是以聖人論真邪之氣者,謂汗生於穀,不歸於藥石。
辯死生之候者,謂安穀則生。
過期不惟數於五臟,凡明胃氣為本,以此知五味能養形也。
雖藥攻邪如國之用兵,蓋出於不得已也,是以聖人發表不遠熱,攻裏不遠寒,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故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隨五臟之病證,施藥性之品味,然後分奇偶大小緩急之制也。
故奇偶者七方四制之法,四制者大小緩急也。
所謂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
故大小者,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君二,臣四,偶之制也。
君二,臣三,奇之制也。
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又曰奇方云君一臣二,君二臣三。
偶方云君二臣四,君二臣六。
所以七方者,四制之法,奇偶四制,何以明之,假令小承氣,調胃承氣,為奇之小方也。
大承氣,抵當湯,為奇之大方也。
所謂因其攻下而為之用者,如此桂枝麻黃為偶之小方,葛根青龍為偶之大方。
所為因其發而用之者,如此經所謂近者奇之,遠者偶之。
身之表者,為遠身之裏者,為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不以者不用也。
故補上治上,制以緩。
補下治下,制以急。
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故味厚者為陰薄,是陰之陽為味不純粹者。
故味所厚則泄之以下,味所薄則通氣者也。
王注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氣厚者為陽,薄者為陽之陰,故附子乾薑,味甘溫大熱,為純陽之藥,為氣厚者也。
丁香木香,味辛溫平薄,為陽之陰氣不純粹者也,故氣所厚則發熱,氣所薄則發泄。
經曰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王注曰陰氣潤下,故味薄則發泄,陽氣炎上故氣厚則發熱,味薄為陰少故通泄,氣薄為陽少故汗出。
是以論氣味之薄厚,合奇偶之大小,故腎肝位遠數多則其氣緩不能速達於下,必大劑而數少取其迅急,可以走下也。
心肺位近數少則其氣急,不能發散於上,必小劑而數多取其氣易散,可以補上也。
王注曰肺服九,心服七,脾服五,肝服三,腎服一,乃五臟生成之常數也。
若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也,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是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王注曰是以聖人反其佐,以同其氣,令聲應合復令寒熱參合,使其終異而始同,燥潤而敗堅,剛強必折,柔脆自消爾。
故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可也。
假令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而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者,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人尿。
注曰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泄之後冷體自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穢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太益,此加人尿豬膽汁鹹苦寒物於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可去格拒寒也。
經所謂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此之謂也。
若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乏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
王注曰假令病在腎,而心之氣味飼而冷,是仍急過之,不飼以氣味,腎藥凌心,心腹益衰,與上下遠近例同,是以聖人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和中上下俱無犯故經所謂誅罰無過,命曰大惑,此之謂也。
有中外不相,及其治其主病皆論標本,不令妄攻也。
故從所來者為本,其所受者為標,是以內者內調,外者外治,內者調之,不言其治,外者治之,不言其調。
經所謂上淫於下所勝乎之,外淫於內所勝治之,此之謂也。
若從內之外,盛於外,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
王注曰皆謂先除其根底,後削其枝條也,是故病發有餘,本而標之,後治其本。
故仲景曰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身疼痛者,急當救裏,身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
救裏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故裏不足必先救之,清便自調知裏氣已調,然後急與桂枝湯以救表,是謂病發,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此以寒為本也。
故知標本者萬舉萬全,不知標本是謂妄行,此之謂也。
雖本草曰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應天,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應人,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使應地,治合病者特謂此三品之說未也,經所謂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其小大為制也。
