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奇門寶鑑【故宮珍藏版】】
【奇門源流】
奇門之說,論者謂始於黃帝,刪於呂望、張良。
漢以前、往往散見於他書,至於隋志藝文專書,始有一十三家。
唐益倍之,則其學之來,亦不在近矣。
陰符經曰: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
張良註云:六癸為天藏,可以伏藏。
由是言之。
即奇門之權輿也。
大戴禮記明堂篇曰: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
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蓋即河圖之義。
而奇學之九宮。
漢藝文志,有明堂陰陽二十三篇。
又明堂陰陽五篇。
宣帝時。
魏相表采易陰陽。
及明堂月令。
言五帝所司各有時。
東方之卦、不可以治西方。
南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
乃以八卦方位,配明堂之九室。
後漢張衡傳,鄭元既註九宮之說。
而南齊高帝本紀註云:九宮者;一為天蓬,二為天內,三為天衝,四為天輔,五為天禽,六為天心,七為天柱,八為天任,九為天英。
皆有太過不及之占。
唐會要;元宗三戴十月,術士蘇嘉慶上言。請於京城置九宮壇,五數為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上、六八為下,符於遁甲。
武宗會昌二年正月。
左僕射王起等。
奏按黃帝九宮經,及蕭吉五行大義。
所謂一宮天逢、卦坎、行水方,白者與今奇門之宮星無異。
惜乎隋唐志所列諸家,今皆不傳。豈其秘之勿洩耶。
抑顯晦各有時也。
宋之仁宗。以洗馬楊維德,簒六壬則曰:神應經。
奇門則曰:符應經。
今亦不能見其全。
得毋好古之士。
尚有什襲而藏者乎。
明之宸濠稱亂。
王守仁收攬異術。
乃有李成吾者,進以奇門真傳。
今之所謂李氏奇門者也。
仇鸞門下士有林士徵者。
以奇門占兵屢有有奇驗。
錦衣陸炳序其書而傳之。
人呼為林氏奇門。
陶仲文以李林二氏之書。
忝以他書而謬紊之,曰:陶真人遁甲神書。
蓋勝國之以奇門著見者三家而巳矣。
考諸奇門之序,出於都天撼龍經八十一論者凡九。
其一曰:都天九卦,二曰:人地三元,三曰:行軍三奇,四曰:造宅三白,五曰:遁形太白之書,六曰:八山撼龍之訣,七曰:轉山移水九字元經,八曰:建國安基萬年金鏡,九曰:玄宮入福救貧、生仙產聖。
今所傳者,造宅三白耳。
外俱不得而見聞。
或者名山石室之藏。
精光不能終廢。
更有取而修明者乎。
廢幾拭目俟之矣。
【天芮漢書作內、天蓬唐書作逢。】
【遁甲總論】
遁甲為兵而設,兵為陰象,為詭道,故取諸遁。
謂其遁於六儀之下而不見其形也。
蓋甲為至尊之神,宜藏而不宜露,宜和而不宜乘,宜生扶而不宜剋制。
所喜者惟土,所憎者惟金,惟其喜土也。
故奇門始起之宮,例以六戊隨之。
甲逆而戊亦逆,甲順而戊亦順,如形之與影。
兩相附而不相離。
惟其憎金也。
故有乙之合以伺其內,有丙丁之威以制其外。
乙者甲之同氣。
丙丁者甲之子嗣,如手足之衛腹心,臣子之衛君父。
鼎足之形成,而後甲有苞桑之固矣。
先王之建萬國、親諸侯,其義亦準諸此。
故陰陽順逆者,造化之定理。
戴九履一者,河洛之精蘊。
配以八門、八卦列矣。
加以三盤、三才正矣。
重以三奇、三光耀矣。
積時置閏、歲功成矣。
一節三元、二十四氣備矣。
以六十時干為經,以四時八節為緯。
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相摩相盪,而四千三百二十之局以成。
大之為風雲龍虎之機宜。
小之為動靜行藏之趨避。
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百姓日用而不知。
雖其中不無詭譎荒唐,悖於聖賢之論。
今但取其生剋制伏,近於理者,著之於篇,以前民用,而輔易道之所未備。
凡欲教為子者之思孝,教為臣者之思忠,不至於前有讒而不知,後有賊而不見,未必非修齊治平者一助也。
至於書符誦咒,似屬不經,槩不錄入。
【凡例】
一、奇門久巳失傳,人樹一幟,敝帚千金,無從別白。
今一字一義,有兩說三說者並存之,以備參考。
一、奇門眾說紛然,取其理之正者為首行,列於後或分註者為次,不敢私心去取,然亦略見低昂。
一、奇門兵事,避忌甚多。
凡三勝地五不擊之外,又有太歲、月建俱不可擊。
旺氣所在,亦宜避之。
