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補】
自序
地理雖一藝,而原本於理,非術數也。
儒者,道通三才,理明一貫,不可不精思及之。
況其為慎終送死,生民切要之務乎。
餘即少受經,間事參考,復感先聖卜宅兆之言,即欲覓壞土以妥先靈。
遂搜集古今秘囊。
自秦、漢、晉、唐、宋、元以來,凡立說者,無不蒐採漁獵。
大都半生在巒頭,半在理氣。
【言巒頭者,主龍、穴、砂、水】
龍要成星合格,起伏開列,迎送夾護,活動盤旋,脫換粗細,長短隱顯有情;
穴要成星合格,聚氣藏風,坐金乘水,穴土印木,棄死挨生,窩鉗乳突,橫直平側,土石水泥,奇巧怪拙,及高下左右前後樂應有情;
砂要成星合格,高低平正,方圓尖直,灣抱秀麗,朝案拜拱,衛護關鎖有情;
水要成星合格,曲折之元,環繞平聚,明暗朝揖有情;
外及官鬼曜星,禽獸羅星,喝形、倒仗別無他秘。
【而言理氣者,則紛如聚訟】
有天卦地卦、天父地母、三合雙山、黃泉八殺、大小元空、大小中神、大小遊年、四經洪範、二氣五行、正氣五行、四大金龍、四大水口、東西四宅、夾竹催官、輔星納甲、穿山透地、子父財官、三奇祿馬貴人、分金宿度、空亡差錯關煞、及撥砂生旺奴煞洩、河圖五子遁運、紫白飛遞年宮、長生各種五行起例,外有浮砂斷、入門斷、都天斷、望龍斷、隔江斷、望宅斷、八仙過海斷、墳頭驗草斷、何知經、鬼靈經、覆墳經、開門放水經、透山光、隔山照、烙屋羅、橫天紫微、魁星鬥杓、玉函挨星、三合火星、野馬跳澗之法,各有取用。
言人人殊,實苦犯濫而無從折衷矣。
迨讀我國初蔣大鴻先生辨正一書,集註青囊經、序、奧語、天玉、寶照諸篇,始知前說皆非。
但義隱言中,言存理外,未易窺測。
茍無心授,雖崇理窮言,終歸幻境。
後得再辨、直解、補義、辨疏四帙,皆稱心授,而其法究紛論不一。
有以子午卯酉乾坤艮巽為天元卦;
辰戌丑未甲庚壬丙為地元卦;
寅申巳亥乙辛丁癸為人元卦。
謂天元可兼人元,人元不可兼天元,地元獨用,即父母可帶子息,子息不可帶父母之義者。
有以子午卯酉之山,宜乾巽坤艮之水;
乾巽坤艮之山,宜子午卯酉之水;
辰戌丑未之山,宜甲庚壬丙之水;
甲庚壬丙之山,宜辰戌丑未之水;
寅申巳亥之山,宜乙辛丁癸之水;
乙辛丁癸之山,宜寅申巳亥之水者。
有以一二三四為東四卦,六七八九為西四卦,東四卦得運,宜配西四卦之水;
西四卦得運,宜配東四卦之水者。
有以坎宜乾水;
坤宜兌水;
震宜艮水;
巽宜離水;
乾宜坎水;
兌宜坤水;
艮宜震水;
離宜巽水為催官水者。
有以乾宜艮水;
坎宜坤水;
艮宜震水;
震宜離水;
巽宜兌水;
離宜乾水;
坤宜巽水;
兌宜坎水,為先後天合局者。
有以坤宜乾水;
乾宜坤水;
艮宜兌水;
兌宜艮水;
巽宜震水;
震宜巽水;
離宜坎水;
坎宜離水;
為先天合局者。
有以離宜坎水;
坎宜離水;
艮宜坤水;
坤宜艮水;
震宜兌水;
兌宜震水;
巽宜乾水;
乾宜巽水,為後天合局者。
有以乾兌必須艮坤,乃為正配;
離震見乎巽坎,始是正交者。
有以乾入坎;巽入艮;
坎入震;
艮入巽;
坤入離;
震入坤;
離入兌;
兌入乾者。
有以先天來龍,後天立向者。
有以後天來龍,先天立向者。
有以先天來龍,立向消水,配成六十四卦者。
有以後天來龍,立向消水,配成六十四卦者。
有以先後天合用,配成六十四卦者。
有以邵子先天六十四卦圓圖,排列二十四山錯綜抽換者。
有以甲癸申貪狼;
坤壬乙巨門;
子未卯祿存;
巳戌乾文曲;
巽辰亥武曲;
艮丙辛破軍;
丁庚寅左輔;
午酉丑右弼,陽順陰逆,為挨山倒排父母者。
有以子癸甲申貪狼;
壬卯乙未坤巨門;
乾亥辰巽巳戌武曲;
酉辛丑艮丙破軍;
寅午庚丁右弼,陽順陰逆,為挨水城門一訣,從文廉輪轉者。
又以此訣,盡為山水挨用者。
有以依上甲癸申及子癸甲申二訣,不從九宮掌,而從羅經紅順黑逆挨用,以廉貞歸天池者。
有以上元挨星,從午酉丑右弼、寅庚丁左輔、艮丙辛破軍;
中元挨星,從辰巽亥武曲、巳戌乾文曲。
下元挨星,從坤壬乙巨門、甲癸申貪狼、子午未卯祿存起者。
有以子午卯酉起申為貪、乙為巨、丙為破;
寅申巳亥起甲為貪、壬為巨、艮為破;
辰戌丑未起癸為貪、坤為巨、辛為破,為打劫煞者。
有以亥卯未、巳酉丑、乾甲丁、巽庚癸、申子辰、寅午戌、坤壬乙、艮丙辛,從三合起星,以養生做貪狼,帝旺作武曲,沐浴作文曲之類者。
有以破、祿、文、廉要避,貪、巨、武、輔、弼要迎者。
有以申子辰、寅午戌為水火局;
巳酉丑、亥卯未為金木局;
坤壬乙、艮丙辛亦水火局之類者。
有以子癸甲申,本宮起貪;
乙辛丁,從巳起貪;
卯午酉,從巽起貪;
丙壬庚,從戌起貪;
丑未,從庚起貪;
坤艮,從午起貪;
寅從乙起貪;
乾巽辰戌巳亥,從對面起貪者。
有以巳巽酉辛乙辰子癸,從乾起貪:亥壬乾甲丙戌,從巽起貪;
午丁,從本位起貪;
坤艮酉庚申,從坎起貪;
丑未艮寅,從震起貪者。
有以甲庚,從壬丙起貪;
壬丙,從辰戌起貪;
乾巽坤艮,從子午起貪;
寅申,從巳亥起貪;
巳亥,從丁癸起貪;
寅申巳亥甲庚乾巽,或從本位起者。
有以乙辛,從巳亥起貪;
丁癸,從乙辛起貪;
丑未,從壬丙起貪;
辰戌,從庚甲起貪;
子午,從卯酉起貪;
卯酉,從子午起貪;
丁辰,或從本位起者。
有以水龍從向起星,山龍從坐起星者。
有以山之父母輪到向上,向之父母輪到山上,來水之父母輪到向上,去水之父母輪到山上者。
有以甲庚壬丙、乾坤艮巽、寅申巳亥為陽出脈;
子午卯酉、乙辛丁癸、辰戌丑未為陰出脈。
陽放在水上,陰放在山上,陰放在水上,陽放在山上,一山兩用,順逆各佈一局,為四十八局者。
有以水之來去要陰星,則山向必要陽星;
水之來去要陽星,則山向必要陰星者。
有以上元貪巨祿、中元文廉武、下元破輔弼,要輪得到山到水,為得令者。
有以先後天納甲合用,為乾山乾向水流乾之類者。
有以挨得四文曲,為乾山乾向水流乾之類者。
有以當運之星為金龍者。
有以統運之氣為金龍者。
有以辰戌丑未四大水口為金龍者。
有以乙辛丁癸為金龍者。
有以當令之星為雄,退令之星為雌者。
有以陽順陰逆,一顛一倒為雌雄者。
有以山為雌,水為雄者。
有以山上之星辰,即水裏之星辰;
水裏之星辰,即山上之星辰為雌雄者。
有以此處要順排,彼處要逆排,此處要逆排,彼處又要順排,為雌雄者。
有以當令之星管局,為城門者。有以出水一星,為城門者。
有以水口及關會之星,為城門者。
有以六九五百四十年元運者。
有以三六一百八十年元運者。
有以六十年、二十年元運者。
有以本元本運為生龍,催運為旺龍,平元未交之運為平龍,出元當煞之運為死龍,未交當煞之運為困龍者。有以當運之龍為旺龍,退運之龍為衰龍者。
有以當運之水為煞,退運之水為吉者。
有以當運之山,宜配失運之水者。
有以上元離水、中元乾水、下元震水為五黃水,能領八方旺氣者。
以上各說,皆受有祕本,皆稱蔣氏之真傳,矛盾已極,不知何者為是。
後遊洞庭之東,遇隱君子,號蔬圃野人者,年躋大耋,久謝塵緣,飄飄有仙氣,萍水促膝,議論出群。
於此道,實得懸解。
餘恐當面錯過,請事以弟子禮者三,方荷允許,焚香受戒而後傳之,始知有真訣,無祕本,口講指畫,惟在辨正一書。
既歸,玩索三閱月,一旦豁然,向之辨正註不能釋然者,靡不毫髮相貫,及歷證古今墓宅,正楊公所謂吉凶禍福如神見也。
因思辨正一書,蔣公註無遺漏,言雖隱約,得訣者自可顯然。
何得復增再辨、直解、補義、辨疏各說,與蔣氏註毫釐千里,豈非畫蛇添足者乎。
況蔣公有辨偽原文,謂天律有禁不得妄傳,茍非忠信廉潔之人,未許與聞一二,而中人以下,走四方,求衣食者,僕未嘗不憐之。
然欲冒禁求真道,則未敢許也,至於僕之得傳者,有訣無書,貴在心得,非可言罄,除辨正一書之外,別無祕本。
何今之江湖行乞,忘忠信廉節四字,各懷祕本,皆稱蔣氏之真傳,豈蔣公既有辨偽原文,而復以授若輩哉。
嗚呼!