故主病者為之君,佐君者為之臣,應臣者為之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謂也。
王注曰但能破積愈疾,解急脫死,則為良方,非必要以先毒為是,後毒乃非,有毒為是,無毒為非,必量病輕重大小之常也。
帝曰三品何謂也。
岐伯曰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是以聖人有毒無毒,服自有約,故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宜合常制矣。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
王注曰法謂前四約也,餘病不盡,然再行之毒之小大如約而止,必無大過矣。
是以上古聖人謂重身之毒有故無隕,衰其大半而止,故藥之性味本以藥治疾,誠能處以中庸,以疾適當且如半而止之,亦何疑於攻治哉,此之謂也。
故非調氣而得者,治之柰何。
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
王注曰夫病生類其有四焉,一者殆因氣動而內有所成,為積聚癓瘕瘤氣癭,起結核癲癇之類是也。
二者殆因氣動而外有所成者,謂癰腫瘡瘍痂疥,疽痔掉瘛浮腫目赤,熛胗胕腫痛痒之類是也。
三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內,留飲澼食饑飽勞損,宿食霍亂悲恐喜怒,想慕憂結之類是也。
四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為瘴氣賊魅蠱毒蜚尸,鬼擊衝薄墮墜,風寒暑濕,斫射刺割捶之類是也。
如此四類者,有獨治內而可愈,大小承氣,陷胸,抵當湯,三花神祐藏用之類是也。
有兼治內而愈者,大小柴胡,通聖,洗心,涼鬲,黃連解毒之類是也。
有獨治外而愈者,善應膏,拔毒散,點眼生肌之類是也。
有兼治外而愈,撥雲散,苦參散,千金內托散之類是也。
有先治內,後治外而愈者,熛胗丹毒瘡瘍,疹麩豆之類,悉因三焦相火熱甚於內,必先踈啟其中,涼苦寒之劑盪滌臟腑,或以砭射敷掃塗抹於外者是也。
有先治其外,後治其內而愈者,傷寒刺割破傷,皆因風寒之邪從外之內,先以發散其外,發之不已量其淺深,峻泄之有齊,毒而攻擊者暴病,大小便不利,胎死堅積滿脹之類是也。
有復無毒而調引者,痰滯氣痞胃虛脾弱,氣不往來,以通經利其氣之藥之類是也。
方法所施或勝,或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散者收之,抑者折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剛者耎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堅者削之,留者攻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溫養也,結者散之,燥者濡之,損者溫之補也,逸者行之,勞者動之,驚者平之,平常也,常見常聞。
上之吐之,下之泄之,磨之灸之,浴之薄之,劫之燔之,針劫其下,開之發之,適可為故,各安其氣,必清必淨,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是以聖人法無定體,體變布施藥不執方,合宜而用,故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
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柰何治諸寒而熱者,取之以陰熱之寒者,取之以陽,所謂求其屬也。
王注曰謂治之而病不衰退,反因熱寒而隨生寒熱,病之新也。
謂其益火之原以消陰翳,用水之主以制陽光,故曰求其屬也。
夫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取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
若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此論五味所歸五臟,寒熱溫涼之主也。
嗚呼聖人之道久塞,而後之人獨不能之也。
王注曰言少可以貫多,舉淺可以料深,何法之明也。
如此故非聖人之道,孰能至於是耶,是以治病之本,須明氣味之厚薄,七方十劑之法也。
方有七,劑有十,故方不七,不足以盡方之變,劑不十不足以盡劑之用。
方不對病,非方也,劑不蠲疾,非劑也。
今列而論之七方者,大小緩急奇偶復,大方之說有二,一則病有兼證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之,宜君一臣三佐九之類是也。
二則治腎肝在下而遠者,宜分兩多而頓復服之是也。
【小方之說有二】
一則病無兼證邪氣專一,可以君一臣二,小方之治也。
二則治心肺在上而迫者,宜分兩微而頻頻少服之,亦為小方之治也。
【緩方之說有五】
有甘以緩之為緩方者,為糖蜜甘草之類,取其戀鬲也。
有丸以緩之為緩方者,蓋丸之比湯散藥力宜行遲故也。
有品味群眾之緩方者,蓋藥味眾多各不能騁其性也。
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者,蓋藥性無毒則攻自緩也。
有氣味薄而緩方者,藥氣味薄則常補於上,比至其下藥力既已衰,為補上治上之法也。
【急方之說有四】
有急病急攻之,急方者如腹心暴痛,前後閉塞之類是也。
有急風蕩滌之急方者,謂中風不省口噤是也,取湯劑蕩滌,取其易散而施攻速者是也。
有藥有毒之急方者,如上涌下泄,奪其病之大勢者是也。
有氣味厚之急方者,藥之氣味厚者直趣於下,而力不衰也,謂補下治下之法也。
【奇方之說有二】
有古之單行之奇方者,為獨一物是也。
有病近而宜用奇方者,為君一臣二,君二臣三,數合於陽也,故宜下不宜汗也。
【偶方之說有二】
有兩味相配而為偶方者,蓋兩方相合者是也,有病遠而宜用偶方者,君二臣四,君四臣六,數合於陰也,故宜汗不宜下也。
【複方之說有二】
有二三方相合之為複方者,如桂枝二越婢一湯之類是也。
有分兩勻同之複方者,如胃風湯各等分之類是也。
又曰重複之複,二三方相合而用也,反復之復謂奇之不去,則偶之是也。
【十劑者宣通補瀉輕重澀滑燥溼】
宣者:宣鬱而不散為壅,必宣劑以散之,如痞滿不通之類是也。