所謂春不東伐,秋不西征者是也。
與夫亭亭白奸,三門四戶、天馬方之類,須從歲月太陽查筭,書中未能預載。
一、奇門最重格局,如龍迴首、鳥跌穴吉矣。
如逢庚為直符,則為格勃,勃格又不可用。
龍走、雀投凶矣,為主者不害。
虎狂、蛇矯凶矣,為客者不害。
皆有活訣,不可一例。
一、奇門選擇,最重衰旺休囚。
如開門本吉,但其性屬金,如臨土宮金位,及當季夏三秋,所謂得時得地,時之最吉者也。
如在春夏,而臨於木火,則金氣大衰,豈得為吉。
凡八門皆然,三奇亦然。
一、選擇以奇門會合為上吉。
若有門無奇猶為可用,有奇無門則當另擇矣。
然如捕獵用傷門,逃亡用杜門,弔唁用死門之類,皆當擇其得時得地,即為上吉。
又不專重奇門也。
一、陰陽宅選擇粗工、但知奇門會合為吉。
不知陽宅須與宅主生命,配合門奇之生旺。
陰宅須與山頭化命,配合門奇之生旺。
若德祿貴馬、三合六合之理,皆宜參考。
一、選擇止用奇門,則諸家可廢,然亦須檢點,必當配合斗首五行、太陽吉凶星煞,無有避忌,而又能合於奇門、方為萬吉。
故造宅遷塟之家,往往有查至十餘年而後得,蓋欲求其純吉無凶者、甚難也。
一、奇門占法、要分動靜之用。
靜則止查直符、直使時干。
看其生剋衰旺何如。
動則專看方向。蓋動者幾之先見者也。
如聞南方之事、則占離位。
聞北方之事、則占坎位。
凡鴉鳴鵲噪。
東鳴則看震、西鳴則看兌。
此皆不能膠柱鼓瑟,刻舟求劍者也。
諸占例此。
一、奇門占法,其說不一。
如占天時之法,有專看直符者,有專看格局者,有專看天蓬、天英為水火二星者。
有專看壬癸丙丁、為時雨所司者。
有專看雨師風伯、雷公電母等神者。
其說既不可全非,其理亦不可偏廢,臨時會意,頭緒紛然,靈機所觸,皆難預決,諸占倣此。
【釋奇】
乙為日奇、丙為月奇、丁為星奇,故名三奇。
然讀如奇偶之奇亦通,蓋戊己庚辛壬癸,皆有六甲遁乎其中,是甲與六儀相偶也。
乙丙丁則單行矣,故名奇。
兵家所謂握奇經者、亦音奇偶之奇,義亦相同。
【釋儀】
儀者用也,為甲所用也。
亦有儀衛之義。
蓋甲遁於儀中,而儀則衛乎其外也。
【釋門】
五行之理,畏剋喜生。
甲木位於東、庚金位於西、東西相對,木之畏金也甚矣。
故用奇以制庚,庚制而退休於坎,以就水之生,故正北為休門。
休於北而對於南,有嚮明而治之象,景者大也。
故正南為景門。
水能滋木、金能生水,生則金氣洩,洩則木氣舒,故金水之間,西北為開門。
有開必有闔,故對開為杜門。
杜者言陽氣欲盡也。
木既休於水、則木氣暢,故水木之間、東北為生門。
有生必有死,故對生為死門。
死者言落其實而取材也。
庚欲犯甲,甲既休於北,而對之者惟有卯木,不無受傷之患。
此傷而彼亦驚,故正西為驚門,正東為傷門。
【釋星】
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其立義皆本於甲。
而其取義則因於節氣。
蓋甲既遁而星乃顯其用,謂之星者,必晦而後現。
猶夫甲之必遁而後顯也。
冬至之木、陽意已動。
蓬者逢也。
言能復逢其陽也,故一宮曰蓬。
立春乃可以任其性矣,故八宮曰任。
春分則其氣益暢,故三宮曰衝,衝者動也。
至於立夏。
扶蘇四蔭,附之者益眾,故四宮曰輔。
夏至而英華盡露矣,故九宮曰英。
立秋而歛,故二宮曰芮,芮之為言內也。
秋分黃落,厥干獨存,故七宮曰柱。
立冬則外竭內含,中藏仁德,故六宮曰心。
惟土則四時相依於木,有禽之象焉。
故中五曰禽。
【釋九宮之色】
兩儀立而後五行分,青黃赤白黑者,五方之正色。
九宮之色有七,而色不同,不可以五方論。
如坎在北、色主黑,而九宮主白。
坤土宜黃,而九宮主黑。兌金主白,而九宮主赤。
此從九宮時氣之色而言也。
坎、艮皆白,萬物未萌之色也。
方春而芽,白者漸有青意、而猶未青,故曰碧、屬震。
初夏屬巽,色重於青,故曰綠。
盛夏在離,其氣薰灼,故不曰赤、而曰紫。
過夏而神色漸穠,故曰黑。秋深在兌為赤、丹黃凋落矣。
交冬為乾,萬物歸根,無色可見,故亦曰白。黃主土,四季有之。
故不配於八月,非正色間色之謂也。
【釋八神】
八神者;天乙、螣蛇、太陰、六合、朱雀、白虎、九地、九天也。
天乙常隨甲而加時干,故亦名直符。
陽局順行、陰局逆行,依次臨方,不循宮次序。
凡兵占以天乙所在、坐擊其衝。
揚兵於九天、安營於九地、伏兵於太陰、匿形於六合。
間諜用朱雀、偵探用白虎,驚擾用螣蛇,各有所司也。
或有用元武、勾陳者。
朱雀之下即可兼看玄武,勾陳之下即可兼看白虎。
【釋八卦分八節】
八節者;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也。
冬至一陽生,生於陰之極也。