蔣公之作辨正,原為息邪說,而救正斯道者也。
今相去未遠,邪說肆行,蔣公有靈能不墮淚。
余何人斯,敢與蔣公大聲疾呼,披荊闢路,以正其道耶。
然不為明辨,則道卒不能正。
正躊躇間,友人忽進曰:不聞孟子云,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乎。
是不得不大聲疾呼,將各偽說辭而闢之,偽說既鋤,真道乃顯,爰於易義流液一書告竣後,復將地理發明,以安先靈、遠庸術、訪明師、專理氣、驗墓宅、培心田、重地不重選擇、重地不重房位八篇,為地理入門之矩矱;
以青囊經三卷,分剖節目,指明門逕,庶學者得正途而入,不致誘於左道;
以青囊序、奧語、天玉、寶照諸篇中,所言元空、言金龍、言雌雄、言挨星、言城門、言太歲者,集論六章,法雖不敢盡筆,恐乾造物之忌,而其理其逕如道碑相指,庶學者窮理得法,由逕得門,而辨正一書不至淆亂,千百世孝子慈孫,皆不至為邪說所禍矣。
是書雖管見所及,可為辨正一小補焉,故顏曰地理小補,書雖則小補,而儒者三才一貫之本業,慎終送死之大事,胥於是乎在。
時同治八年歲在己巳春月
楚南醴陵麓嚴劉 傑似兒樵子自序
【地理小補目錄】
上卷
自序
安先靈
遠庸術
訪明師
專理氣
驗墓宅
培心田
重地不重選擇附辨借向謬說
重地不重房份
中卷
青囊經三卷分剖節目補註並增讀法
下卷
元空章
金龍章
雌雄章
挨星章
城門章
太歲章
地理原述 此敘明得地理原由乃傳人禁戒之則
續編
地理形勢本原論
或問
地理戒例十二則
形勢理氣合用總賦
水法指偏歌附編
【地理小補上卷】
平江李次青先生鑒定 楚南醴陵劉 傑麓嚴著
一安先靈
地理之道大矣哉,讀孝經有卜宅兆而安厝之語,程子謂卜其宅兆者,卜其地之美惡也。
地之美者,則神靈安子孫盛。若培植其根,而枝葉自茂。
況父祖子孫同氣,彼安則此安,彼危則此危。朱子謂葬之為言,藏也。
所以藏其祖考之遺體也。
【以子孫而藏祖考之遺體】
則必致其敬謹慎重之心,以為久遠安固之計,使其形體全,而神靈守,則其子孫盛,而祭祀不絕。
其或擇之不精,葬未協吉,則必有水泉螻蟻地風之屬,以戰其內,使其形神不安,而子孫亦有死亡絕滅之禍。味茲明訓,地理之關繫甚重,且更非異術矣。
為人子者,不可不先知之,倘視為末務不究,一朝臨故,未免為庸術所欺,置親於水泉螻蟻地風之中,與委而棄之壑、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者何異。
況人於親之生也,身體髮膚無一不當保護,而親之沒也,奉親之體,使其形神若此,不但子孫遭死亡絕滅之禍,而於人子之孝安在。
故重地理以安先靈,實人子極緊之事焉。
【先靈安,則俯仰無遺憾】
上可以盡送終之孝,下可以貽啟後之謀。
正蔣公所謂子孫世澤,皆出其中,人道之所以終,即人道之所以始也。
聖人開物成務,未有大於此者。
今天下之好地理者亦多矣,皆知以安先靈為務,而卒之盡置先靈於水泉螻蟻地風之中者何故?
大抵不得地理之實,盡為庸術所欺。所以庸術之害,一日莫鋤,則一日貽害。
姜氏云焉得將書付祖龍,免始蒼生遭毒藥。
誠哉是言也。
故安先靈,當以遠庸術為急務。
【一遠庸術】
地而曰理,本理學也,非庸術也。
自古周公卜洛,公劉遷幽及子貢、子宓、孔林諸賢之相陰陽觀流泉,與宋儒朱蔡夫子等,間相發明於性理書中,具來已久。
即黃石公授赤松子之青囊經;
晉郭璞之葬書;
唐邱延翰傳羅經之用;
楊筠松之奧語、天玉、寶照諸篇;
曾求己之青囊序;
蔣大鴻之天元五歌,皆未嘗不本性理,以闡明地理也。
無如庸術峰起,不識性理,各逞臆度,顛倒陰陽,變亂五行,著偽法而成書者,汗牛充棟。
所以法遍糊泥,流傳後世,各執一說,彼此矛盾相爭。
凡江湖行乞之流,詡詡自矜,或云某地得之,當出王侯將相。
某地得之,當生仙聖理學。
某地得之,發大富貴。
某地得之,發大丁財。
一腔確據,令人趨信爭延,鄉裏城市造葬家,無不敬奉,皆思得地安親,及觀得地者,十中鮮一,即稍得一者,皆緣遇之耳。
或又有自矜知地,買幾本地書窺一二淺說,及得一本抄傳,作為祕本,立論侈談,以為道在是矣,四處購地,卒致一家敗絕者,亦復不少。
大凡不知地者,信憑於師,知地者,信憑於書,誰知師亦信憑於書,而書出庸俗,法出偽妄,誤人不覺,非遇中正明師,莫能革其弊,若徒執延師,看書得法,而不辨其為庸術以遠之,則終歸幻境。
夫延師看書得法者,處處有人,則在處皆地師,而富貴必似水流,何得反致富貴者少,貧賤者多。
豈我會延師看書得法,而人皆不會延師看書得法也耶?
凡好地理者,其家大半或絕或貧,豈竟不將先靈妥厝,以為不絕不貧計耶?
以此思之,庸術之遠當切,明師之訪又當急切也。
【一訪明師】
吳文公曰:得吉地無難,得明師為難;
遇明師或易,識明師不易。
今日得明師,明日即得真地矣。
蔣大鴻先生曰:吉地在在有之,但人不識耳,若識之,則山河大地佈滿黃金矣。
觀二公之言,則真地易得,吉地亦多,而明師難得,明師不多也。
明師間世一出,求之數千里,難逢一人,即逢之,亦易事難悅,儻忽略不察,則雖遇之,仍當面失之。
何則,明師亦由山川靈秀所生,不可多見,而為明師者,通三才一貫之理,明善惡賞罰之機,與天地鬼神相質,聖賢物我無間,矢忠信廉潔敬謹靜讓之懷,作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之學,雖不能為當代理學,亦可以稱山林名士,至卜地可以改天命,奪神功,使貧者富,賤者貴,愚者智,禍者福,絕者續,夭者壽,特立獨行,或隱跡山林以淑性為功,不輕洩於世,即或以道行世,非遇有德者不言,豈江湖行乞中,自詐為明師者所可企歟。
至於文正公所謂明師之易得地,非明師果有道眼入地,而實明於理氣作用耳。
今之言地者,皆謂龍穴砂水外,無別裁,而明師非不認龍穴砂水,其中翦裁妙用,人所莫知。
故楊公有隨手拈來,皆是妙用之語。
故明師不定在龍穴砂水上見,欲訪之遇之,不掃開一切庸術所論龍穴砂水俗見,終不能識。
古籍云世有楊曾,方識郭璞,未有淺陋而識高妙者也。
明師在理氣作用,欲識明師,當專理氣。
【一專理氣】
理一也,極也。
氣二也,陰陽也。
陰陽二氣生化無窮,不外一極之理以為歸,所謂理氣是也。
生天地者,此理此氣。
生萬物者,此理此氣。
大而宇宙無不包,小而微忽無不納,非聖賢理學,莫能洞其微,而凡言地理者,必不能外此求之矣。
蓋地理之重,專理氣者,原地處天中,塊然一物,周圍依天得所,元氣充塞,乃得懸空而不偏墜。
山川形體,皆氣所結成,萬物生死,皆氣所轉運,故明師之言地,重理氣不重形勢者此也。
若徒以山川之形取地,是猶以容貌取人。
地理即人理,人之體,亦陰陽二氣所成也,富貴、貧賤、智愚、壽夭皆稟乎氣。
看幾多富貴壽智,作大經濟之人,而容貌不堪;
幾多貧賤夭愚為下流之人,而容貌爭羨。
幾多吉福之地,而形勢丑拙;
幾多凶禍之地,而形勢美麗。
此其中皆氣寓之,豈庸術輩所能知。
況人之體,與地之體,皆死物耳。
人之體有氣則生,無氣則沒;
地之體,有氣則靈,無氣則絕,而又人依氣賴以立身,地依氣賴以生物,是人與地同一氣,同一理也。
況陰陽之氣,無地不鍾,無地不毓,春生夏長,秋成冬藏,氣之運應,中外莫不皆然,不過有清濁厚薄,大小深淺之分,茍能深得其理,隨地求之,使其一團凝結,而成一箇太極,雖山水散漫,而生機有不期然自露者,若不深得其理,則陰自為陰,陽自為陽,陰陽不耦,雖山水團聚,焉有生化?
所以禍福殊塗,只間一髮,都在一氣一理中。
儻視為誕妄,則靈驗昭昭,有所考證。
故專理氣者,宜重驗墓宅以分真偽。
【一驗墓宅】
驗往知來,不易之理。
前事者,後事之師,欲觀後事當監前事。
所以驗墓宅,為專理氣者之明徵。
假使延一理氣之師,及得一理氣之法,看驗諸墓宅,有大小絲毫,百發百中者,而後可以據為實。
如不符者,不可信也。
或有十之一二分,三四分,五六分相合,而又驗諸此,不驗諸彼者,亦不可信也,須再訪明師,拜求正授,即或不能遇明師而得正授,當擇其所延之師,所得之法,孰長孰短,去短從長,亦可免多誤。
此驗墓宅一道,乃地理中一大明鏡,任他諸家理氣,及江湖庸術煽惑,自稱明師者,一絲形影莫逃。
餘之擇師得傳,常以此鏡為握,每遇侈談地理者,均不能瞞過。
但驗墓宅中,有三弊不可不察:有等術士,驗各種奇奇怪怪之事,令人驚倒,求其丁財官大本,與應某運某年大禍福,則無一靈,此一弊也;
有等術士,先暗探人家虛實,使試之,開口如神,及驗視他人墓宅不效,此二弊也;
有等術士,獨驗一二三墳甚的,而至於祖山數十墳間,不能分其盛衰,此三弊也,皆不可信。
或有稱以斷墳下穴,則穴必敗,以下穴斷墳,則斷不靈,此只可為術數者言,不可為真道者論。
昔吳景鸞卜盧氏地,預知選妃,其後於前砂作九堆,臨選遂發九癭,世稱為九癭夫人祖地;
董德彰下樂平汪氏祖地,預知半夜敲門送契來之應;
劉永泰下永康徐侍郎祖地,預知一二代貧,三代有讀書,四代為官,五六代科甲聯登之應;
吳景鸞下朱夫子祖地,預知道學世流芳,及前有記云:當出一賢人,聰明如孔子。
上古明師記驗,筆莫盡言,須細心體認,而得地擇師授法,雖有覆驗以分真偽,其實皆從心田中培來。
【培心田】
昔有陶侃孝而牛眠應,滕公賢而佳城出,自古得吉地者,未有不自心田中培來。
故諺云:有天理即有地理,有心地即有陰地。
此言良不誣耳。
人欲求吉地,當先培心田,大本既立,諸祥畢至,天佑人助,不勞而獲。
若不培心田,祇圖人力,而冥中阻隔,使之顛倒,本訪明師,反遭庸術誤之,本求正道,反被邪說惑之。
蓋吉地多奇怪隱拙,天留以賜善人,凶地多美麗顯露,天降以罰惡人,自古及今,未聞有吉地而惡人葬之,即偶遇,皆有間隔而不能葬。
即葬之,天必絕其脈氣。
【代卜者,亦必遭譴】
昔范越鳳獻白日飛仙之地,與託長老獻大地於薄德者,均被雷擊,或曰如所言,則地理培心田足矣。
而訪明師,專理氣,似不重亦可。
余曰有此心田,自有此明師理氣報,無此心田,必無此明師理氣報,若徒重心田,而不重明師理氣,豈心田能言地乎?