本草曰宣可去壅,必宣劑以散之,如薑橘之屬攻其裏,則宣者上也,泄者下也,湧劑則瓜蒂梔豉之類是也,發汗通表亦同。
【通】
留而不行為滯,必通劑以行之,如水病痰癖之類也。
本草曰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攻其內則通者行也,甘遂滑石茯苓芫花,大戟牽牛木通之類是也。
【補】
不足為弱必補劑以扶之,如氣形羸弱之類是也。
本草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攻其裏則補養也。
經所謂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故形不足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是以膏梁理疾藥石蠲疾,五穀五畜能補善養也。
【瀉】
有餘為閉,必泄劑以逐之,如腹脹脾約之類是也。
本草曰泄可去閉,即葶藶大黃之屬。
經所謂濁氣在上則生脹,故氣不施化而鬱閉不通,所以葶藶大黃味苦大寒,專能洩熱去濕下氣。
仲景曰跌陽脈浮而澀,浮則胃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難,其脾為約束津液不得四布,苦寒之劑通寒潤燥,而能泄胃強也。
【輕】
實則氣壅,欲其揚也。
如汗不發而腠密,邪勝而中蘊,必輕劑以揚之。
本草曰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
經所謂邪在皮者,汗而發之,其實者散而泄之。
王注曰陽實則發散。
【重】
怯則氣浮,欲其鎮也。
如喪神守而驚悸氣上,厥以顛疾,必重劑以鎮之。
本草曰重可去怯,即磁石鐵粉之屬。
經所謂厥成為癲疾,故驚乃平之,所以鎮涎也。
故使其物體之重則涎而用之也。
【澀】
滑則氣脫,欲其收歛也。
如開腸洞泄便溺遺矢必澀劑以收之。
本草曰澀可去脫,則牡蠣龍骨之屬。
如寧神寧聖之類是也。
【滑】
澀則氣著,欲其利也。
如便難內閉,必滑劑以利之。
本草曰滑可去著,即冬葵榆皮之屬,滑能養竅故潤利也。
【燥】
溼氣淫勝腫滿,脾溼必燥劑以除之。
本草曰燥可去溼,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所以溼甚於上,以苦吐之,淡以泄之是也。
【溼】
津耗為枯,五臟痿弱榮衛涸流必溼劑以潤之。
本草曰溼可去枯,即紫石英之屬,故痿弱者用之。
王注曰心熱甚則火獨亢。
火炎上,腎之脈常不行,令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腎脈亦隨火炎,爍而逆上行也。
陰氣厥逆,火復內焰,陰上隔陽,下不守位,心氣通脈,故主脈痿,是故腕樞紐如折去而不相提挈,脛筋縱緩而不能任用故也,可下數百行而愈。
故此十劑七方者,乃太古先師設繩墨而取曲直。
何叔世方士出規矩以為方員。
王注曰嗚呼人之死者,但曰命,不謂方士愚昧而殺之邪,是以物各有性,以謂物之性有盡也。
制而用之將使之無盡,物之用有窮也,變而通之將使之無窮。
夫惟性無盡,用無窮,故施於品劑,以佐使斯人,其功用亦不可一而足也,於是有因其性而為用者,有因其所勝為制者,有氣同則相求者,有氣相剋則相制者,有氣有餘而補不足者,有氣相感則以意使者,有質同而性異者,有名異而實同者,故蛇之性上竄而引藥,蟬之性脫而退翳,蝱飲血而用以治血,鼠善穿而用以治漏。
所謂因其性而為用者,如此弩牙速產以機發而不括也,杵糠下噎以杵築下也。
謂因其用為使者,如此萍不沉水,可以勝酒。
獨活不風可以治其風。
所謂因其所勝而為之用制也,如此麻木穀而治風,豆水穀而治水,所謂氣相同則相求者。
如此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豕水畜心可以鎮恍惚,所謂因其氣相剋則相制也。
如此熊肉振羸,兔肝明視。
所謂因其氣有餘補不足也。
如此鯉之治水,鶩之利水,所謂因其氣相感則以意使者。
如此蜜本成於蜂,蜜溫而蜂寒,油本生於蔴,蔴溫而油寒,茲同質而異性也。
蘼蕪生於芎藭,蓬蔂生於覆盆,茲名異而實同者也,所以如此之類不可勝舉,故天地賦形不離陰陽,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毛羽之類生於陽而屬於陰,鱗介之類生於陰而屬於陽。
空青法水,色青而主肝。
丹法火色,赤而主心。
雲母法金色白,而主肺。
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腎。
黃石脂法土,色黃而主脾。
故觸類而長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
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後可以愈人之疾病,不然則如無目夜遊,無足登涉,動致顛殞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
故治病者必明天地之理,道陰陽更勝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
王注曰不明天地之理,又昧陰陽之候,則以壽為夭,以夭以為壽,雖盡上聖救生之道心,明經脈藥石之妙,猶未免世中之誣斥也,明乎醫者幸詳究焉。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上終。
卷中
【中風論第一】
論曰經云風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數變。
行者動也,風本生於熱,以熱為本,以風為標,凡言風者熱也。
叔和云熱則生風,冷生氣,是以熱則風動,宜以靜勝其躁,是養血也。
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汗下各得其宜,然後宜治。
在經雖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臟中腑之說,中腑者宜汗之,中臟者宜下之。
此雖合汗下亦不可過也。
仲景曰汗多則亡陽,下多則亡陰,亡陽則損其氣,亡陰則損其形。
經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
初謂表裏不和須汗下之,表裏已和是宜治之在經也。