夏至一陰生,生於陽之極也。
故冬至起於坤,夏至起於乾。
以先天卦之接應也。
是以立春起於震,春分起於離,立夏起於兌,行東蔀之生氣而隸於北。
立秋起於巽,秋分起於坎,立冬起於艮,行西蔀之殺氣而隸於南。
一節統三氣,一元統五日,一日統十二時,一時為一局,五百四十局為一卦,八卦合得四千三百二十局,以成一歲,此軒轅氏之始制也。
一節分三氣,一氣立四十五局,歲得一千零八十局,此風后演軒轅氏四局為一局之制也。
冬至甲子生於一,一數之始也。
夏至甲子生於九,九數之終也。故冬至起於坎、夏至起於離,此後天卦之節應也。
是以立春起於艮,春分起於震,立夏起於巽,順行陽氣而履於左。
立秋起於坤,秋分起於兌,立冬起於乾,逆行陰氣而戴於右。
一節統三氣、一氣統三候、一候為一局、九局為一卦,八卦合得七十二局,以成一歲。
此太公望約十五局為一局也。
八節分二至、二至分陰陽,陽統十二氣順行九宮為陽九局。
冬至、驚蟄、清明、立夏四氣,三元甲子起於一七四宮。
小寒、立春、穀雨、小滿四氣,三元甲子起於二八五宮。
大寒、春分、雨水、芒種四氣,三元甲子起於三九六宮。
陰統十二氣逆行九宮為陰九局。
夏至、白露、寒露、立冬四氣,三元甲子起於九三六宮。
小暑、立秋、霜降、小雪四氣,三元甲子起於八二五宮。
大暑、秋分、處暑、大雪四氣,三元甲子起於七一四宮。
每一宮統四元,每一元統六十時,四元合得二百四十時為一局,歲四千三百二十時為十八局,此留侯又約四局為一局也。
漢陰居士曰:天地之理,陰陽生殺而已矣。
含兩間而吐四時者,理中氣也。
氣無理不畜,理無氣不舒。
陰陽生殺者,所以畜其氣而舒其理者也。
故庖羲氏俯仰以畫卦、軒轅氏即卦以分節,亦各緣陰陽生殺,發其含吐舒畜而已矣。
八節之義;冬者陰也,其音翕、陰之理也。
夏者陽也、其音張,陽之理也。
春者陽之生氣也,故其音張而發。
秋者陰之殺氣也。
故其翕而歛。
此陰陽理氣自然之翕張歛發,故運行四時而生成百物也。
至者拯也、分者中也、立者正(止)也。
先天坤以純陰居北,陰至於純而陰極矣,故曰冬至陰極則陽生。
陽生則陰止,故震一陽生於東北曰立春。
離以陽含陰而居東,陽之生氣得乎中,是以二陽含一陰而中分之,故曰春分。
陽過其中而氣漸盛,若不知其所止,則必至於極。
故兌以一陰止二陽於東南曰:立夏。乾以純陽居南,陽至於純而陽極矣,故曰:夏至。
陽極則陰生,陰生則陽止,故巽一陰生於西南曰:立秋。
坎以陰含陽而居西,陰之殺氣得乎中,是以二陰含一陽而中分之故曰:秋分。
陰過其中而氣漸盛,若不知其所止,則必至於極,故艮以一陽止二陰於西北曰:立冬,此羲皇二聖,卦節一揆之旨也。
後天卦位雖易,而八方八節不能易。
其所能易者,則陰陽升降之氣。
而所不能易者,則陰陽配合之理也。
故曰天地之理,陰陽生殺而已矣。
【釋九宮】
九宮者;四正四維中央也。
其體則先天陰陽往來順逆之序,其用則洛書戴履左右肩足之數,其義則一也。
但先天之序隱,隱則布局繁而難。
洛書之數顯,顯則布局簡而易。
是以太公留侯於奇門布局,則用洛書之數,起元仍用先天之節。
蓋去難而取易,舍繁而用簡耳。
易贊曰: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太公留侯、真明易簡而得其理者也。
【釋虛中合宮】
五行分位五方,左旋相生。
正北水生正東木,正東木生正南火,正南火生中央土,中央土生正西金,正西金生正北水,惟中央無門,故虛而土寄合於西南,以續金火之氣,亦見坤為萬物之母也。
以中五所以合於坤二也。
一本陽局中五合於二,陰局中五合於八,先天巽以一陰生於西南,震以一陽生於東北。
冬至一陽生於陰之極,故用陽局。而以中五寄巽,以姤其陰氣。
夏至一陰生於陽之極,故用陰局。
而以中五寄震,以復其陽氣,是陽局順陰而逆陽,陰局順陽而逆陰,陰陽互交於五之寄宮。
而後得乙與庚合,而甲始無畏。
脫中五不寄於震巽,則後天之坤艮不得屬土。而洛書之二八不能相交。
且中五之土、有陽無陰。
有死門而無生門,亦非通論。
所以悟真結胎,用先天之數。
東南合五、西北合五、中宮分五為三家相見。
蓋其分陰陽於震巽者,即二少之合陰陽於二長也。
其說於理尤為周備,但舊本多從前說,故遵之。
東南合五者;木旺生火、木三火二合成五也。
木旺必經兌,故後天巽代兌為木。
西北合五者。
金生水,金四水一合成五也。
金來必經艮,故後天乾代艮為金。
蓋以圖之生數合之也。
不言成數有合者,以其去本位之生數即成五,不必合也。
中分五者,分土之成數,西南東北各得其五也。
故曰數往者順,知來者逆也。
【釋六儀遁六甲】
六儀遁六甲者,六甲統六儀,儀用而甲不用也。
其儀為何?