不過有此心田,鬼神默召明師理氣,易訪易識耳。
昔朱子祖地,乃吳景鸞偶合所指,非朱子祖有大德,焉能得此,或人子能十分孝思,訪明師,專理氣,卜地安親,得有此遇,亦未可知。
苟徒思獲福,訪明師,專理氣,而不培心田,豈非一腔妄想,至欲培心田者,宜體貼感應篇、陰騭文、覺世經三篇,內教戒一切,可行者勉力行之,無起慳吝翻悔心,且不得暴一寒十,若務名不實,反為得罪天地。
然培心田者不一致,有先世種德,人人共仰,而後嗣復能繼承先志,奉行眾善,此可以得地者也。
有先世作惡,人人共惡,而後嗣乃極力乾蠱,克蓋前愆,此亦可以得地者也。
惟有一等,先世存心田獲吉穴,致富貴,而後人祇知坐享,不知繼續培植,或更造作惡孽,若此者,現在之吉地,天且奪之,遑問繼起乎。
【唐時李登陸仲錫】
命本狀元,因犯淫過削去,遂至潦倒終生。
又有一種隱惡之人,卜地安親,待師極知隆禮,而又滿口仁義,師莫察出,為之獻地,不知為鬼神罪,如楊公本明師,洞察賞罰之機,在處州相一四代宰相地,有季姓者,官龍圖學士,待公優,欲獻之,是夜夢二卒拘至府,座上一神責之曰:汝錯用心機,季蒞政貪虐,焉得此地,汝妄指必受天譴,楊受薄責謝過出府,神復呼曰:不出一月,季有大罪,汝共識之。
未幾,季果被劾,棄世抄沒,又有仰思忠者,為六合府尹林克正福建卜地畢,林之姻迎之,仰隨獲一吉穴,將點,忽大雨阻之,是夜仰夢山神責之曰:此人為官貪虐,不能得此,汝若違天,必有大咎。
仰覺異,私詢之,果為考官賣舉,他惡不可屈指,乃託故辭去,後其家與巨室爭墳,搆成大訟,家業盡傾。由是觀之,為明師者,可不慎歟。
【朱文公令崇安】
有小民謀佔大姓地,預埋暗碑數年,突以強佔訟官,公親勘之,果山明水秀,意必大姓佔村民也,及啟土驗界,又得暗碑,遂決意斷與村民。
後公退隱,悉其情,始知大誤,復至其地,益見其美,乃拜天祝曰:此地不發,是無地理;
此地若發,是無天理。
是夜天大雷雨,明日視之,塚已成深潭矣。
壞心田,佔吉地者,當為炯鑒。
然則心田一端,思得地者,所不可略者也。
【重地不重選擇】
選擇一道,禮載內事柔,外事剛,趨吉避凶,不可不重。
而吾必謂不重者,緣術士以無稽之談誤人,是不得不重地理而輕選擇,非輕選擇,實術士之用心耳。
今之術士,統稱地理,而地理之正理尚未夢見,只知看巒頭,以龍穴砂水,前照後樂,左環右抱為是,看理氣,以長生納甲,九星水法為是,而水泉螻蟻地風之屬,不能考其的,富貴貧賤,延絕之應,不能知其由,即選擇一道,又不肯論理看書,只遵師授之法,莫辨真偽,一切無稽之煞概遵信用。
每葬家延之,不問地之好歹,只說今年某山開,某山不開。
即問地好歹,不過前看巒頭理氣之法加之,總在某山開不開為主。
開者,即無地亦選日。
不開者,雖吉地亦棄之,或不開者雖不棄,使其停喪。
【有貧不能停者,使其借向】
及觀其選日,首避亡命諸空亡沖剋等日,次避各祭主沖剋生命等日,次避山家正陰符、天皇地曜、天地燥火、消滅黃泉、李廣箭日、流太歲某旬剋山等日,次避日家三喪、重喪、破間、重複等日,方合迎吉之法選課。
而迎吉之法,真偽數十家,各有取用,非一筆能盡明之。
以此選擇,若祭主生命少,猶有可卜,而祭主生命多,只有六十花甲避得亡命、祭主、山家、日家等忌,所剩無多,焉能合得迎吉之法,其稍合迎吉之法者,而山向又不開,是一吉終難得就,只得久停不葬,緩延卜取。
以此思之,似以父母血肉之軀,為子孫買富貴之計,況人死氣歸於天,形藏於地,焉可久停。
是以,先王禮制,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人踰月而葬,未必先王制禮不知等忌,而使人陷於火坑者,必無是理。
更可哂者,親沒時,惑於三喪、重喪、諸空亡日時,恐犯之,將袋米通書,枕亡者頭,謂此術可延時日,不知生死有定數,豈術所能移,況大丈夫視死如歸,今以術行於親,是陷親不得為大丈夫也,或術不應,而正犯之,則哀親死其薄,而憂此犯甚深,謂親死犯煞,子孫不能討衣食,及憂喪服之禍來,更有恐人談論,將沒時更改者,不孝之罪,自問何堪。
試思三喪、重喪、諸空亡日時,誤犯者多,而靈者甚少,或有不犯,而亦有遭此禍者。
【人之禍福由命】
豈一小說,可能奪我之命乎,此皆無禮之談,不可遵信。
或有執俗說,稱湖南無好地,只要年月日時利者。
人人附會,何不明理至此,若謂湖南無好地,歷朝人文蔚起,皆是山川靈秀所鍾,豈年月日時之吉,所能生者。
若年月日時之吉,可以造富貴,無論天下,即以湖南言之,湖南一日之葬,不勝屈指,皆請地師選吉課,雖未能獲全吉,而次吉均得之,何以富貴少,而貧賤多乎,推論天下,亦莫不如是。
即觀富貴家卜葬,延師甚眾,而師各出大手段爭色,選成大格大局,吉宿無所不迎,凶煞無所不避,而貧賤家卜葬,只憑一師所見,或極貧從權,若附會此說,則富貴者,世世富貴。
貧賤者,代代貧賤。何得有富貴家,得此吉課而反致貧賤。
貧賤家,不得此吉課,而反致富貴。
以是觀之,果是年月日時耶?
抑是地耶?
為人子者,不可不察。
然而年月日時非不重,而所重者,在於得地安親,不為道路、溝池、耕犁所及,不為水泉、螻蟻、地風所賊,不為貧賤殀絕所災,方可卜年月日時。
又不可拘執三煞、太歲、五黃、歲破、官符等煞,因而錯過吉地。即犯之,取天星吉辰,及制煞之法壓之。
若亡命、祭主、山家、日家等忌,更不可拘信。
【附辨借向謬說】
楊公云:向首一星災福柄。
自古明師明者,明此一向字,即諸家言理氣,法雖偽,亦是重此一向字。
向得好,富貴福壽生焉。
向一錯,外則貧賤禍絕,內則水蟻地風。
絲毫偏正之間,災福或異,可不慎哉。
今之術士,向首災服莫問,只說今年某向不開,宜借某向。
不知借得著,可以無恙。
借不著,內以賊其骨,外以禍其家。
大凡借向者,皆是橫立,借得著者少,借不著者多,誤害不淺。
或曰借向從權耳,不過一年二年而已,何災福之速哉?
不知災福有元運、太歲,遲則一元半元,速則數月一二載,而水蟻之侵,更速如火。
或曰山向不開奈何,不知山向不開,乃歲破、三煞、五黃所佔,取天星吉曜,及五行化煞之法,可以轉禍為福,惟望仁人孝子莫信斯術。
【一重地不重房份】
地理諸家論房位,有以左屬孟,中屬仲,右屬季;
有以右屬孟,左屬仲,中屬季;
有以胎養生沐屬孟,冠臨旺衰屬仲,病死墓絕屬季;
有以乾坤艮巽寅申巳亥屬孟,壬丙甲庚子午卯酉屬仲,乙辛丁癸辰戌丑未屬季;
有以震巽屬孟,坎離屬仲,艮兌屬季,各說不一。
謂某位失陷,即損某子,而豈知房分,在元空大卦,長少中男各有胎之訣,不似諸家泛論,今之泥諸家者,往往兄弟居多,爭執偏損,屢因親骸不葬,棄置一切吉地,而卒之誤葬凶地,同歸於盡,可不哀哉。
更有先世祖父母,已安吉地,彼被術士一言偶中某房不利,遂至改吉移凶,眾房同絕。
或人眾執阻,竟致滅倫鬥訟,私盜葬良等禍。
害人毒理之談,不可不辨。
若執諸家以房份相地,宜四圍羅城山峰齊列方均,其位如有一缺,則某房不利。
楊公又有世人只愛周圍好,不知水亂山顛倒,枉作聰明害世人,福未到時,禍先到之語。
則取四圍不缺者,依諸家可均房分,而楊公則反以為禍,遵諸家耶?
遵楊公耶?
若遵楊公,既有禍,安有能均房位之理,況諸家俱無的旨,是不足信也。
又隋文帝有曰:我祖地不吉,我不當為天子,我祖地若吉,我弟不當戰死。
此言吉地房分之不均者,須識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地且有缺憾,何論房位乎?
【大凡不均房位者,中有天意】
非人可強為,須培心田以俟之,若區區於此,陷親骸久困,徒惟求房分之均而不得,且益致不孝,無所禱也。
更有一說,房分之出於元空大卦者,本有效,然亦祇效三十年前,不能效三十年後,假如得一吉地葬親,應發仲子,敗長子,三十年前效矣,至三十年後,或長子沒,得吉地葬之,則長房轉禍為福矣,或仲子沒,得凶地葬之,則仲房福消而禍臨矣,或長房仍葬凶地,仲房仍葬吉地,則種豆獲豆,種瓜獲瓜,理自不爽。
抑或並葬吉地,則前之禍者,不見其禍,前之福者,益見其福,總之,房分之不均,皆由心田之不一,俗云:一母生九子,連母十條心。
孟子曰: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故房分之不均,實房分心田之不一,天公報應之所感耳,夫吉地未必絕無十全,特以結十全者,數十百里罕逢一穴,人必欲求吉地以均房分。
惟有同心同德,各葆心田,培植本根,庶乎可得,而得又不在諸家泛論中,明元空大卦者,可以知其微,不明元空大卦者,亦憑心田隨緣聽天,自有鬼神默護。
如是,則不求房分之均,而房分自均,特此辨明,偏重房位者,盍反而內省諸。
【地理小補卷中】
平江李次青先生鑒定 楚南醴陵劉 傑麓巖補註
青囊經
此經原本黃石公授赤松子祕鑰,為地理理法之祖。
類分化始、化機、化成三卷。
理顯法微,非淺學所能悟入。其辨正所集曾公序、楊公奧語、天玉、寶照四篇,皆發明此經精義。
前蔣公補傳,理數全剖,而於地理作法及三卷節目均隱而不露,以致後人不得其門而入,邪說紛紛,由此起也。
今特將地理作法,及三卷節目剖明切指,更增讀法,庶學者不為邪說所誘耳。
讀青囊經,宜先講易,研考河圖洛書一奇一耦,對待生成合化之數;
【太極兩儀四象】
先後天八卦錯綜抽換中爻象義之理法,方有下手處。
讀青囊經,先觀三卷大旨,上卷化始,為天地開闢之道;
中卷化機,為天地動靜之道;
下卷化成,為天地生成之道。
然後知地理理氣作用根源。
讀青囊經,又宜先訪明師得受地理真法,而後知三卷節目。
上卷首節,總起元空大卦,雌雄配偶之道;
次節指明元空之法;
三節指明雌雄之法。
中卷首節,總起地理之道,原三才一貫,足明元空雌雄,並起下挨星本原;
次節指明挨星之法,三節總起元空、雌雄、挨星合用之妙;
四節總論元空、雌雄、挨星靈應之理。
下卷首節,總起元空、雌雄、挨星合用,隨處可以立極安宅。
正楊公謂隨手拈來皆是妙用之義也。
二節指明城門一法;
三節指明太歲一法及扶龍氣一法。
而地理理氣之道備矣。
讀青囊經,知得三卷節目,得受元空、雌雄、挨星、城門、太歲、扶補六箇真法,而後蔣公所集,青囊序、青囊奧語、天玉、寶照四篇之祕隱語,有豁然貫通者,若能融會,不特為地理之精,尤得性理之道矣。
讀青囊經,能得元空、雌雄、挨星、城門、太歲、扶補之道,方知古聖人窮理立法,層次分明,原始要終,作一宅有不可缺一者。
讀青囊經,又宜參看性理諸書,以究理之精蘊,庶理精,則法密;法密,則作用無差誤。
而亦可得身心性命之學。
【上卷經曰】
天尊地卑,陽奇陰偶。
一六共宗;
二七同道;
三八為朋;
四九為友;
五十同途。
五兆生成,流行終始。
天地之始,始於無形。
無形何測?
有氣在焉。
其氣何測?
有理在焉。
其理何測?
有數在焉。
其數何測?
有象在焉。
其象何測?