其中腑者面如五色,有表證脈浮而惡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側,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
中臟者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香臭,耳聾而眼瞀,大小便秘結,皆曰中臟也,其治多難。
經曰六腑不和,流經為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若外無留結,內無不通,必知在經也。
初證既定宜以大藥養之,當順時令而調陰陽,安臟腑而和榮衛,察病機審氣宜,而少有愈者。
若風中腑者,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發其表,若忽中臟者則大便多秘澀,宜以三化湯通其滯,表裏證已定,別無他變,故以大藥和治之。
大抵中腑者,多著四肢。
中臟者多滯九竅。
雖中腑者多兼中臟之證,至於舌強失音,久服大藥能自愈也。
有中風溼者夏月多有之,其證身重如山不能轉側,宜服除溼去熱之藥,治之不可用鍼,可用灸。
今具六經續命湯,通治八風五痹痿厥等疾,以一歲為總,以六經為別,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桂附。
又於六經別藥隨證細分加減,自古名醫不能越此。
凡覺中風必先審六經之候,慎勿用大熱藥烏附之類,故陽劑剛勝積火燎原為消狂,瘡狂腫之屬則天癸竭而榮衛涸,是以中風有此誡。
故經所謂邪風之至疾如風雨。
易曰撓萬物者,莫疾乎風。
若感之淺者留於肌膚,感之深者達骨髓。
蓋禍患之機藏於細微,非常人之豫見,及其至也,雖智者不能善具後,是以聖人之教下,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故中風者俱有先兆之證。
凡人如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之類。
經曰肌肉蠕動名曰微風,宜先服八風散,愈風湯,天麻丸各一料為效。
故手大指次指,手太陰陽明經,風多著此經也。
先服袪風滌熱之劑,辛涼之藥治內外之邪,是以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
又曰善治者治皮毛,是止於萌芽也。
故初成獲愈,固久者伐形,是治病之先也。
中風之人如小便不利,不可以藥利之,既得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自少,若利之使榮衛枯竭,無以制火煩熱愈甚,當候熱退汗止小便自行也。
兼此證乃陽明大忌,利小便須當識此。
中風之人能食者,凡中風病多能食,蓋甲已化土,脾盛故能食,由是多食則脾氣愈盛,土剋制腎水,水虧則病增劇也。
病宜廣服藥不欲服多,食病能自愈。
中風多食風木也,盛則剋脾,脾受敵求助於食。
經曰實則夢與,虛則夢取是也。
當瀉肝木治風安脾,脾安則食少是其效也。
中風之人不宜用龍麝犀珠,譬之提鈴巡於街使,盜者伏而不出,益使風邪入於骨髓,如油入麵莫能出也,此之類焉。
若痰潮不省,昏憒不知,事宜用藥下其痰涎,故風者乃百病之長。
【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人參,黃芩,芍藥,防己,桂枝,川芎,甘草(各一兩),防風(一兩半),附子(半兩),杏仁(一兩)
右除附子杏仁外,搗為麤末,後入二味令勻,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食前。
凡中風下審六經之加減,雖治之不能去其邪也。
內經云開則浙然寒,閉則熱而悶,知暴中風邪宜先以加續命湯,隨證治之。
中風無汗惡寒,麻黃續命主之。
【麻黃續命】
麻黃,防風,杏仁
依本方添加一倍,宜鍼太陽,至陰出血,崑崙舉蹻。
中風有汗惡風,桂枝續命主之。
【桂枝續命】
桂枝,芍藥,杏仁
依本方添加一倍,宜鍼風腑。
已上二證皆太陽經中,右為末,不拘時,茶湯調下。
【甘露飲】
咽痛。
枇杷葉(去毛),熟地,山茵陳,天門冬,枳穀,石斛,生地,甘草,黃芩,麥門冬
水煎服。
【薄荷煎】
咽痛。
薄荷(一斤取頭末四兩),砂仁,川芎,甘草(各五錢取頭末三錢),腦子(五分另研)
右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臨臥,任意嚥嚼。
又方無腦子有桔梗。
【驅瘧飲】
瘧。
前胡,柴胡,黃耆,厚朴,半夏,桔梗,甘草,桂心,乾薑
加薑棗水煎服。
【四獸飲】
瘧。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草果仁
烏梅薑棗水煎服。
【分清飲】
小便多。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等分) 入鹽少許,水煎服。
清心蓮子飲濁淋。
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石蓮肉,茯苓,黃耆,人參。
水煎沉,冷服,發熱加柴胡薄荷。
【黃耆飲】
三消。
即黃耆六一湯。
參朮飲(增入) 治妊娠轉胞。
四物湯加人參,白朮,半夏,陳皮,甘草。
生薑煎空心服。
四順清涼飲 大便秘。
大黃,當歸,赤芍,甘草。
阜高也,敦厚也,既厚而又高,則令除去,此真所謂膏梁之疾,非肝腎經虛何以明之。
經所謂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
王注曰三陰不足以發偏枯,三陽有餘則為痿易,易為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也。
其治則瀉,令氣弱陽衰土平而愈,或三化湯調胃承氣湯選而用之。
若脾虛則不用也,經所謂土不及則卑陷,卑下也,陷坑也。
故脾病四肢不能稟水穀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其治可補十全散,加減四物,去邪留正。
【愈風湯】
中風證內邪已盡,當服此藥以行導諸經,久服大風悉去,縱有微邪,只從此藥加減治之。
然治病之法不可失其通塞,或一氣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
如此為常治之法也,久則清濁自分,榮衛自和。
如初覺風動服此不致倒扑。
羌活,甘草,防風,蔓荊子,川芎,細辛,枳穀,人參,麻黃,甘菊,薄荷,枸杞子,當歸,知母,地骨皮,黃耆,獨活,杜仲,吳白芷,秦艽,柴胡,半夏,前胡,厚朴,熟地黃,防己(各二兩),茯苓,黃芩(各五兩),石膏(四兩),芍藥(三兩),生地黃,蒼朮(各四兩),桂枝(一兩,已上三十味,通七十三兩)