干有十而宮惟九,甲不入宮則奇儀無首,甲若居宮則奇儀缺位。
是以甲統其儀,用儀之用以為用,而不自用也。
假令甲以奇儀分布九宮,順則儀在前、奇在後,逆則儀在後、奇在前。
今舉順布以類其餘。
如布冬至第一局。
先布三奇於後、乙居九、丙居八、丁居七,次布六儀於前,戊居一、己居二、庚居三、辛居四、壬居五、癸居六,此奇本局之定位也。
一局為一元,一元統五日,五日統六十時,六十時分六甲,六甲統六儀,自甲至癸、一宮一干,遍歷九宮,為終一甲。六歷九宮、為終一元。
一元終又起首甲為第二局。
本局甲子起一宮、順遁九宮,至癸酉仍歸一宮。
則首甲所監之九干,終於一戊之本局,定位居一。甲子十干始於一而終於一。
甲子與戊同宮,是戊遁甲子,故統曰甲子戊。
甲戌續癸酉起二宮,宮遁一干至癸未,仍歸二宮。
二為己本局之定位,是甲戌與己同宮,統曰甲戌己。
甲申續癸未起三宮,宮遁一干至癸巳,仍歸三宮,三為庚本局之定位,是庚遁甲申,故統曰甲申庚。
甲午續癸巳起四宮,宮近遁一干至癸卯,仍歸四宮,四為辛本局之定位,是甲午與辛同宮,故曰辛遁甲午,而統曰甲午辛。
甲辰續癸卯起五宮,宮遁一干至癸丑,仍歸五宮,五為壬本局之定位,是甲辰與壬同宮,故曰壬遁甲辰,而統曰甲辰壬。
甲寅續癸丑起六宮,宮遁一干至癸亥,仍歸六宮,六為癸本局之定位,故曰癸遁甲寅,而統曰甲寅癸。
舉此一局,而局局如是。
布此一元,而元元如是。故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旬首之甲。
莫不統儀以遁,則儀用即甲用。故曰用儀之用以為用,而不自用也。
六甲統儀不統奇者,儀為庚之黨羽,奇為甲之心腹也。
奇儀分布九宮,六甲又遁諸干於九宮者。
備星門之為符使,所為遁宮也。
【釋符頭】
符頭者;符合上元首甲也。
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四日為符頭。
蓋一氣統三元、分上中下三局,一局統五日,五日統六十時為一紀。
一紀即一元紀法。以十干加十二支,首尾相合為一終。
干以甲為首、癸為尾。
支以子為首、亥為尾。
故自甲子至癸亥,合得六十為一紀,謂之一元,奇門選時之法也。
時非日不能得元,元非氣不能得局,是以一氣統三元為三局,分上中下以別之,再別為周,再周為變,故終十二紀。
而天地之氣,是以謂之六氣也。
凡變氣一,統節氣四,故四分日紀以起各氣之元。
用甲己二干遁起甲子時為元首,二干加仲為上、加孟為中、加季為下。
以仲之甲己四日,遁起甲子時,合時紀上元之首,故曰:符頭也。
【釋直符直使】
符使者;星門用時之異名也。
直者;代甲而直其用也。
甲以星門為體,以奇儀為用,故奇儀無定位,而星門有定宮也。
星為符者,即憑執之符也。門為使者,即甲巡行之使也。
故凡甲在之宮,即以直宮之星為符,以直宮之門為使也。
干本十也。
以配十二支,而變為六十干,故甲稱六而儀亦稱六也。
奇儀者九干之體。
六十干者奇儀之用也。
故奇儀隨元分職九宮,而六十干亦隨元分遁九宮也。
六十干分遁九宮,則六甲干首亦在其中。
何以概言為奇儀之用也。
蓋以身先之而分其勢以弱之也。
若六甲不率五十四干分,遁則各干各聚於一宮,非所謂強木弱金也,何也?