有法在焉。
大聖人作易,以法天地之道,以明陰陽之理。
馬圖龜書皆以昭象數之跡,故理明而數立,數立而象懸,象懸而法齊,法齊而理彰,理彰而萬物得有所定。
是以陰陽萬物之準,皆由一理一法處之,豈地理一道可能外。
且地理道出三才理原一貫,法無二門,笑容立說紛紛,彼此爭詡,故此倡明理法之源,以開萬世之昧。
【天地者,陰陽也】
尊卑者,陰陽之序也。
陰陽者,理也。
奇耦者,數也。
陰陽之理有對待,藉奇耦參伍之數: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似兄弟相得之象而對待之。
陰陽之理有交合,藉奇耦生成之數: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
似夫婦配偶之象而交合之。
然對待之理,其數在參伍,則有闔闢之體焉;
交合之理,其數在生成,則有五行之兆焉。
【自闔闢之體立】
則奇耦之數均,尊卑之序不混,天地之道大彰;
自五行之兆成,則生成之數具,天地之機自萌,陰陽之氣相感。
序不混則倫常不乖;
道大彰則綱紀永賴;
機自萌則造化纍出;
氣相感則終始流行。
倫常不乖,則尊卑之序,萬世昭列。
綱紀永賴,則天地之道,終古復週。
造化纍出,則天地之機,無有窮止。
終始流行,則陰陽之氣,無有休息。
地理之源,演經立義,而元空、雌雄之理法在所始也。
【八體宏佈,子母分施】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中五立極,臨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綱。
八體,即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八卦分配之體,宏佈八方之位元。
子母,亦天地、山澤、雷風、水火之序,分施於三路之間。
此為先天卦位,本於河圖之數而作也,而一九、三七、二八、四六,縱橫十五,綱紀不雜,為洛書之數。
聖人以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六乾、七兌、八艮、九離隸之。
此為後天卦位,本於洛書之數而定也。
中五者,河洛皆以中五居中而立極也。
【極者,極也】
陰陽八卦五行之根也。
自中五立極,而四方方可臨制,四方臨制,方有四維界焉,八方立焉,八體佈焉,子母施焉,陰陽八卦之交感會焉,生成五行之化機萌焉。
而元空之理以此為根源。
所謂元空者,至元、至妙、至空、至極,大而宇宙之間生成佈滿;
小而微忽之地造化無窮,合大學中庸之道,一理相貫。
當其無形之氣,其氣渾然已成;
當其有形之體,其體秩然有象。
氣無一息不流行,體無一息不交媾,有天地尊卑陰陽闔闢之象,有剛柔老少子母次序之列,而其法,自天地定位之後,陰陽迭更,奇耦錯綜,二五妙合,抽出日月以歸本位。
然後風雷、水火、山澤升降往來於兩大之間,其中中五立極,臨制四方,洛書一九、三七、二八、四六、縱橫十五之位,形氣變化,無有極極,真元空也。
學者會此真寶,始知其味無窮也。
【陽以相陰,陰以含陽】
陽生於陰,柔生於剛。
陰德宏濟,陽德順昌。
是故陽本陰,陰育陽。
天依形,地附氣。
此謂之化始。
氣之行於天者,陰陽也。
質之具於地者,剛柔也。
陰陽剛柔一也,皆在一氣一質言之。
陰陽乃無形之氣,藉剛柔之質而成體。
剛柔乃有形之質,藉陰陽之氣而成性。
陽剛陰柔,天地之大經也。
【蓋天之用在陰陽】
陽貴而陰賤,陽之貴不在陽,而在陰,陰中之陽乃真陽也。
故陽在陰之中,陰為之含,陽為之相,非遽論陽定為陰相。
所云陽以相陰者,原陰中有真陽之相;
陰以含陽者,原陽在陰中,即陽自陰始,陽自陰生,乃太極靜而動,動而生陽之謂。
至陽動,則陽司化育之權,陽之所司,陰以助之,故陽貴而陰賤也。
而地之用在剛柔,天之陽貴陰賤,地必貴剛而賤柔。
剛之貴亦不在剛,而在柔。
柔中有剛乃得濟也。
然剛在柔之中,必剛生於柔,而反言柔生於剛者,原謂無形之氣,至剛至陽,故能發育萬物。
有形之質,至柔至陰,故能孕載萬物。
無形之氣,雖至陽至剛,卻無形可見,雖剛亦柔矣。
有形之質,雖至陰至柔,卻有形可見,雖柔亦剛矣。
是以無形之柔氣,常依有形之剛質;有形之剛質,常附無形之柔氣。
斯化育生機,終始勿極。
正蔣公所謂:質生氣,氣還生質。
故曰柔生於剛也。
柔生於剛,則剛必資乎柔,斯剛柔相濟,地之質方具,天之氣方行。
而陰陽剛柔之德合矣。
故陰之德,柔順端斂,能助乎陽,宏濟造化。
陽之德,剛建中正,能親乎陰,順昌生育。
由是天地之道立矣。
是故,天地之道,陽常本於陰,即天之氣,常依地之形,而天非廓然之天也。
陰常育乎陽,即地之形常附天之氣,而地非塊然之地也。
此所以為化始之道也。
而雌雄之源,交姤之理,在所取象而立法焉。
所謂雌雄之義者,即對待交合之情,陽剛陰柔之顯象也。
雌無雄不配,雄無雌不偶。
所言雌雄之法旨者,以剛柔成象之質,測陰陽交姤之氣。
以陰陽交姤之氣,求剛柔成象之質。
明陰陽剛柔交姤之道,而雌雄之旨得矣。
想天之用在陰陽,而陰自為陰,陽自為陽,陰不可混陽,而自含乎陽。
陽不可混陰,而自相乎陰。
地之用在剛柔,而剛自為剛,柔自為柔,剛不可混柔,而自得乎柔。
柔不可混剛,而自生乎剛。
氣之陽德,必得陰以宏濟。
氣之陰德,必得陽以順昌。
是故,觀陽則不必更觀其陰,而知必有陰以耦之。觀陰則不必更觀其陽,而知必有陽以配之。
天之陰氣,必地之柔質以應之。
天之陽氣,必地之剛質以應之,而天始有依。
地之剛質,必天之陽氣以應之,地之柔質,必天之陰氣以應之,而地始可附。
此皆釋雌雄之義也。
上所謂尊卑、奇耦發雌雄之象;
八卦、子母發雌雄之序。
雌雄有一定之所,無一定之隅,須識元空大卦之源,陰陽剛柔之道,而後可得矣。
此以上皆論天地無形之氣,為化始之氣,因氣窮理,因理窮數,因數窮象,因象立法,因法彰理。
所以生天地者,此理此法。
生萬物者,亦此理此法。
理通一貫,法道三才,豈容地理家立說紛紛,彼此爭詡者耶。
【中卷經曰】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氣行於地,形麗於天。
因形察氣,以立人紀。
天地之機,機伏於形,有形寓無形之氣,成象成形,斯機動焉。
大聖人畫卦作易,仰觀俯察,以立三才之道。推源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陰陽成象,剛柔成質,仁義成德,雖道別三才,其理一貫。
蓋陰陽之象,成於天者:天有五氣,凝精於上者,曰星。
剛柔之質,成於地者:地有五氣,流結於下者,曰行。
仁義之德,成於人者:人有五性,混合於中者,曰常。
五星之精,在天分光列象,而星宿由是周羅。
五行之質,在地成形列體,而山川由是佈滿。
仁義之德,在人植紀整綱而秀靈,由是鍾毓。
是故,天有是象,而地即有是形。
【地有是形,而天即有是象】
人稟天地形氣之所生,而人即有是德,有是德,方與天地形氣無虧。
然地非列宿之象,而形常麗乎列宿。
天亦非山川之形,而氣常行乎山川。
人非星宿山川之體,而德常配乎天地。
天氣地形,兩相交感,而人寓乎形氣交感之間,則鐘靈毓秀以無窮矣。
聖人因形之所呈,以察氣之所稟,察氣之所稟,以因形之所呈。
即有是形,察是氣;
有是氣,因是形。
形也,氣也,合而一者也。
若有是氣,而無是形,氣亦死氣。
有是形,而無是氣,形亦死形。
形氣感通,機萌無已,而人紀方立,地理之理,即人紀一端。
人生受天之氣,依地之形。
氣有陰陽,則形有雌雄。
氣有往來,則形有順逆。
氣有盛衰,則形有生死。
氣有闔闢,則形有尊卑。
氣有交姤,則形有配合。
氣有促舒,則形有壽殀。
氣有清濁,則形有善惡。
氣有厚薄,則形有大小。
此理既明,而地理之道得矣。
紫微天極,太乙之禦,君臨四正,南面而治。
天市東宮,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極。
四七為經,五德為緯,運斡坤輿,垂光乾紀。
七政樞機,流通終始。
紫微垣居北,天之極也,太乙之禦也,君之象也,南面而治天下。
孔子所謂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臨四正者,東有天市,西有少微,南有太微,帶本垣而為四正,以鎮四極。四極有四方,四方有蒼龍、白虎、朱鳥、元武四象,各帶七宿分野。
而七宿,即七政樞機。
分佈四方,每方各具一七政,總為二十八宿,以定天地之經。
星宿之緯,雖佈四方,而纏渾天三百六十度,已備八卦二十四山之象矣。
自經星立極,而日月五星往來如緯,以成元象。
正蔣公謂一經一緯,真陰陽之交道也。
於是七政流行,運則旋斡坤輿。
地之體結束而安其中,光則大垂乾紀。
天之體環周而固於外,此七政樞機,元氣流通,包羅六合,原無始終也。
而挨星之法,由是而起。所謂挨星者,天之星宿下臨於地,地之山川上應於天,及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氣形於地,形麗於天之道也。
然星宿之列象,其氣無歸,得北極之樞以統之,使氣一團凝結不散。
山川之成形,其質無定,得九疇之範以率之,使質一團凝聚不離。
氣有所歸,質有所定,質定則氣歸,氣歸則質定,氣質混合不散不離,真天地交泰,陰陽合德者也。
想北極與九疇相配,乃天地陰陽自然之生成,北極七曜,戴左右而增為九,混凝於氣者,則為五星。
九疇九宮虛中五而含為十,混凝於氣者,則合為五行。五星與五行合濟以成德緯,行四七經度之間,其中日月往來,水火升降,光乾運坤,一氣上下相接無終始,亦無休息,八荒遍及,無微不至,真挨星也,學者味此,其妙不可勝言。
地德上載,天光下臨。
陰用陽朝,陽用陰應。
陰陽相見,福祿永貞;
陰陽相乘,禍咎踵門。
天之所臨,地之所盛。
形止氣蓄,萬物化生。
地有形之體也,天無形之氣也。
有形者,氣之所成,而即以載氣。
無形者,氣之所運,而即以寓體。
是故,氣行於天,而載之者地。
地附天,方以成德。
體列於地,而臨之者天。
天依地,方以垂光。
然氣行於天,氣本陽也。
體列於地,體本陰也。
陰體宜用陽氣朝之,斯地得所,而天氣方歸。
陽氣宜用陰體應之,斯天得所,而地體方列。
【天氣地形兩相交合】
則為相見。
相見則福祿永貞。
天氣地形兩相反逆,則為相乘。
相乘則禍咎踵門。
且天之氣無往不臨,地之體無往不盛,必於地之形止,而氣方蓄。
亦必於天之氣蓄,而形方止。
形止氣蓄,天地自然之交會,非形止,而後氣蓄。
亦非氣蓄,而後形止。
蓋形,地之陰也。
陰不孤陰,必見天之氣而始止;
氣,天之陽也。
陽不獨陽,必得地之形而始蓄,即陰陽相見之謂也。
形止氣蓄,而後萬物生機,有不期然而見也。
茍為孤陰獨陽,則形不止而氣不蓄。
即天不交,而地不會,陰陽各自相乘,萬物焉有生理。
所以禍福殊途,只間一髮可不慎歟!