右剉,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如遇天陰加生薑煎,空心一服,臨臥。
再煎藥柤服,俱要食遠服,空心,一服噀下二丹元為之重劑,臨臥。
一服噀下四白丹為之輕劑,動以安神,靜以清肺。
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湯三兩,麻黃一兩,均作四服,一服生薑五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
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風三兩,大黃一兩,亦均作四服,如前煎,臨臥服,得利則妙。
常服之藥不可失四時之轉,如望春大寒之後,加半夏二兩通四兩,柴胡二兩通四兩,人參二兩通四兩,謂迎而奪少陽之氣也。
初夏之月半加石膏二兩通六兩,黃芩二兩通五兩,知母二兩通四兩,謂迎而奪陽明之氣也。
季夏六月加防己二兩通四兩,白朮二兩茯苓三兩,謂勝脾土之濕也。
初秋大暑後,加厚朴二兩通四兩,藿香二兩桂一兩通二兩,謂迎而奪太陰之氣也。
霜降之後望冬,加附子一兩桂一兩通二兩,當歸二兩通四兩,謂勝少陰之氣也。
得春減冬,四時類此。
雖立法於四時之加減,又宜臨病之際,審病之虛實熱寒,土地之宜,邪氣之多少,此藥具七情六慾四氣,無使五臟偏勝及不動於榮衛,如風秘服之永不燥結,如久瀉服之則能自調。
初覺風氣便能服此藥,及新方中天麻丸各一料,相為表裏,治未病之勝藥也。
及已病者更宜常服,無問男子婦人,及小兒驚癇搐急慢驚風等症服之神效。
如解利四時傷風,隨四時加減法。
又療脾腎虛筋弱,語言難,精神昏憒,及治內弱風溼,內弱者乃風溼火先,體重者乃風溼土餘,內弱之為病或一臂肢體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隨,或恐而健忘,喜以多思,故思忘之道皆情不足也。
是以心亂則百病生於心,靜則萬病悉去,故此能安心養神,調陰陽無偏勝及不動榮衛。
【四白丹】
能治消肺氣養魄,謂中風者多昏冒,氣不清利也。
白朮(半兩),白芷(一兩),白茯苓(半兩),白檀(一兩半),人參(半兩),知母(三錢),縮砂仁(半兩),羌活(二錢半),薄荷(三錢半),獨活(二錢半),防風,川芎(各五錢),細辛(二錢),甘草(五錢),甜竹葉,香附子(各五錢炒),龍腦(半錢另研),麝香(一字另研),牛黃(半錢),藿香(一錢半)。
右件二十味計八兩六錢一字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臨臥嚼一丸,分五七次嚼之,上清肺氣,下強骨髓。
【二丹丸】
治健忘養神定志和血,內安心神,外華腠理。
丹參(一兩半),丹砂(二錢為衣),遠志(去心半兩),茯神(一兩),人參(五錢),菖蒲(五錢),熟地黃(一兩半),天門冬(一兩半去心),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食前,常服安神定志,一藥清肺,一藥安神,故清中清者歸肺以助天真,清中濁者堅強骨髓,血中清榮養於神,血中之濁榮華腠理。
如素有痰,久病中風津液涌溢在胸中,氣所不利用獨聖散吐之,後用利氣瀉火之劑,本方在後。
【瀉青丸】
治中風自汗,昏冒發熱,不惡寒不能安臥,此是風熱煩燥。
當歸,龍膽,川芎,梔子,羌活,大黃,防風(各等分)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竹葉湯化下。
【天麻丸】
係新方中。
天麻(三兩酒浸三日,曝乾秤),牛膝(六兩同上浸),當歸(十兩),杜仲(七兩炒去絲),玄參(六兩),羌活(十兩),萆薢(六兩別碾為細末秤),生地黃(十六兩),附子(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常服五七十丸,病大服百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白湯下,平明服藥至日高,饑則止。
服藥,大忌壅塞失於通利,故服藥半月稍覺壅微,以七宣丸輕疏之,使藥再為用也。
牛膝萆薢杜仲治筋骨相著,天麻羌活利風之勝藥,當歸地黃養血能和榮衛,玄參主用附子佐之行經也。
【獨聖散】
治諸風隔疾,諸癇痰涎津液湧溢,雜病亦然。
瓜蒂(一兩)
右剉如麻豆大,炒令黃色為細末,每服量虛實久新,或三錢藥末,茶一錢,酸虀汁一盞調下,若用吐法,天氣晴明陰晦無用,如病卒暴者不拘於此法,吐時辰已午前。
故內經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
論四時之氣,仲景曰大法春宜吐,是天氣在上,人氣亦在上,一日之氣卯辰寅侯也,故宜早不宜夜也。
先令病人隔夜不食,服藥不吐,再用熱虀水投之,如吐風癇病者,加金蝎半錢微炒,如有蟲者加狗油五七點,雄黃末一錢,甚者加芫花末半錢,立吐其蟲出,如溼腫滿者加赤小豆末一錢,故此不可常用,大要辨其虛實,實則瓜蒂散,虛則梔子豉湯,滿加厚朴不可一概用之,吐罷可服降火利氣安神定志之劑,治風癇病不能愈者,從厚朴丸宜春秋加添外,又於每一料中加 人參,菖蒲,茯神(去朮各一兩半)
右依腫朴丸春秋加添法,和劑服餌厚朴丸方在吐論中。
【防風通聖散】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芒硝,連翹,薄荷,麻黃(不去節各半兩),石膏,桔梗,黃芩(各一兩),白朮,山梔子,荊芥穗(各二錢半),滑石(三兩),甘草
右為麤末,每服一兩生薑同煎,溫服日再服,勞汗當風汗出為皶鬱,乃痤勞汗出於玄府脂液所凝,去芒硝倍加芍藥當歸,發散玄府之風,當調其榮衛。
俗云風刺或生癮疹或赤或白,倍加麻黃鹽豉蔥白。
出其汗麻黃去節亦去芒硝,鹹走血而內凝,故不能發汗,罷依前方中加四物湯,黃連解毒三藥合而飲之,日二服。
故內經曰以苦發之,謂熱在肌表連內,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滑石連翹煎藥湯,調木香末二錢。
麻黃主表不主於裏故去之,腰脇痛走注疼痛者加硝石當歸甘草,一服各二錢,調車前子末海金砂各一錢。
內經曰腰者腎之府。
破傷風者如在表,則辛以散之。
在裏則苦以下之,兼散之。
汗下後通利血氣,袪逐風邪,每一兩內加荊芥穗大黃各二錢,調全蝎末一錢,羌活末一錢。
諸風潮搐,小兒急慢驚風,大便秘結,邪熱暴甚,腸胃乾燥,寢汗咬牙,上竄睡語,筋轉驚悸,肌肉蠕動,每一兩加大黃二錢梔子二錢,調茯苓二錢。