以水弱金而強木者也。
故凡甲在之宮,而癸輙臨之。
所以甲子遁戊,而癸酉亦遁戊。
金盜土以生水也。
甲戌遁己,而癸未亦遁己。
土相比以求益也。
甲申遁庚,而癸巳亦遁庚。
火制金以防合也。
甲午遁辛,而癸卯亦遁辛。
木助火以制金也。
甲辰遁壬,而癸丑亦遁壬。
土相連以敗水也。
甲寅遁癸,而癸亥亦遁癸。
水相合以益木也。
是以甲子癸酉遁戊,而戊應配之辰與子酉合。
甲戌癸未遁己,而己應配之卯與戌未合。
甲辰癸丑遁壬,而壬應配之子與辰丑合。
甲寅癸亥遁癸,而癸應配之亥,與寅亥比合。
惟甲申癸巳遁庚,而庚應配之寅,則衝申而害巳,故巳火剋庚金,而申金又剋寅木也。
甲午癸卯遁辛,而辛應配之丑,則生辛制卯而盜午。
故午火剋辛金,而卯又剋丑土也甚矣。
金之不能忘情於木也,故儀順而奇應之以逆,儀逆而奇應之以順有以也。
或曰甲遁於儀,不能遁於奇,何以言為奇儀之用也。
蓋以靜為體,以動為用也。
奇儀之於卦無定位,於局有定位也。
有定宮則謂之靜,故曰奇儀為九干之體也。
六甲隨元遁於儀,故奇合,六儀之干亦隨甲遁於宮。遁則非靜矣,故曰六干為奇儀之用也。
夫六甲不遁於六儀,則九星不能直其符,九干不遁於九宮,則八門不得直其使。
歌曰:直符常以加時干,直使逆順時支去。
謂每甲用時,以當直之星符,臨奇儀本局之定位,以當直之門使,巡奇儀本元之遁宮也。
譬之用人,其人體在此,而以符監之,其人用在彼,而以使察知,則何所為而不善哉。
故云:善藏其用,以儆戒無虞也。
【辨三氏奇門】
一李氏奇門真傳,不顧尊甲之義,止以節氣為準。
如云:辛卯日午時立春,是日癸巳時,猶用大寒下元,自甲午時起、至癸巳日亥時止、共三十時,先用立春下元陽二局、謂之殘局。
自甲午日子時起、至戊戌日亥時止、共六十時,後用立春上元陽八局。
己亥日子時起、至癸卯日亥時止,共六十時。
用立春中元陽五局。
又自甲辰日子時起,至丙午日申時止,共三十三時,仍用立春下元陽五局為補局。
謂以此三十三時,補足先用殘局,以成一元。丙午日丁酉時、交雨水節、亦如立春,先用下元補局,嗣此而後、氣氣皆同,直至甲午日子時交寒露節,三元順序始為正受。
至己酉日乃用霜降超起,超至次年戊戌日芒種,超過四日。
超至辛丑日大雪、超過七日,又超至次年癸卯日芒種、過九日。
餘無再超之理,即以己酉日、疊作芒種閏奇。
蓋以接氣為拆補,謂拆補寧多二三時,起超不可過九日,如過九日,即當置閏也。
考古法以甲子、己卯、甲午、己酉為符頭者,緣尊甲以制奇門,故立符以定元首也。
是以符頭為體,節氣為用。
非節氣則不能入局,非符頭則不能起元,故於二至之前,置閏引氣,以歸符頭也。
李氏超閏既用古法,則接氣亦當如古法,何得創為拆補以亂符頭,若謂拆補是接氣之準。
則符頭不得超前氣而為超神。
若謂超神為置閏之基,則氣餘不得因拆補而為節氣,此易知者也。
如必以氣為準,則超神亦當用拆補法,不宜於本氣、接後氣之超。
倘曰符頭巳到,不得不超,而接氣符頭未到。
何以下元返用於上元之先耶。
脫依此法,不但下元用於上元之先,中元亦可用於上元之先矣。
況甲午符頭,僅得一元五日六十時。
若用殘局補合三元,又係己卯符頭所轄。
寧有當轄者不能用,而顧用於不當轄者乎?