地理三才一貫之心法,其本卷所云挨星;
上卷所云元空雌雄之理法妙用,皆在一形一氣,一止一蓄之中。
而形止氣蓄四字,乃三卷綱領,妙諦莫盡,非能畢洩,學者宜重思之。
【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須而成一體,此之謂化機。
自形止氣蓄之後,天之氣與地之形合一,則所葬之骨,亦與天地之形氣合一。
合一則有感,有感則有應,其應則死骨蔭而生人福。
若天之氣與地之形不交,則所葬之骨,亦與天地之形氣不交。
不交則有感,有感則有應,其應則死骨朽而生人禍。
或謂禍福之感,乃死骨自生,不知死骨無靈,借山川之靈以為靈;
山川無主,借死骨之主以為主。
以無靈之死骨,葬有靈之山川,則無靈而化為有靈;
以無主之山川,藏有主之死骨,則無主化為有主。
山川有靈,無主不應,死骨有主,無靈不鍾。
山川死骨合成一體,所以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然山川何靈,得天地陰陽之氣所感以為靈;
死骨何主,得天地陰陽之形所結而為主。
山川之靈,何以靈?
其靈應禍福之機;
死骨之主,何以主?
其主載禍福之柄。
山川之氣亦非有意生禍福,而禍福自有機而出焉。
適與天地陰陽之氣,相遇於窅冥之中。
夫有所流通焉,夫有所閉塞焉,遂使天地陰陽之氣,與骨為一,而禍福乃勃然感爾。
亦如天地生萬物,天地陰陽之氣,非有意生萬物,而萬物自有機焉。
適與天地陰陽之氣,相值於恍惚之間。
夫有所綢繆焉,夫有所包孕焉,遂使天地陰陽之氣,與物為一。
而萬物亦勃然感爾。
【地理化機之道,交有如是】
是故,化機之道,原本天有象,列宿得天地之氣,而生於天,列宿與天為一體也;
地有形,山川得地之體,而結於地,山川與地為一體也。
天之象,地之形,上下相須,合成一體。
於渺冥之間,形氣交融,有不求而生機畢露者。
此謂之化機。
【下卷經曰】
無極而太極也。
理寓於氣,氣囿於形。
日月星宿,剛氣上騰。
山川草木,柔氣下凝。
資陽以昌,用陰以成。
陽德有象,陰德有位。
天地之成,在於一氣一形。
氣則化始,形則化機,始機合化,其化成矣。
然氣之化始,始於無極;形之化機,機於太極。
化始而後化機,即無極而太極也。
故此指出無極而太極,總結上卷、中卷,化始化機之道。
蓋無極即太極也,太極即無極也,非太極之外復有無極,言太極則無極可知。
所謂無極而太極者,無極乃太極渾然之性,本無有物,則無物不在其中,量包天地,無有極極。
而太極乃無極所受之命,為一理之源,萬化之祖。
大而天地陰陽,統一太極;
小而天地萬物,各具一太極。
有一太極,即有一無極在焉。
太極之化無窮,太極之源本一。
所以,理寓於氣,氣一極也;
氣囿於形,形一極也;
以至於天之日月星宿,剛氣上騰,剛一極也;
地之山川草木,柔氣下凝,柔一極也;
地之山川草木,資陽以昌,資一極也;
天之日月星宿,用陰以成,用一極也。
太極之象無盡,太極之位不一,當於陰陽有象有位之中立極,方以成德。
德者,一也,萬殊同歸於一也。
以是知始機合化,化成之道。
非化機之外,復有化始一道。
有一化機,即有一化始在焉。
言化機,則化始可知。
化始者,即化機之氣也,化機者,即化始之形也。
形無氣不動,氣無形不成,言形,則氣即寓焉;
言氣,則形即寓焉。
形氣不離,則始機合一,其化化生生,莫可終止,所謂無極而太極也。
地理通此一竅,則化始化機思過半矣。
以上所云元空、雌雄、挨星合用之妙,盡在於此。
以下之城門、太歲理法之源,亦在於斯。
地有四勢,氣從八方。
外氣行形,內氣止生。
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此承上太極而言。
地無四勢,太極乘之為四勢;
氣無八方,太極禦之為八方。
四勢乃河圖之形,八方乃洛書之氣,皆太極象位之主。
一氣一形,極極無定,非元空、雌雄、挨星立法,莫能定也。
然定者,四勢之外,各得陰陽配偶之形,八方之外,各得天地交會之氣,於是外氣行形,而更於四勢八方之內,形止氣生,方不為傳舍過客。
所謂內氣止生者,乃四勢八方之形氣,皆招攝翕聚乎此。
是一止,則無所不止,一生,則無所不生,真太極也。
而止生之法,在於一風一水,風,氣也,屬陽;
水,形也,屬陰。
一陰一陽,一形一氣,宜得太極位置,方有界止,但風不可乘,乘風則散;
水當宜界,界水則止。
散則內氣不生,雖外有形氣,而莫能歸焉。
止則內氣含蓄,縱外無形氣,亦可暫息焉。
總宜得其位置之法。
則止者自止,生者自生,即乘者不乘,界者可界,此城門一訣之源。
即寶照所謂城門一訣最為良,識得五星城門訣,立宅安墳大吉昌也。
【所謂城門者】
界止之地,如城而有門,可開可閤,開則形氣流通,閤則形氣止蓄,即乾坤閤闢之道。
非俗以水口作城門,及入首作城門,明堂界合處作城門之謬說也。
城門緊要地,不可不慎,有似邦國修築城牆,圍數萬生靈,止係一門衛之之義。
古人立法取名,極為鄭重。
城門一訣,在風水陰陽界合之間,陽公有父子雖親,不肯說之語。
豈筆所能盡露。
其旨學者須得明師授之,若不得此一訣,雖元空、雌雄、挨星合法、皆不能濬發靈機矣。
是故,順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門、推五運、定六氣、明地德,立人道,原終始,此之謂化成。
地理自城門之後,理稍定矣,而法尚未全。
當審五星正變之形,立其體,以辨美惡,所謂順五兆也。
審八方衰旺之氣,立其應,以識成敗遲速,所謂用八卦也。
審六甲紀年之運,以卜災祥,所謂排六甲也。
審八方開閤之氣,以知生死,所謂布八門也。
此指明太歲一訣,即天玉所謂更看太歲是何神,立地見分明也。
【所謂太歲者】
乃禍福來去年命之道,使法不明,即得元空、雌雄、挨星、城門,可知禍福,而速遲年命之應,則不能知。
此法明,而地理之妙用全矣。
又貴選日授時,以旺龍氣。
而選授之法甚廣,求其旺者,莫如推五運、定六氣,五運即五紀盈虛之歲,六氣即六候代謝之令。
能明此,而得天地正旺之氣,以蔭龍氣,其福未有不速者也。
於是五法俱備,五德俱全,而又選授合法,則地德明,而乾坤毓秀,山嶽鍾靈,聖賢豪傑,相繼而出斯。
人道賴以立,天地賴以昌,聖人開物成務,未有大於此者,此謂之化成。
【地理小補卷下】
平江李次青先生鑒定 楚南醴陵劉 傑麓巖著釋
且自伏羲畫卦,而地理以傳。
其見於經,則相陰陽觀流泉,公劉之所以遷幽也;
認瀍澗交華嵩,周公之所以卜洛也。
自古聖地理之傳,皆原於性理中出,理之具於三才者,一而已。
而以為有天道人道之分者,則以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
故天莫不有是形,則星辰轉運,寒暑往來之氣,莫不有是性。
人亦莫不有是形,則日用倫常,仁義禮智信之氣,亦莫不有是性。
地承天而載人,亦莫不有是形,則山峙川流,草木榮落之氣,亦莫不有是性。
是以,地理之理,根於性理之一理也。
余初亦不知地理之根於性理,以為地理之理,在形勢心目之辨,迨得授地理真道,而元空,而金龍,而雌雄,而挨星,而城門,而太歲,山上水底,各有六法,始知辨正一書,楊曾所言,蔣姜所註者,與太極通書、皇極經世等書相印,是地理性理一也。
若舍性理之理,而言地理之理,則地理無稽。
以性理之理,而言地理之理,則地理有據。
今之地理家,罔識性理之理,將元空、雌雄、金龍、挨星、城門、太歲各逞臆見,讕語雜出,皆敷陳蔣姜之說,幾見從性理縫中透來者,惑世誣民,豈不痛哉。
茲特將所受之元空、金龍、雌雄、挨星、城門、太歲一理一法,洩漏一二,俾學者知正道有歸,不至為邪說所誘也。
自後讀辨正蔣姜之註,不能得地理正道之門者,觀此以得之;
觀此不能釋地理之疑者,讀辨正蔣姜之註以釋之。
原此與辨正一書相表理者也。
學者先尋得地理正大之門,而後方步地理之法,明地理之理,通性理之理,或先通性理之理,而後明地理之理,步地理之法。
總之,不得明師指點,從正道之門而入,雖聰明過人,未免不為旁左所欺也。
即餘今以掃開邪說,直指明正道之門,誠恐今而後,一法立,一弊生,亦須在學者見理之自明爾。
【元空章】
元空者,天地渾然之氣也。
本於無形,本於無物,求其無,而其氣冥。
然無之本於有形,本於有物。
求其有,而其體秩然有之,若有若無之間,大而天地萬物,小而萬物一物,無不包羅於中。
而三大卦從元空而出,根於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八卦成列,以乾坤為父母,震巽坎離艮兌為子息。
自乾坤定位,父母之氣已老而退焉,其代勞用事者,長男長女配成風雷一卦。
八方鼓動,萬物之生機萌焉,中男中女配成水火一卦。
八方升降,陰陽之造化出焉,少男少女配成山澤一卦。
八方流行,寒暑之往來通焉,三卦配成,各有六爻立體,其中二五之精,實乾坤父母之髓所凝結者,當二五妙合,以復乾坤本位,而後陰陽交錯,八體立焉,此所以抽爻換象之祕也。
青囊經所謂八體宏佈,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也。
青囊序所謂晉世景純傳此術,演經立義出元空,又曰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元關也。
其水火一卦,得乾坤父母之中氣所生,雖次於雷風,而秉父母之權,猶家之董事焉,可為三卦中之父母也,八方升降居天地正位。
雷風得乾坤父母之初氣所生,雖長於水火而不得父母之權,八方鼓動,祇可為水火助焉,故居水火之左。
山澤得乾坤父母之末氣所生,祇可聽命於水火,而亦為水火助焉,故居水火之右。
以此則水火乃三卦中之父母,雷風山澤又為三卦中之子息,而乾坤父母,則又為三卦之祖宗矣。
三卦立成八體,本體則為正神,外體則為零神,正神為父母,零神為子息,而三卦又各自為祖宗矣。
三卦有倫有序,用者宜一卦清純,不可混雜。
故長男不可配中女、少女;長女不能配中男、少男。
假使長男長女之局,而山水或錯入中男中女之局,或錯入少男少女之局,須看兩局相錯孰少孰多,而後兩局並立,以何局為正,或一局不錯。
而誤作他局,誤兼他局者,能不背天地之造化,亂倫序之尊卑長幼乎。
此元空三大卦之真旨。