如肌肉蠕動調羌活末一錢。
經曰肌肉蠕動命曰微風。
風傷於肺,咳嗽喘急。
每一兩加半夏桔梗紫花各二錢。
如打撲傷損肢節疼痛,腹中惡血不下,每一兩加當歸大黃各三錢半,調沒藥乳香末各二錢。
解利四時傷寒內外所傷,每一兩內加益元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薑半兩,水一碗用,煎至五七沸,或煎一小碗,溫冷服一半,以筋投之即吐,罷後服一半稍熱服,汗出立解。
如飲酒中風身熱頭痛如破者,加黃連鬚二錢,蔥白十莖,依法立愈,慎勿用桂枝麻黃解之。
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每一兩加薄荷黃連各二錢半。
內經曰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已也。
王注曰膽移熱於腦,膽夜下登則為濁涕下不已如水泉,故曰鼻淵也。
此為足太陽脈與陽明脈俱盛也,如氣逆者調木香末一錢。
【厲風論第二】
內經曰癘風者有榮氣,熱附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故先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又曰脈風,成於厲,俗云癩病也。
故治法云: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病故汗出百日。
王注曰泄衛氣之怫熱,刺骨髓汗出百日。
泄榮氣之怫熱凡三百日,鬚眉生而止鍼,怫熱屏退陰氣內復,故多汗出鬚眉生也。
先樺皮散從少至多服五七日後,灸承漿穴七壯,灸瘡輕再灸,瘡愈再灸,後服二聖散。
泄熱袪血之風邪,戒房室三年,鍼灸藥止,述類象形,此治肺風之法也,然非止肺臟有之,俗云鼻屬肺而病發於肺,端而言之不然如此者,既鼻準腫赤脹但為瘡之類,乃謂血隨氣化,既氣不施化則血聚矣。
血既聚使肉腐爛而生蟲也,謂厥陰主生五蟲。
厥陰為風木故木生五蟲,蓋三焦相火熱甚而制金,金衰故木來剋侮。
經曰侮勝也,宜瀉火熱利氣之劑,蟲自不生也。
法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此之謂也。
故此疾血熱明矣,當以藥緩疏泄之,煎局方內升麻湯下錢氏內瀉青丸。
余合隨經言之,故病風者陽氣先受上也。
【樺皮散】
治肺臟風毒,遍身瘡疥及癮疹,搔之成瘡。
又治面風刺及婦人粉刺。
樺皮(四兩燒灰),荊芥穗(二兩),甘草(半兩炙),杏仁(二兩去皮尖,用水一碗於銀器內熬去水一半,放令乾),枳穀(四兩去瓠,用炭火燒於溼紙上,令冷)
右件除杏仁外,餘藥為末,將杏仁別研細,次用諸藥令均磁盒放之。
每服三錢,食後,溫酒調。
【二聖散】
治大風癘疾。
大黃(半兩),皂角刺(三錢燒灰)
右將皂角刺一二斤,燒研細,煎大黃半兩湯調下二錢,早服樺皮散,中煎升麻湯下瀉青丸,晚服二聖散。
此數等之藥皆為緩疏泄血之風熱也。
七聖丸(局方中),七宣丸(局方中) 皆治風壅邪熱,潤利大腸,中風風癇癘風,大便秘澀皆可服之。
此方局方中治法曰雖呵子味苦澀,而能止臟腑。
此利藥中用呵子,令大黃枳實緩,緩而推陳泄去邪氣,若年老風秘澀者乃津液內亡也,故不可用峻劑攻之。
內經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出矣。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舉世皆言年老之人無熱俱虛,豈不明年四十而陰氣自半,故陰虛陽盛明矣。
是以陰虛其下,陽甚於上,故上實下虛此理明矣。
【破傷風論第三】
論曰夫風病者,百病之始也。
清淨則腠理閉拒,雖有大風苛毒而弗能為害也。
故破傷風者通於表裏,分別陰陽,同傷寒證治。
閭閻往往有不知者,只知有發表者,不知有攻裏者和解者,此汗下和三法也,亦同傷寒證,有在表者,有在裏者,有半在表者半在裏者。
在裏宜下,在表宜發汗,在表裏之間宜和解。
然汗下亦不可過其法也,故破傷風者從外至內,甚於內者則病也。
因此卒暴傷損,風襲之間傳播經絡,至使寒熱更作,身體反強,口噤不開,甚者邪氣入臟,則分汗下之治。
諸瘡不差,榮衛虛肌肉不生,瘡眼不合者,風邪亦能外入於瘡,為破傷風之侯,故諸瘡不差。
吁,世皆言著灸為上,是為熱瘡而不知火熱客毒逐經,諸變不可勝數,微則發熱,甚則生風而搐,或角弓反張口噤目斜,皆因瘡鬱結於榮衛不得宣通而生,亦有破傷不灸而病此者。
瘡著白痂,瘡口閉塞,氣難通泄,故陽熱易為鬱結,而熱甚則生風也。
故表脈浮而無力者,太陽也。
脈長而有力者陽明也。
脈浮而弦小者少陽也。
太陽宜汗,陽明宜下,少陽宜和。
若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羌活防風湯】
治破傷風邪初傳在表。
羌活,防風,川芎,藁本,當歸,芍藥,甘草(各一兩),地榆,華細辛(各二兩)
右咀,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侯,量緊漫加減用之,熱則加大黃二兩,大便秘則加大黃一兩,緩緩令過。
【白朮防風湯】
若服前藥之過,有自汗者宜服此藥。
白朮(一兩),防風(二兩),黃耆(一兩)
右咀,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臟腑和而有自汗,可用此藥。
破傷風臟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因用熱藥汗出不休,故知無寒也,宜速下之,先用芎黃湯三二服後,用大芎黃湯下之。
【芎黃湯】
川芎(一兩),黃芩(六錢),甘草(二錢)
右咀,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同煎至七分,去柤,溫服,不拘時候,三服即止,再用下藥。
【大芎黃湯】
川芎(一兩),羌活,黃芩,大黃(各一兩)
右咀,依前煎服,宜利為度。
【發表雄黃散】
雄黃(一錢),防風(二錢),草烏(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一字,溫酒調下,裏和至愈可服,裏不和不可服。
【蜈蚣散】
蜈蚣(一對),鰾(五錢),左盤龍(五錢,炒煙盡為度,野鴿糞是也)
右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清酒調下,治法依前用,裏和至愈可服,有裏證不可服,次當下之,用前蜈蚣散四錢燒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漸加六七丸,清酒調蜈蚣散少許,送下宣利為度。