殊違尊甲之旨也。
一、林氏奇門,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大陽日行一度、歷十二辰、二十四氣為一周,奇用七十二候,止三百六十日,餘日之度成閏奇,以合天道氣候。
凡一節氣三十日五時二刻,以三十日為六候,餘五時二刻為閏始。
一歲:二十四氣,積其餘得五日三時為一候,作閏候。
故二十年有二十一候之閏。第一年在天正冬至上候起、至芒種末、閏上候。
第二年在小滿末潤中候。
第三年在立夏末、閏下候,周而復始、一至一年,二至二十一年,三至四十一年,四至六十一年,循環不已。
積四百一十六年而天正冬至,仍閏上候。
考古法正受之後起超者,蓋尊甲子為上元之首也。
故超四十餘氣,遇芒種大雪,重用本氣三元,以續陰陽終極之氣,俾三元之次序不紊耳。
林氏不究古義,謂李氏置閏為非,創為閏候之法,自謂奇門功臣,不知李氏超閏,正合古義,第以拆補用於接氣淆亂符頭,然於三元次序,猶有上中下之分別也。
若林氏二十年閏二十一候,則三元次序不分,四仲符頭無用矣。
不亦奇門之罪人乎,殊違尊甲之旨也。
一陶真人遁甲神書,超閏以二氏為準,加臨以古法為非,謂禽芮不宜同宮,奇儀逐時有異,創立陰陽一百六十二圖。
自序云:啟千古不傳之祕,其法陽遁一局一宮起甲子戊,二宮起甲戌己,三宮起甲申庚,四宮起甲午辛,五宮起甲辰壬,六宮起甲寅癸,七宮起丁奇,八宮起丙奇,九宮起乙奇。
直符直使不載圖中。
若甲子時用事,以直符天蓬、直使休門同加於坎一宮。
天盤地盤相同。
凡甲己日之戊辰時、乙庚日之己卯時、丙辛日之庚寅時、丁壬日之辛丑時、戊癸日之壬子時、癸亥時,此六時各歸各宮。
故同甲子時者,共為一局第一圖,永定不易。
如用乙丑時,本局地盤不動,以天盤甲子戊加乙於九宮。
再加甲戌己於一宮、甲申庚於二宮、甲午辛於三宮、甲辰壬於四宮、甲寅癸於五宮、加丁奇於六宮、加丙奇於七宮、加乙奇於八宮。
以蓬休符使加於離九宮。
凡甲己之日乙丑、甲戌時、乙庚日之戊寅時、丙辛日之己丑時、丁壬日之庚子、辛亥時、戊癸日之壬戌時,七時六甲,各加其干。
故同乙丑時者,共為一局第二圖,亦永定不易。
如此陰陽各立九局,每局各為九圖,共為一百六十二圖。
考古法,東部四卦,二少交於西南。
西部四卦,二少交於東北者,交於陰陽始生之地也。
故後天坤艮位其地,而以五寄之,惟其有寄宮也。然後得乙與庚合而丙居其功。
冬至四節,六甲從乎順行。
夏至四節,六甲從乎逆布者,從其卦爻往來之序也。
故後天洛書代其序,而以時遁之惟其有遁宮也。
然後得符與使分,而甲藏其用,此理淵微,未易測也。
陶氏不究古義,疑太公留侯捷法,為後人附會,謂時遠難稽,無足憑信,遂用飛掌加臨,立成圖局,以為附合洛書。
夫飛掌之法,乃近代形家排山之法,非古法也。
脫如其說,使九星可入中宮,禽芮亦又併混,不知直使僅有八門,又將何法以分九宮乎,顛倒星宮,殊違尊甲之旨也。
【釋陰陽刑德開闔】
陰陽刑德開闔者,陰刑陽德,陽開陰闔也。
冬至德在卯、刑在酉。
夏至德在酉、刑在卯。
春分德在午、刑在子。
秋分德在子、刑在午。
立春德在辰、刑在戌。
立秋德在戌、刑在辰。
立夏德在未、刑在丑。
立冬德在丑、刑在未。
凡刑德所在,三氣共之。
刑德不及寅申巳亥者,以四孟為四生,故不及也。
蓬任衝輔禽之陽星,凡五陽星加時為開。
英芮柱心謂之陰星,凡四陰星加時為闔。
將兵以開闔分主客,以刑德定坐擊,闔為主、開為客。
坐陽德、擊陰刑是也。
【釋三甲】
三甲者;孟甲、仲甲、季甲也。
凡上元入局,甲子、甲午直符為仲甲。
中元入局,甲寅、甲申直符為孟甲。
下元入局,甲辰、甲戌直符為季甲。
三元三甲直符之時,舉事視刑德為動靜。
將兵視刑德為戰守,皆以在門決之。
在門者刑德在直使之門也。
冬至三氣卯為德、酉為刑。
凡三元入局五百四十時中,五卯時德在門,五酉時刑在門。
德在門之時,宜動宜戰。
刑在門之時,宜靜宜守。
三氣元中,孟甲、仲甲直符旬內,有刑亦有德。
惟季甲直符甲辰旬中,有刑而無德。
甲戌旬中,有德而無刑。
立春三氣元中,五辰時德在門。
五戌時刑在門。
孟甲、季甲直符旬內,有刑亦有德,惟仲甲直符甲子旬中,無刑而有德。
甲午旬中,無德而有刑。
春分三氣元中,凡五午時德在門,五子時刑在門。