出於先天、太極、五行、八卦所由來。
雖云三卦,而後天八卦二十四山,無不盡藏於中,收山收水,各有作法取用,在得訣者明之。
青囊奧語所謂明元空,祇在五行中。
知此法,不須尋納甲也。
天玉經所謂二十四龍管三卦,莫與時師話,忽然知得便通仙,代代鼓駢闐。
又曰天地父母三般卦,時師未曾話,元空大卦神仙說,本是此經訣,不識宗支但亂傳,開口莫胡言。
又曰卦內八卦不出位,代代人尊貴。
又曰龍行出卦無官貴,不用勞心力。
又曰要求父母三般卦,出卦家貧乏。
此皆再四叮囑三卦之不可混雜也。
都天寶照經所謂子午卯酉四山龍,坐向乾坤艮巽宮;
辰戌丑未四山坡,甲庚壬丙葬墳多;寅申巳亥騎龍走,乙辛丁癸水交流者。
此直指剖三大卦八方之位次也。
又曰尋龍過氣尋三節,父母宗支要分別,孟山須要孟山連,仲山須要仲山接,幹奇支耦細推詳,節節照定何脈良者。
此重言三卦分別之一卦,宜清純一卦者也。
學者得此真旨,而諸家所言元空之謬,可不辨而自知矣。
【金龍章】
金龍乃乾陽,天之氣也。
乾屬金而為天,純陽至健,以龍名之。
至變窮化,無行可見,雖有元空大卦而招攝之,究之金龍不動,則陰陽不交,招攝無益。
夫天地之生育萬物者,氣也。
以動為陽,以靜為陰,以動為生,以靜為死。
動則可用,靜則不可用,金龍者,氣之動也。
假使金龍不動,雖有元空三大卦而招攝之,焉有資始資生之功。
蓋金龍一動,陰陽虛實均剖,虛則相交,實則相見。
相交則見於元空三卦,一奇一耦兩兩配合。
相見則見於血脈之外,一山一水兩兩對待。
青囊序所謂先看金龍動不動,次察血脈認來龍,龍分兩片陰陽取也。
然金龍之象無形,金龍之氣無著,金龍無一定之形,而確有一定之方,學者當求天玉經,辰戌丑未叩金龍,動得永不窮,若還借庫富後貧,自庫樂長春之處細心體會。
則江西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江東一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南北八神共一卦之義,皆可明矣。
所謂江西一卦者,卦起於西,戌之界也。
江東一卦者,卦起於東,辰之界也。
南北八神共一卦者,卦起於南北,未丑之界也。
雖從戌辰丑未之界,亦根於河圖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來,其中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學者深悉焉,其味無窮矣。
其所謂江西江東南北之名者,天地四方之氣,為江水界之。
四方之氣,有寒暖凝散厚薄之不同,其實皆乾坤父母一氣所化,故江西江東南北之卦,即父母祖宗之卦也。
所云尊神、云輔星,皆此卦,莫錯認為元空三卦,青囊序所謂乾坤艮巽號禦街,四大尊神在內排也。
都天寶照經所謂子癸午丁天元宮,卯乙酉辛一路同,若有山水一同到,半穴前乾坤艮巽宮,取得五星成五吉,山中有此是真龍。
又曰子午卯酉四山龍,支兼幹出盡豪雄,乙辛丁癸單行脈,半吉之時又半凶,坐向乾坤艮巽位,兼輔而成五吉龍也。
而天玉經所謂倒排父母蔭龍位,山向同流水者,原父母之卦,與三卦不同,彼卦要順者,此卦要逆,彼卦要逆者,此卦要順。
須遇明師口訣,餘不敢幹造物忌焉。
然父母之卦,乃金龍所動,江西江東南北卦中,統攝八方衰旺,而陰陽消長之道,山水配合之情,又在元空三卦中,必金龍所動之卦,與元空三卦配用,則造化定矣。
故觀金龍動自何卦,即知血脈出自何卦,動自何卦者,南北東西卦也,出自何卦者,元空三大卦也。
金龍之義無窮,金龍之動不一,要在高人妙用。
青囊奧語所謂認金龍,一經一緯義不窮,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也。
學者得此真旨,而諸家所言金龍之謬,亦可不辨而自知矣。
【雌雄章】
雌雄即陰陽也,楊公養老,不云陰陽,而云雌雄者,原陰陽交媾無形,必藉雌雄交媾之情而顯其象也。
雌無雄不配,雄無雌不耦,雌雄配耦而生機方萌,是善言陰陽者,必言雌雄。
觀雌則不必更觀其雄,而知必有雄以配之;
觀雄則不必更觀其雌,而知必有雌以耦之。
雌靜物也,亦柔物也。雄動物也,亦剛物也。
靜者氣之體,柔者體之順,動者氣之用,剛者用之健,一動一靜,一剛一柔,一體一用,而雌雄之理盡矣。
是以,有靜必有動,有動必有靜,有剛必有柔,有柔必有剛,有體必有用,有用必有體者,即有雌必有雄,有雄必有雌也。
蔣公謂天地是大雌雄。
一語道破,而動靜剛柔,體用之道顯然矣。
蓋天依氣,氣有陰陽交待之理,大聖人以一奇一耦明之。
地賦形,形有尊卑閤闢之義,大聖人以一山一水象之。
天與地兩片也,氣與形兩片虛實之分也,天之氣與地之形,兩片日相交感,而其情在無聲無臭間而莫可見也,可見者,天之寒暑往來,地之草木榮落而已。
天之氣,陽動陰靜,無形可見也。
地之體,水動山靜,有形可見也。
無形者,虛其用。
有形者,實其體也。
楊公養老看雌雄之法,其妙義在以無形求有形,以有形測無形。
即虛以含實,實以應虛,用以符體,體以合用之旨也。
故天之陰氣之用,必符地之陰質之體。
天之陽氣之用,必符地之陽質之體;
地之陰質之體,必合天之陰氣之用。
地之陽質之體,必合天之陽氣之用。
此陰陽不可混,形氣不可離,即雌雄不可錯也。
須得明師真授元空大卦錯綜抽換,及金龍動之法,方可言此,否則如癡人說夢,膠柱鼓瑟而已。
青囊奧語所謂雌與雄,交會合元空,雄與雌元空卦內推也。
蓋元空卦,原自先天八卦長少中男女分配,二五妙合之錯綜抽換,一奇一藕一陰一陽,兩兩對待。
有顛倒,有順逆,其用諸地,有尊卑,有閤闢,包藏二十四山,而一山一水亦無不盡束。
青囊奧語又曰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也。
奧語又謂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也。
天玉經所謂地畫八卦誰能會,山與水相對。
又曰關天關地定雌雄,富貴此中逢。
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元空。
又曰識得陰陽兩路行,富貴達天京。
不識陰陽兩路行,萬丈火坑深也。
都天寶照經所謂都天大卦總陰陽,玩水觀山有主張,能知山情與水意,配合方可論陰陽。
又曰主人有禮客尊重,客在西兮主在東。
又曰世人只愛週迴好,不知水亂山顛倒。
又曰陽若無陰定不成,陰若無陽定不生,陽水陰山相配合,兒孫天府早登名也。
此皆指明雌雄之義理,學者能透此真旨,而諸家所論雌雄,亦可不辨而自明矣。
【挨星章】
挨星者,天之星宿下臨於地,地之山川上應於天者也。
天之星宿,即天之陽氣所化,其氣統於北極;地之山川,即地之陰氣所結,其氣含於洛書。
北極七星,為中天之主,帶左右輔弼而為九星。
九星轉運,九氣化行,統載一元之運,終始勿極。
洛書九宮,為法地之儀,數本十而虛中,合為九宮,亦九宮轉運,九氣化行。
統分三元之運,循環無窮。
是以北極與洛書合配,九星與九宮相齊,自貪至輔弼,自一至八九,有天地自然之造化,陰陽自然之生成也。
況天之九星,混凝於氣者,則合為五星,地之九宮,混凝於氣者,則為五行。
五星五行,合而一也。
所謂下臨於地,上應於天者,地有九體,即洛書九氣之所結成者也,而九體即寓天上九星之氣。
天有九重,即北極九星之氣所包含者也,而九重即含地下九氣之體,天之氣,地之體,上下一氣交應,無終始亦無休息,八荒遍及,無微不至,所謂挨星者也。
世之論挨星者,不考原由,妄以九星造成各種歌訣起例,而不知挨星之理,在洛書九宮八卦之變化無窮。
挨星之法,在洛書九宮八卦之推演莫盡,不過借九宮為之綱,俾學者易於記取,不致排錯耳。
即有明其理,明其法,在洛書中來者,或文曲之下,抹煞廉貞。
或左輔之下,抹煞右弼,或以廉中寄宮,或以一星入中宮,求其九星,排列二十四山者。
則諸書莫究,豈非於挨星,未曾夢見乎。
而各種挨星之謬,上卷序以明之,不復重辨,茲將挨星漏洩一二,為學者指南焉。
挨星有挨山挨水兩法,挨山者,都天寶照經有辰戌丑未地元龍,乾坤艮巽夫婦宗,甲庚壬丙為正向,脈取貪狼護正龍。
寅申巳亥人元來,乙辛丁癸水來催,更取貪狼成五吉。
寅坤申艮禦門開,巳丙宜向天門上,亥壬向向得巽風吹。
此指貪狼居首起例之一法,天玉經有幹維乾艮巽坤壬,陽順星辰輪,支辰坎震離兌癸,陰卦逆行取,分定陰陽歸兩路,順逆推排去。
又曰甲庚壬丙俱屬陽,順推五行詳。
乙辛丁癸俱屬陰,逆推論五行,陰陽順逆不同途,須向此中求,九星雙起雌雄異,元關真妙處。
此皆指順逆進退,經位起例之一法。
又有一個排來千萬個,莫把星辰錯,龍要合向,向合水,水合三吉位。
此指宜合貪巨武三吉之水,為祿馬官星,方配得山來之法。
都天寶照經又有乾坤艮巽出官貴;
乙辛丁癸田莊位;
甲庚壬丙最為榮,下後兒孫出神童。
此指貪巨武三吉,挨得位次之應,又有辰戌丑未四山坡,甲庚壬丙葬墳多,若依此理無差謬,清貴聲名天下無,為官自有起身路,兒孫白屋出登科。
寅申巳亥騎龍走,乙辛丁癸水交流,若有此山並此水,白屋科名發不休。
昔日孫鍾遷此穴,從此聲明表萬秋。
此重言得貪狼之氣所貴者。
而挨水之法,在青囊奧語開首,坤壬乙巨門從頭出一節,蔣公註:坤壬乙非盡巨門,而與巨門為一例者,原水裡有水裡之元空大卦,雌雄挨星之不同。
坤壬乙即一二三之元空,天元一卦也,而云巨門乃挨星起例也,既屬一二三,何不以坎坤震,而以坤壬乙相配者,中有雌雄之義也。
學者當訪明師口授,則山上水裡之法,方能了悉。
蔣公畏天禁不洩,余安敢犯之,然發明此真旨,而諸家所言挨星之謬,亦可不辨而自明矣。
【城門章】
城門者,即青囊經內氣止生之道也。
地理自元空、金龍、雌雄、挨星合用之後,而來龍砂水分配消納,已無舛漏,然苟不得城門一法歸之,則元空、金龍、雌雄、挨星等法,合得好來龍,好砂水,而坐下無主星,皆為過客矣,必得此城門一法,覓一個好主星,將元空、金龍、雌雄、挨星等法,所合得好來龍好砂水之生氣,均招攝翕聚乎此,所謂內氣止生之道也。
故城門乃地理極要之地,顧名思義,如國之城垣,數萬生靈祇係一門守衛,都天寶照經有五星一訣非真術,城門一訣最為良,識得五星城門訣,立宅安墳大吉昌。
可見城門一法,為元空、金龍、雌雄、挨星諸法之歸宿。