內外風去可常服羌活湯緩緩而治,不拘時候服之。
【羌活湯】
羌活湯者治半在表半在裏也。
羌活,菊花,麻黃,川芎,防風,石膏,前胡,黃芩,細辛,甘草,枳穀,白茯苓,蔓荊子(各一兩),薄荷(半兩),吳白芷(半兩)
右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日進二服。
【防風湯】
治破傷風,同傷寒表證未解入裏,宜急服此藥。
防風,羌活,獨活,川芎(各等分)
右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二三服後,宜調蜈蚣散大效。
【蜈蚣散】
蜈蚣(一對),鰾(三錢)
右為細末,用防風湯調下如前藥,解表不已覺轉入裏,當服左龍丸,微利看大便硬軟,加巴豆霜服之。
【左龍丸】
左盤龍,白僵蠶,鰾(各五錢炒),雄黃(一錢)
右為細末,燒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如裏證不己,當於左龍丸一處半內入巴豆霜半錢,燒餅為丸桐子大,每服一丸同左龍丸一處合服,每服藥中一丸,如此漸加服至利為度。
若利後更服後藥,若搐痓不已亦服後藥羌活湯也。
【羌活湯】
羌活,獨活,防風,地榆(各一兩)
右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如有熱加黃芩,有涎加半夏,若病日久氣血漸虛,邪氣入胃,宜養血為度。
【養血當歸地黃散】
當歸,地黃,芍藥,川芎,藁本,防風,白芷(各一兩),細辛(五錢)
右咀,依前煎服。
【雄黃散】
治表藥。
天南星(三錢),半夏,天麻(各五錢),雄黃(二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如有涎於此藥中,加大黃為下藥。
【地榆防風散】
治破傷中風,半在表半在裏。
頭微汗身無汗,不可發汗,宜表裏治之。
地丁香,防風,馬齒莧,地榆(各等分)
右件為細末,每服三錢,溫米飲調下。
【白朮湯】
治破傷風大汗不止,筋攣搐搦。
白朮,葛根(各一兩),升麻,黃芩(各半兩),芍藥(二兩),甘草(二錢半)
右咀,每服一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江鰾丸】
治破傷風驚而發搐,臟腑秘澀,知病在裏,可用江鰾丸下之。
江鰾(半兩剉炒),野鴿糞(半兩炒),雄黃(一錢),白僵蠶(半兩),蜈蚣(一對),天麻(一兩)
右件為細末,又將藥末作三分用,一分燒餅為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
後將一分入巴豆霜一錢同和,亦以燒餅為丸如桐子大,不用硃砂為衣。
每服硃砂為衣者二十丸,入巴豆霜者一丸,第二服二丸加至痢為度,再服硃砂為衣,藥病愈止。
【沒藥散】
治刀箭所傷,止血定痛。
定粉,風化灰(各一兩),枯白礬(三錢另研),乳香(半錢),沒藥(一字各研)
右件各研為細末,同和均,再研摻之。
【解利傷寒論第四】
論曰傷寒之法,先言表裏,及有緩急,三陽。
表當急,裏當緩,三陰表當緩,裏當急。
又曰脈浮當汗,脈沉當下,脈浮汗急而下緩三陽表也,脈沉下急而汗緩謂三陰裏也。
麻黃湯謂之急,麻黃附子細辛湯謂之緩。
內經云有漬形以為汗,為汗之緩,裏之表也。
又曰在皮者汗而發之,為汗之急,表之表也。
急汗者太陽,緩汗者少陰,是臟腑之輸應也。
假令麻黃附子細辛湯是少陰證,始得發熱脈沉裏和無汗,故漬形以為汗。
假令麻黃湯是太陽證,頭項痛腰脊強,脈浮無汗裏和是也,在皮者汗而發之也。
經曰治主以緩,治客以急,此之謂也。
麻黃湯麻黃(去節五錢),桂枝(三錢),甘草(二錢炙),杏仁(去皮尖炒二十箇)
右咀,都作一服水煎去滓,溫服。
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三部脈俱弦而浮,惡寒裏和謂清便自調也。
麻黃湯內加羌活防風各三錢,謂肝主風是膽經受病,大便秘或泄下赤水無數,皆裏不和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善笑,其尺寸脈俱浮而洪,惡寒裏和謂清便自調也。
麻黃湯內加黃芩石膏各三錢,謂主心熱是小腸受病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尺寸脈俱浮而緩,裏和惡寒,麻黃湯內加白朮防己各五錢,謂脾主溼是胃經受病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尺寸脈俱浮而澀,裏和惡寒。
麻黃湯內加桂枝生薑各三錢,謂肺主燥是大腸受病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其尺寸脈俱浮,裏和惡寒,其麻黃湯內加附子生薑,謂腎主寒是膀胱受病也。
已上各五證皆表之表,謂在皮者,急汗而發之也,皆腑受病。
表之裏者,下之當緩,謂隨臟表證外顯,尺寸脈俱浮而復有裏證,發熱飲水便利赤澀,或泄下赤水,按之內實或痛,麻黃湯去麻黃杏仁,與隨藏元加藥同煎,作五服,每下一證初一服,加大黃半錢,邪盡則止,未盡第二服加大黃一錢,邪未盡第三服加大黃一錢半,如邪未盡又加之,邪盡則止。
此所謂先緩而後急,是表之裏證下之當緩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半兩去根節),細辛(半兩去苗土),附子(一錢二分半,炮裂去皮臍)
右咀,都作一服,水煎去滓,溫服。
假令得肝脈,其內證滿閉淋溲便難轉筋,其尺寸脈俱沉而弦,裏和惡寒,肝經受病。
麻黃附子細辛湯,內加羌活防風各三錢。
假令得心脈,其內證煩心,心痛掌中熱而穢,其尺寸脈俱沉,裏和惡寒,心經受病。
加黃芩石膏各三錢。
假令得脾脈,其內證腹脹滿,食不消怠惰嗜臥,其尺寸脈俱沉,裏和惡寒,脾經受病。
加白朮防己各三錢。
假令得肺脈,其內證喘咳灑浙寒熱,其尺寸脈俱沉,裏和惡寒,肺經受病。
加生薑桂枝各三錢。
假令得腎脈,其內證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其尺寸脈俱沉,裏和惡寒,腎經受病。
更加附子生薑各三錢。
已上五證裏之表也,宜漬形以為汗,皆臟受病也。
裏者下之當急,謂隨臟內證已顯,尺寸脈俱沉,復有裏證者,謂大小便秘澀或泄下赤水,或瀉無數不能飲食,不惡風寒發熱引飲,其脈俱沉,或按之內實而痛,此謂裏實,宜速下之,麻黃附子細辛內去麻黃,與隨臟丸加藥內,分作三服,每下一證,初一服加大黃三錢,邪盡則止,如邪未盡再一服,加大黃二錢,此先急而後緩,謂裏之裏也,當速下之也。