立夏三元氣中,凡五未時德在門,五丑時刑在門。
六氣十八元中,仲甲、季甲直符,有刑亦有德。
惟孟甲直符甲寅旬中,無刑而有德。
甲申旬中,無德而有刑。
夏至十二氣,直符同,刑德反是。
凡德在門之時,陽星加之為盡開。
陰星加之為半開。刑在門之時,陽星加之為半闔,陰星加之為盡闔。
故經云:能知三甲、一開一闔,不知三甲,六甲盡闔。
三氏諸書,以仲甲為刑德在門,此時主客皆不利,惟宜退藏隱伏。
孟甲為陽在內,陰在外,此時利主,宜堅壁守城。
季甲為陰在內、陽在外,此時利客、宜揚兵動眾。
又以甲申庚為刑門。
又註六甲之時,陽星合孟、內開外闔,合仲半開半闔,合季外開內闔。
陰星合孟,內半開、外盡闔。
合季外半開、內盡闔。
不知何所取義,存之以備博學之考。
【釋三奇得使】
三奇得使者,謂得三吉門、直使加奇也。
凡開、休、生加乙、丙、丁為吉門合三奇,利為百事。
更得吉門作直使為得使,謀為尤利。
【釋三奇遊六儀】
三奇遊六儀者,謂奇間於儀中,儀加奇、而奇復遊其儀也。
左儀加奇,則奇遊於右儀。
右儀加奇,則奇遊於左儀。
乙遊己辛,丙遊戊庚,丁遊壬癸,必為當旬直符來加方是。
假如陽一局,乙奇在九宮、甲午辛在四宮居右。
甲戌己在二宮居左。
若乙亥時,甲戌直符來加乙於九宮,則乙遊於右儀之辛。
若乙未時,甲午直符來加乙於九宮,則乙遊於左儀之己,此時利為百事。
若得吉門更利,丙丁倣此,左右間一宮者亦是,如陽三局乙奇是也。
【釋玉女守門】
玉女守門者,地盤六丁守直使之門也。
甲子直符庚午時、甲戌直符己卯時、甲申直符戊子時、甲午直符丁酉時、甲辰直符丙午時、甲寅直符乙卯時,值此六時則直使遁於丁奇所在之宮,丁為玉女。
故曰:玉女守門也。
此時利謀秘密、陰私之事,乘玉女守門方出,人不能見。
又宜營建宴會、和樂之事,若遇三奇吉門直使,又得太陰臨合地戶,宜福食遠行、出入皆吉。
以上三格,三氏諸書,各有異同。
李以甲戌、甲午為乙奇得使,甲子、甲申為丙奇得使,甲辰、甲寅為丁奇得使,林陶因之。
林以甲己時丙、乙庚時辛、丙辛時乙、丁壬時己、戊癸時壬,為玉女守門時。
李陶皆以玉女守門為三奇遊六儀。
考釣叟歌與諸說不合。
歌云:吉門偶爾合三奇,值此經云百事宜,更合從旁加檢點,餘宮不可有微疵,三奇得使誠堪使,六甲遇之非小補,乙逢犬馬丙鼠猴,六丁玉女騎龍虎,號為三奇遊六儀,又有玉女守門時,若作陰私和合事,請君但向此中推。
此十二句是承上接下,一串說來者。
若從三氏以遊儀為得使,以守門為遊儀,則於歌義大相戾矣。
歌云:甲遇者,謂得使之時,復遇直使之甲加之,其吉更倍,非以遊儀為得使也。
且得使遇甲,惟丙辰、丁酉二時有之,陰陽二局僅各三見,陽一局八宮,三局一宮,五局三宮,陰六局八宮,四局六宮,二局四宮為丙奇得使遇甲。
陽三局九宮,五局二宮,七局四宮,陰九局三宮,四局七宮,二局五宮,為丁奇得使遇甲。
至於乙奇以及他時,則遇甲而不得使。
或得使而不遇甲矣。
矧經中止載遊儀、守門二格,無得使之格,若必謂遊儀為得使,是以儀為使,而不以門為使也。
必謂守門為遊儀,是以門為儀,而不以甲為儀也。
何則玉女守門者,守其宮以待直使之門,來加所遁之時也。
玉女、丁奇也,既以丁奇所在之宮,守直使來加為守門,止可謂之八門遊丁奇,奚可謂之三奇遊六儀乎!
至於林以甲己時丙等為守門,則尤不可解矣。
且三奇遊六儀,惟陽一局、陰九局全見,陽一四七局、陰八六三局惟丙奇見。
陽三六九局、陰七四一局,惟乙奇見。
其訣以一奇間於二儀之中,如天盤左儀直符加奇,則其奇遊於右儀。
右儀直符加奇,則其奇遊於左儀。
故曰:乙逢犬馬、丙鼠猴,六丁玉女騎龍虎也。
若依陶氏定圖,每一時以奇儀順序一易,則天盤與地盤異矣,又將何據以為得使乎。
【釋迫】
迫者;門制其宮也。
開門臨三、四宮,休門臨九宮,生門臨一宮,景門臨六、七宮,傷、杜二門臨二、八宮,死門臨一宮,驚門臨三、四宮,凡此為迫,不利諸事。
經云:吉門被迫,吉事成凶。
凶門被迫,凶災愈甚。
值此惟宜安靜、不宜舉動。
【釋五不遇時】
五不遇時者;時干剋日干也。
凡值此時,諸事不利。
經曰:時干剋日有災厄,甲日從午逆數之。
若到戌亥便越過,萬事如逢俱不宜。
其法以庚加午逆行,越過戌亥,為時之定局。
次以日干甲從庚上逆數其下,即本日五不遇時也。
凡十干環列,順數七干,逆數五干,皆剋第一干。