都天寶照經又有筠松寶照真祕訣,父子雖親不肯說,有人得遇是前緣,天下橫行陸地仙。
可見城門之靈,城門之禁也。
學者須在青囊序:龍分兩片陰陽取,水對三叉細認蹤。
及天上星辰似羅織,水交三八要相過,水發城門須要會,卻如湖裡雁交鵝處,細細體會。
而其法,在一風一水間。風,天之氣也,屬陽;水,地之形也,屬陰。
一陰一陽為界,一形一氣所止,即所謂一雁一鵝相交也。
蓋風不可乘,乘則散矣,焉有融結之理。
水則宜界,界則宜止矣,方有生成之功。
此不定在形勢上見,須遇明師指授,得三八真旨,方知點穴,不可分寸差移,授得三八真旨,又宜聚氣藏神之勢,斯得城門法矣。
都天寶照經所謂若是砂曲星辰正,收得陽神定,斷然一葬便興隆,父發子傳榮。
又曰穴見陽神三折朝,此地出官僚,又曰安墳最要看中陽,寬抱明堂水聚囊,出夾結成元字樣,朝來鸞鳳舞呈祥,外陽起眼人皆見,乙字彎身玉帶長,更有內陽坐穴法,神機出處覓仙方。
此皆指明城門一訣。
學者會此,而諸家所論城門之謬,亦不辨而自明矣。
【太歲章】
太歲者,即青囊經之用八卦,排六甲也。
地理自元空、金龍、雌雄、挨星、城門五法定後,而地理之妙用全矣。
自相一地稍有一法未到,或一法有二三分未合者,均禍不旋踵,合則諸福畢至,而禍福之來去久暫,必得太歲一法,方知某元某運年月之應。
天玉經所謂更看太歲是何神,立地見分明也。
用八卦者,即洛書九氣,虛其中,而佈於八卦之位,亦不居在八卦之位,謂某元某方得運之例,須在元空挨星中審之,而排六甲者,有動靜兩法,均從坎宮起甲起子。
動則在洛書中求之,靜則在二十四山求之,學者宜得明師相授,餘不敢直洩也,而看太歲之法,又不在三元九氣八卦,二十四山中定局,而在龍穴砂水,羅城大小重數,局面上看之,所以自古明師立穴作記,有數百年後,數十年後當出一某生命人,幹何事業,及家之禍福盛衰,無不應驗者,此道得也。
如董德彰下樂平汪氏祖地,預知半夜敲門送契來;
劉永泰下永康徐侍郎祖地,預知一二代貧,三代讀書,四代為官,五六代科甲聯登,學者宜於此深味焉。
【地理原述】
此敘明得地理原由及傳人禁戒之則
余因祚薄門衰,感宅兆一言及程子培植其根,枝葉自茂之語,即欲覓壞土以妥先壤。
故儒業之暇,究心此道,十有餘歲,其看書訪師,受作用之法者,百十餘家,彼此矛盾無的旨也。
迨遇我師蔬圃野人,授以元空、金龍、雌雄、挨星、城門、太歲六法,以盡龍、穴、砂、水、向五事,將法細勘辨正一書,果符楊曾之言,蔣姜之註,而又加乎古今墓宅,竟合青囊序:請驗一家舊日墳,十墳埋下九墳貧,若有一墳能發福,去水來山盡合情。
及青囊奧語:勸君再把星辰辦,吉凶禍福如神見。
又及天玉經:若還不信此經文,但覆古人墳等語,始知六法為楊曾之宗旨,蔣氏之心傳也,有驗往開來之道,有移取造化之功。
寶照經所謂陰陽若能得遇此,蚯蚓逢之便化龍。
又曰欲求富貴頓時來,記取筠松真妙訣也。
吾師蔬圃野人,十九歲嗜好地理,即有出塵志,三十二歲得長生術,物外云遊兼訪地理,楊公所云百二十家者,無不旁及之,六十七歲遊終南方,遇隱君子授此六法,遍索四十餘年。
可見得道之艱也。
餘遇洞庭時,年已八十九矣,童顏鶴髮,飄飄若仙逢人,講因果及忠孝節義,利物濟人,立品立命之事。
一身祇賸破衲芒鞋竹杖而已。
謂餘曰:我苦求此道四十七年,足破履穿,得此傳後,歷證二十二年,外無傳人,非不欲傳,不得忠信廉潔,敬謹靜讓者,恐為造物所忌,今遇子,莫非前緣,正寶照經:有人得遇是前緣,天下橫行陸地仙也。
傾囊授子,宜常記寶照經:千金難買此元文,福祿遇著無輕洩,天玉經:世人不知天機祕,洩漏有何益,汝今傳得地中仙,元空妙難言。
又曰相逢大地能幾人,幾箇是知心,若還求地不種德,隱口深藏舌等語。
銘佩終身焉。
語畢飄然長往,莫知所之,然亦莫知為神人否也。
自得傳後,遵師誓戒,不敢輕傳,尤不敢輕與舉地。
即有相傳者,必其人心術正,品學端,有忠信廉潔敬謹靜讓八字,常以隨緣守分安命聽天,不妄語人,非至者,不談不妄點地,非德者不與,不江湖行乞,不欺詐於人,不負義忘師,不瞞心昧己,不貪淫貪酒,不自伐自矜,不盜葬強葬,不斬龍斬脈,不塞墓騎頭,不陰謀暗佔,不勸人改墳,不受人私賄,不葬封禁之山,不取非義之利,不刁唆詞訟,不讒害善良,常行利物濟人之事,常抱存誠養正之功,反此者,皆非餘所傳也。
自後或有無恥之徒,懷小補書一部,或懷祕訣幾本,稱曾得蔬圃野人之傳,或曾得餘所傳,行詐行術,貽害匪淺。
預此辨明,望 遐邇君子共為留意焉。
【地理小補續編】
平江李次青先生鑒定 楚南醴陵劉 傑麓巖著
地裡形勢本原論
世俗論形勢者,皆餘上卷自序中,所論龍穴砂水之法外,別無祕旨。
而不知餘上卷自序中,所論龍穴砂水之法,皆形勢未節,不為甚奧。
若論形勢,當求形勢本原,餘之重理氣不重形勢者,非不重地理形勢,實重形勢之本原,不重形勢之末節也。
若明得形勢本原之理,則不求形勢,而形勢自陳。
不求形勢合理氣,而理氣自合,故特作形勢本原論一篇,其中祕竅有難盡言,須在學者之自悟耳。
天體渾圓,包乎地外,周旋無定,元氣充塞,圍注地心,而地乃得懸空而不偏墜。
地體沌方,處乎天中,周圍依天得所,地有空缺,天極周匝。
此天包地外,地處天中,即所謂天地之大雌雄也。
天南高北低,則日月星辰羅列,望之如倚蓋。
地東南低,西北高,則山河川澤望之若棋局,東南為地戶,故低而多水。
西北為天門,故高而多山。
崑崙之頂起於天門此天下發源之山也,尾閭之水洩於地戶此天下歸源之水也。
尾閭又為天地水谷,萬水歸焉,書所謂江漢朝宗於海也。
此天地之一山一水,配成天地之大形勢也,看天覆地載,二氣相函,成一大極。
天主動,渾圓者,動之機。
地主靜,沌方者,靜之體。
一動一靜而太極分,動之始,則陽生焉;動之極,則陰生焉;
靜之始,則柔生焉;靜之極,則剛生焉。
一陰一陽,一柔一剛,天地之道盡矣。
大動為太陽,小動為少陰,大靜為太陽,小靜為少陰。
又大動為大剛,小動為少剛,大靜為大柔,小靜為少柔。
或謂陰陽即剛柔也。
何天之用在陰陽,地之用在剛柔,不知陰陽成象,剛柔成質。
象成於天者,則有日月星辰,質成於地者,則有水火土石。
是乙太陽在天成象,日也。
大剛在地成形,火也。
太陰在天成象,月也。
大柔在地成形,水也。
少陽在天成象,星也。
少剛在地成形,石也。
少陰在天成象,辰也。
少柔在地成形,土也。
自日月星之外,高而遠者皆辰也。
自水火石之外,廣而厚者皆土也。
自日月分之,則為寒暑;
星辰別之,則為晝夜,天之交變盡矣。
自水火分之,則為風雨;
土石別之,則為雷露,地之變化亦盡矣。
於是晝夜,變物之形體;
寒暑,變物之性情,動植之感稟乎天者也。
風雨,化物之走飛,雷露,化物之草木,生育之功資乎地者也。
自形象言之,謂之天地。自性情言之,謂之乾坤。
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又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
此天地合德,陰陽合配,即所謂雌雄交媾者也。
人稟天地之德,陰陽之氣所生。
暑寒晝夜無不變,雨風雷露無不化,性情形體無不感,飛走草木無不應。
所以目善萬物之色;
耳善萬物之聲;
鼻善萬物之氣;
口善萬物之味;
心為萬物之靈也。
故人者物之主,而聖者又人之至也。
此性理之道,非此處宜言,略發數語,為取地者,宜從人理參破耳。
自天地合德,陰陽分配以來,則乾坤位定,天地泰交,而五行具,萬品齊,生生化化,化化生生,無有窮止。
自五行具,其氣上應於天者,為東西中南北之五星,化為春夏季秋冬之五序。
中應於人者,結為尖圓肥瘦方之五體,化為仁義禮智信之五性。
下應於地者,結為圓直曲尖方之五形,化為青紅黃白黑之五色。
有生剋制化之功,有盈虛消長之理。
正則五而變則九,化體成物,化氣成形,或聚或散,或順或逆,或密或疏,或平或險,或獨或兼,莫可盡態。
而其氣交感於天地之間,散則為風,和則為雨,鬱則為霧,結則為云,舒則為霞,凝則為露,肅則為霜,冽則為雪,戰則為雹,擊則為雷,燥則為電,駁則為虹,萬品流行,皆本乎此,此五行之體立,五行之氣行,一體一氣變化多端,取地者當善察之耳。
若夫五方之風土不一,四時之寒暖燥濕,及人之言語嗜慾聲教有不同,水火土石,結為靈明至寶者,人跡罕至,有難述之。
此五行之氣,分別五方者也。
聞四方溫厚之氣,始於東北,盛於西南。
四方嚴凝之氣,始於西南,盛於東北。
溫厚之氣多生富貴,嚴凝之氣多出聖賢。
溫厚之氣者,水也,東南之卑地也。
嚴凝者,山也,西北之高地也。
正地理所云,水主財祿,山人丁也。
而四方者,東至泰遠,西至邠國,南至濮陽,北至祝粟,謂之四極。
四極之內有四荒,四荒之次有四海,東至日出為太平,太平之人仁;
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丹穴之人智;
酉至日入為大蒙,大蒙之人信;
北戴鬥極為崆峒,崆峒之人武。
四方之性各異,皆四方之氣使之然耳。
是故,氣有清濁,則形分貴賤。
氣有厚薄,則形分肥瘦。
氣有消長,則形分大小,氣有順逆,則行分吉凶。
氣有促舒,則形分美惡。
此形氣之交禍福所由感也,世俗以龍穴砂水稱地,幾能味此本原,形勢與理氣原無分途,蓋山自崑崙發脈,有一支萬派之象,必萬派歸於一支,而地方成。
水自尾閭歸源,有萬派一支之象,必一支化為萬派,其地乃結。
此形勢之祕訣,而亦形勢之捷訣也。
學者當訪明師指透。
箇中義理,第一要識行止,第二要識正偏,第三要識主奴,第四要識來往,第五要識前後,第六要識出納,第七要識性情,第八要識順逆,第九要識尊卑,第十要識風水。
此十者,龍穴砂水中之不可缺一也。
而尋地之祕旨,又在大學之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之理。
總之,論龍穴,論砂水,在於一天地之渾沌方而已,明得天地大雌雄,一山一水配成天地大形勢,及天地合德,陰陽分配,天地之大雌雄交姤,人理生育之道,與五行正變之體,一理萬化之氣,五方風土之感,形氣相交吉凶之理,於是形識之道得矣。
生面別開,庶不似庸術習見,必遇明人方知此論奧義,否則局外摩索,難免買櫝還珠也。
或問
或問曰:聞俯察有云,善斷墳者必謬於葬。
爾以驗墓宅為把握,豈不謬於葬歟!