通解利傷寒,不問何經所受,皆能混然解之,謂不犯各經之受病,雖不解盡亦無壞證。
【羌活湯】
羌活(二兩),防風,川芎,黃芩(各一兩),細辛(三錢半),甘草,黑地黃(炒各一兩),白朮(三兩,如無用蒼朮加一兩)
右咀,每服五七錢,水二盞煎至一盞,無時溫服。
清如覺發熱引飲,加黃芩甘草各一兩,更隨證加頭痛惡風於白朮湯一兩,內加羌活散三錢,都作一服。
【羌活散】
羌活(一兩半),川芎(七錢),細辛根(二錢半)
如身熱依前加石膏湯四錢。
【石膏湯】
石膏(二兩),知母(半兩),白芷(七錢)
如腹中痛者加芍藥散。
【芍藥散】
芍藥(二兩),桂枝(五錢)
如往來寒熱而嘔,加柴胡散二錢半。
【柴胡散】
柴胡根(一兩),半夏(五錢洗)
加生薑煎,如心下痞加枳實一錢,如有裏證加大黃,初一服一錢,次二錢,又三錢,邪盡則止。
論曰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然春夏汗孔疏,雖有汗不當用桂枝,宜用黃耆湯和解。
秋冬汗孔閉,雖無汗不當用麻黃,宜用川芎湯和解。
春夏有汗,脈乃微而弱,惡寒者乃太陽證,秋冬之脈也,亦宜黃耆湯,無汗亦宜川芎湯。
秋冬有汗脈盛而浮,發熱身熱者,乃陽明證春夏之脈也,亦宜黃耆湯,無汗亦宜川芎湯。
大抵有汗者皆可用黃耆湯,無汗者亦可用川芎湯。
【黃耆湯】
有汗則可止也。
黃耆,白朮,防風(各等分)
右咀,每服五七錢至十餘錢,或半兩一兩,水煎溫服。
清汗多惡風甚者加桂枝。
【川芎湯】
無汗則可發也。
川芎,白朮,羌活(各等分)
右咀,同黃耆湯煎法,稍熱惡寒,甚則及脈大浮,半加麻黃。
法云五臟之脈寸關尺也。
今止言尺寸陰陽也,如陽緩而陰急,表和而裏病。
陰緩而陽急,裏和而表病也。
若傷寒食少發渴,只可和胃止渴,不可太涼藥止之,然恐涼藥止之損著胃氣,必不能食也。
【和胃白朮湯】
白朮,茯苓
起臥不能謂之溼,身重是也。
小柴胡湯,黃芩芍藥湯,起臥不安眠睡不穩,謂之煩,梔豉湯,竹葉石膏湯,解利四時。
解利四時傷寒,混解六經,不犯禁忌。
【大白朮湯】
白朮(二兩),防風,羌活,川芎(各一兩),黃芩(五錢),細辛(三錢),白芷(一兩半),石膏(二兩),知母(七錢),甘草(五錢或一兩),枳實(五錢去穰)
右為麤末,每服半兩,服藥滓又作一服。
春倍防風羌活,夏倍黃芩知母,季夏雨淫倍白朮白芷,秋加桂枝五錢,冬加桂枝八錢或一兩。
立夏之後至立秋處暑之間傷寒者,身多微涼微有自汗,四肢沉重謂之溼溫,又謂之溼淫,宜蒼朮石膏湯。
【蒼朮石膏湯】
蒼朮(半兩),石膏(三錢),知母(一錢半),甘草(一錢)
右剉細同和均,都作一服,水二盞至一盞,溫服清,謂內有溼熱也,多不欲飲水。
如身熱脈洪無汗多渴者,是熱在上焦,積於胸中,宜桔梗散治之。
【桔梗散】
薄荷,黃芩,山梔子,甘草(各一錢),連翹(二錢),桔梗(半兩)
右剉,每服五錢或七錢,秤半兩水煎加竹葉。
如大便秘結加大黃半錢。
【熱論第五】
論曰: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也,無表而熱者謂之裏熱也,有暴發而為熱者,乃久不宣通而致也。
有服溫藥過劑而為熱者,有惡寒戰慄而熱者。
蓋諸熱之屬者心火之象也。
王注曰百端之起皆自心生,是以上善若水,下愚若火,治法曰少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治之,制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
故曰苦者以治五臟,屬陰而居於內,辛者以治六腑,六腑屬陽而在於外。
故內者下之,外者發之,又宜養血益陰其熱自愈。
此所謂不治而治也,故不治謂之常治,治之不治謂之暴治。
經所謂諸寒而熱者取之陰,諸熱而寒者取之陽,此所謂求其屬也。
王注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用水之主以制陽光,此之謂也。
病有暴熱者病在心肺,有積熱者病在腎肝。
暴熱者宜局方中雄黃解毒丸,積熱者宜局方中玅香丸。
暴熱上喘者病在心肺,謂之高喘,木香金鈴子散。
上焦熱而煩者,牛黃散。
臟腑秘者,大黃牽牛散。
上焦熱無他證者,桔梗湯。
有虛熱不能食而熱者,脾虛也,宜以厚朴白朮陳皮之類治之。
有實熱能食而熱者,胃實也,宜以梔子黃芩湯,或三黃丸之類治之,蔚金柴胡之類亦是也。
有病久憔悴發熱盜汗,謂五臟齊損此熱勞骨蒸病也,瘦弱虛煩腸澼下血皆蒸勞也,宜養血益陰,熱能自退,當歸生地黃或錢氏地黃丸是也。
【木香金鈴子散】
治暴熱心肺上喘不已。
大黃(半兩),金鈴子,木香(各三錢),輕粉(少許),朴硝(二錢)
右為細末,柳白皮湯調下三錢或四錢,食後服,以利為度,喘止即止。
【牛黃散】
治上焦熱而煩不能睡臥。
梔子,大黃,鬱金(各半兩),甘草(二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食後,微利則已。
【大黃牽牛散】
治相火之氣遊走臟腑,大便秘結。
大黃(一兩),牽牛(頭末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有厥冷用酒調三錢,無厥冷而手足煩熱者,蜜湯調下,食後微利為度,此謂不時而熱者,溼熱也。
【地黃丸】
治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虛弱煩,腸澼下血骨蒸痿弱,無力不能運動。
熟地黃(一兩),山茱萸,乾山藥(各四錢),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錢)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如煩渴皮膚索澤,食後煎服防風飲子,空心服地黃丸。
【防風當歸飲子】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各一兩),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滑石(三兩)
右為麤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如痰實欬嗽加半夏。
如大便黃,米穀完出,驚懼溺血淋閉,欬血衄血,自汗頭痛,稍熱肺痿,後服金花丸。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