順數者;止論其干,故名七殺。
逆數者,合論其干支,故曰:五不遇時。
【釋奇墓奇制與日時干墓同凶】
奇墓者;乙奇臨二宮,丙奇、丁奇臨六宮也。
二宮藏未,六宮藏戌。
乙木墓於未,丙丁火墓於戌,故乙奇墓二、丙丁墓六也。
墓則氣絕,不利舉動、動即有凶。
合奇門半吉。
奇制者;乙奇臨六、七宮,木制於金。
丙丁奇臨一宮,火制於水也。
三奇受制,占與墓同。
蓋奇為尊甲而設,臨於墓制,則甲己無輔,故為凶也。
乙未、丙戌、丁丑三日時,謂之日時干三奇入墓,其凶與墓制同。
凡戊辰、壬辰、己未、癸未、辛丑五時,為時干入墓,不可用。
以干囚於支也。
舊本有戊戌、丙戌、丁丑、己丑四時,無戊辰、己未、辛丑三時,今改正之。
【釋六儀擊刑】
刑者;子刑卯、戌刑未、申刑寅、午刑午、辰刑辰、寅刑巳也。
甲子戊儀加三宮,甲戌己儀加二宮,甲申庚儀加八宮,甲午辛儀加九宮,甲辰壬儀、甲寅癸儀加四宮,為擊刑。
以三宮藏卯,二宮藏未,八宮藏寅,九宮藏午,四宮藏辰巳也。
凡值此時最凶,不宜舉動百事,強有出者,車破馬傷,兵敗將亡。
一本甲戌加八宮,甲申加四宮,甲寅加二宮亦是。
【釋遊三避五】
三五者;生死二氣順逆之通名也。
其法有二時,一日遊避時,以十二支環列。
日後三辰為生氣,日前五辰為死氣。
謂逆三時干生日干。
順五時干受日干之剋也。
一符遊避時,以十干環列,取符前三干為生氣,符後五干為死氣。
謂逆五時干剋符干,順三時干受符干之生也。
凡生氣所在之方,不合奇門,亦宜遊。
死氣所在之方,即合奇門,亦宜避。故曰:遊三避五。
李氏以三為震三宮,五為寄坤之五宮。
謂震為木生之位,坤為死門之鄉。
凡六甲直符,宜遊震避坤也。
林氏以直符加丙為遊三,加戊為避五。謂丙受甲生,戊受甲剋也。
陶氏以冬至後,天乙直使在一二三四為行陽,六七八九為行陰。
夏至後,天乙直使在九八七六為行陽,四三二一為行陰。
冬至後,自九至一,中分五之南為陽,五之北為陰。
夏至後,自一至九,中分五之北為陽,五之南為陰。
謂陰陽二使,各行半道,利害難分,故有避五之義也。
愚謂奇門以尊甲立義,要使甲不受制,然後為尊甲也。
林氏避五雖非古義,然猶未違尊甲之旨,但不知三五有順逆耳。
若李氏以六甲直符、宜遊震避坤,則是凡百舉動,皆由正東而避西南矣。
且甲子直符臨震宮名擊刑,陰局中五寄艮宮得生門,不又為遊刑避生乎。
至於陶氏利害難分之說,則溺於飛掌,更謬於二氏矣。
【釋反吟伏吟】
反吟者;反復不能寧處而呻吟也。
凡星門各有定位,若加臨於對衝之位,即為反吟。
如蓬加英、休臨景是也。
伏吟者;伏匿不能變動而呻吟也。
凡星門各加臨於本位,即為伏吟。
如蓬加蓬、休加休是也。如值二吟,若得太陰合奇門蓋之、其凶減半。
伏時宜收歛貨財、隱匿什物。反時宜發散財貨,分給倉廩。
凡值二吟,不利舉動。
陶氏圖中,有時干而無遁宮,故反伏二吟,支離舛謬,已不足論。
但謂六甲序為伏吟,則於三甲闔闢之義不蔽,更屬荒唐。
夫奇門之所以必遁其甲者,蓋主靜以立人極之意也。
是以六甲之時,符使各安其位,定而能靜,謂之遁甲。
不為伏吟,甲遁之後,奇儀用事,符使分宮,則星不得不動。
以加所用之時,干門不得不動,以臨所遁之時支。
惟其動也。
而後加臨對宮,有反復不寧之悔。
加臨本宮,有伏匿不變之悔。
悔者;悔其妄動,故曰:反吟、伏吟。
若以六甲序為伏吟,是以靜而致悔矣!
豈遁甲之旨也耶。
嘗考六十時中,星伏惟六時。
甲子值符戊辰時,甲戌直符己卯時,甲申直符庚寅時,甲午直符辛丑時,甲辰直符壬子時,甲寅直符癸亥時。
此陰陽二局星伏之定時也。
凡六癸時為門伏,陰陽二局皆同。
惟禽星直符多一庚時,任星、芮星直符多一丁時。
如禽星直符陽一局庚戌時、二局庚子時、三局庚寅時、四局庚辰時、五局庚午時、九局庚申時死門伏吟。
陰九局庚戌時、八局庚子時、七局庚寅時、六局庚辰時、五局庚午時、一局庚申時,生門伏吟。
芮星直符陽一局、任星直符陰九局、丁丑時。
陽二、陰八丁卯時,陽六陰四丁巳時,陽七、陰三丁未時,陽八、陰二丁酉時,陽九、陰一丁亥時,陽局死門伏,陰局生門伏。
此門伏之定時也。
反吟取衝,頭緒煩多,不能悉載,故未考定,於局中見之。
全書完!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