餘曰:山川鍾靈毓秀,山川何靈,乃氣鍾之。
山川何秀,乃氣毓之。
山川者,地也。
氣者,理也。
山川之氣,得理之清者,生一切吉祥。
得氣之濁者,生一切凶惡,禍福絲毫之應,皆本於理。
自古明師之明,明於一理。
明於理者,則驗往知來,吉凶神見。
俯察所論善斷墳者,必謬於葬。
原闢後世術數邪說之意,所謂術數邪說者,即上卷自序中,浮砂斷之類,各有鬼效,而求其下穴,無靈。
假其術者,雖高人達士亦不免為愚惑,所以俯察有是言也。
大凡以驗墓宅為握,總以丁秀財官,某元某運,某年某月,某生某人,禍福承應而於發人陰私,墳分男女,及正寢枉死,有何病症,與一切小小禍福,奇奇怪怪之事。
或造葬定時,預知何物,何事人到。
造葬後,預知何日主何物何事進納。
種種詭談,不可聽信。
若徒執俯察之言,不分辨真偽,豈不自誤,須於上卷驗墓宅章,細心領會之。
或又問曰:有驗墓宅,知官發京內何部之職,京外何郡之權,此何說也?
祇聞雪心賦有某郡某都,分野可斷之語,愚竊疑之。
假如子屬齊地,得子上高峰,官必分發於齊,倘齊地人,得子上高峰者,能不分發本省!
餘曰:京內何部設職,本於五行。
金司刑、木司禮、水司工、火司兵、土司吏戶,而地理即以五行斷之。
京外何郡得權,本於挨星之九星所帶分野而斷者,非十二國分野定論,然出挨星之九星所帶分野,亦有得本省之星者,能不分發本省,氣之造化令人莫知。
或葬後,使人出籍,待生其人而分發焉。
或他省人葬之,在本省未落籍,生人在本省分發,或發武職學博之列,亦可分發本省。
或又問曰:分發之說實有驗歟?
予曰:昔廖瑀為樂平許學士下祖地,時寶文方幼,有知其他日為虔州太守,後言果驗,太守有祭廖瑀之文。
吳景巒金鉗記,有官職在梁州之語,此皆出於明師可考者。
或又問曰:有驗慕宅,能探泉源溪水,可分有地無地,及地之大小,文武科貴財祿,已葬未葬,此何說也?
餘曰:水是山家血脈之精,探者,探其精也,其法有二,一看其氣,一嘗其味,餘不敢筆洩,學者須得明師口授。
昔樂平洪士良,同師吳景鸞尋地官坑嶺下,良渴索泉,探謂師曰:此結有貴地,師隨探之,不但貴尤有翰墨香,必生大賢,同至山巔得其穴,後報朱氏,果出文公。
或又問曰:有驗墓宅,一山數十墳,同此一土一向,可分各墳盛衰。
此又何說也?
餘曰:曾不聞楊公有:請驗一家舊日墳,十墳埋下九墳貧,若有一墳能發福,去水來山盡合情之語。此得地理之真傳者,方有此神。
或又問曰:上卷自序中,所闢浮砂斷等類,均是數術邪說,理固然矣。
何以有靈,有靈斯亦有理?
餘曰:凡數術邪說未嘗無理,不過左道耳。
均可以一時論小小禍福,而於丁秀財官大本,均無與焉,若誤聽之必受其害。
或又問曰:上卷自序中,所闢俗稱徽法蔣法,三合三元,諸家理氣。
未必諸家理氣無一真的者,況皆出明師之名,豈盡偽託明師之名乎?
餘曰:自古明師之傳,只有一理一法,何得雜出諸家,自相矛盾,是皆偽託明師之名明矣。
其中有可酌用者,三合之法,從坐上起長生,輪得生養旺三方水,宜朝聚。
臨死墓三方水,宜去放。
及黃泉八煞、夾竹梅花、與分金納音,起長生消水者,可酌用也。
其最大害人者,乙丙交而趨戌;
壬申會而趨辰;鬥牛納庚丁之氣;
金羊收癸甲之靈,及丙丁乙酉屬火之大元空,與七十二龍納音,起長生之消水;
八宅周書之安宅者,切不可信用。
三元之法,其中紫白飛遞年宮,與從甲癸申貪狼掌上推排,宜收得令之水一訣,及生旺奴煞洩內,有一二砂可合,否則均不能用焉。
其損害者,乾入坎、坤入離之屬,及天元兼人元,地元獨用,與子午卯酉山,乾巽坤艮木之類,切切不可遵行。
或又問曰:世之儒士不信地理,嘗持以袁子才,與張司馬書,將地理辨駁。
其所論皆有實跡,是何說也?
餘曰:才人多恃聰明,即非理言出,均令人俯首,子才之駁地理論實跡,未嘗不是,是才有餘而理莫到。
如駁伊川先生,培植其根枝葉自茂之語。
子才謂父母肥,子孫瘦,父母壽,子孫夭,生前尚無補於枝葉,而況死後之枯骴。
殊不知子孫在胞,則賴父母之精血,以養肥瘦,自出胎,各有受命,則父母何由補,莫謂肥瘦壽夭不能補,即心性皆不能拘束。
至父母死,雖枯骴無靈,則可為子孫之主,卜吉地葬之,雖枯骴無靈,而化為有靈矣。
況山川之靈,可以發福,無主則福應誰家。
今以子孫之主托之,則福及子孫矣。
伊川真理學也,子才真不及。
【如駁漢延尉吳融】
以人所封地葬母,人皆言必滅,而子孫反貴盛。
殊不知地理之發蔭,不重在形勢,而重在理氣,人皆言必滅,形勢之不佳也。
子孫反貴盛,理氣之合吉也。
如藉隋文帝之言,我家墓田若云不吉,我不當為天子;
若云吉,我弟不當戰死。
殊不知天傾西北,地缺東南,日月晦蝕,天地尚且有虧,何況吉穴,有幾能十全,房分有幾能均者。
【如駁上古王季之墓】
為灤水所齧,而無損周家氣運。
唐高祖起師被長安太守發其祖墳,而卒成帝業。
殊不知周唐已得帝業之地,而成帝業。
所齧所發者,皆非帝業之地也。
山川結帝業之地,鬼神阿守,外無形勢可觀,葬亦不覺,應亦不覺,而成帝業人之祖宗,得此地者,不過一二塚,而諸祖未免無凶地。
不扯住帝業之吉地者,文帝有曰:七世祖考稍有一地不安,子孫不能發達。
正此之謂。
所以齧之發之,皆凶地,天假之以成德者也。
【如駁蔡京酷嗜風水】
葬父於杭之臨平,以錢塘江為水,越之秦望山為案,似乎大吉,而卒致全家灰滅。
殊不知蔡京生平所干何事,任得其報否,而嗜風水祇知取形勢美觀,而不知理氣真作用,亦焉得不滅。
如駁青囊一書,乃術者妄詞,殊不知青囊一書,本於易理,發於性理,豈術者所能撰也。
如駁張說門左之地,村夫卜葬,俚鬥書碑,泓師知其必貴,殊不知德緣所遇,天賜其福者,子才等等所駁,才有餘而理莫到,為此辨明,以示不重地理者戒。
或又問曰:爾著此書,專重理氣,未必形勢全可略乎!
餘曰:世之稱生殺人者,莫如醫、地。醫之生殺人祇一,而地之生殺人,大而一族,小而一家,有謂醫之生殺人也,病在臟腑,三指證之,稍有一誤生死攸分;
而地之生殺人,有龍穴砂水形勢之辨,何以有殺人語,而殺人者,皆形勢未辨清,或時日誤之耳。
不知善醫者,不視人之肥瘠,而察脈之生死。
脈生者,雖瘠攻之不害,脈死者,雖肥補之莫瘳。
而善地者,不視形之美惡,而察氣之吉凶,,氣吉者雖惡形亦吉氣。
凶者,雖美形,亦凶地。
地理醫理,理同一原,道之叢雜,地有過於醫之百倍者,醫自王叔和脈經出,法顯理微,後之立說者,皆不外其法,即六朝高陽生偽訣興,今亦息矣。
理法昭然,人反以此殺人者,因不精耳。
地自黃石公青囊經出,理顯法微,後之立說者,皆不外於理,而法已無歸。
人之以此殺人者,皆偽亂誤之耳。
今余作此書,原重理氣,顯真道,辨偽亂,息邪說,庶千百世孝子忠臣不為地理所禍,非有他意焉。
【地理戒例十二則】
地理何以有戒,即蔣公謂天律有禁也。
大凡得地理之真者,不知其戒,難免造物所忌。
江湖行乞,不知其戒,難免鬼神所愆,邇見地理家,大半或絕或貧,遭一切凶禍者,皆不知所犯地理之戒故耳。
餘今特寫拈出十二則,為地理家不知者醒。
【一得地理之真者】
非遇忠信廉潔,敬謹靜讓之人,不可妄傳,雖骨肉親友亦然。
倘傳非其人,能不干亂洩之罪。
而不得地理之真者,尤切不可妄傳,並不可將書遺後,倘吉人信用,能不誤人誤世;
倘子孫奉為家傳,能不害及子孫。
一得地理之真者,非遇積善之家,雖重金不可舉地,骨肉親友亦如之。
倘舉與薄德之人,能不為天地所震。
而不得地理之真者,尤切不可舉地,並亦不可自妄擇地,倘遇花假之穴,能不誤人害己。
【一不可欺心】
凡詐害者,或受人私賄,以是地謗為非地,非地舉為是地。
或受人之仇人私賄,或因簡薄挾嫌,使其將吉地敗壞,害絕一家,大凡欺心即是欺天,縱目前得計,而終身與後嗣不顧,臆何愚若是。
【一遇有吉地】
不得誇現於人,須訪有德者獻之,而亦看其緣分何如。
若吉地之大者,更不可露洩,及自己癡圖,逆天行葬。
總之大德者得大吉地,中德者得中吉地,小德者得小吉地,量德而施,庶合天地賞罰之道。
【一有宅墓寺宇在前】
不可後龍斬關,及毀寺宇下穴,並不可使人鑿絕龍氣。
【一人家吉穴】
已葬未葬,不可陰地謀佔,及盜葬強葬火葬。
即他人謀已吉穴,已盜葬者,不可扒出揚骸。
即謀佔強葬者,憑官論理,或勸彼葬之家購買亦可。
【一人家老墓】
不必勸改,即房份兄弟貴賤貧富不一,爭執求改者,當婉言勸慰,恐移吉葬凶,同歸於盡。
或有德之家,寔屬凶地,連年損丁破財,諸禍畢至,必先尋一吉穴,彼方可與改一二塚,切切不可貪金,移凶改吉。
【一人家祖山】
昭穆不可混犯,並不可騎頭塞墳,暗地偷擠相挨。
而封禁之山,雖吉穴尚存,不可主葬,使人傷族滅倫,構訟受禍。
【一開穴有開吃古塚】
不可墮葬,宜另卜伴葬,並宜將古塚成墳,祭奠以安靈魄。
【一落壙後築墳】
此千萬年之固,在此一日,宜地師珍重,督令土工不可草草,若子孫廣眾,可以息勞。
或幼年孤哀,或隻身獨子,或鰥寡孤獨之人,任土工自若,為地師者,不極力為主,問心何安。
【一酒色不可越量越分】
人家欲得吉地,難得地師真言,始誘以酒,既迷以色,酒色後以道真言。
【一心地宜培】
有心地,方有陰地。
若心地不培,縱有法眼,中有鬼神蒙阻,本吉地而誤認為凶地。
而培心地,當看感應、陰騭、覺世諸篇,可行者儘力行之,難行者心及而已。
以上十二戒例之則,不特地師當戒,而內有數條,即思得地,與平時自居者,均宜守焉。
【一念之不忍】
不知積多少陰功,一念之不留,不知造多少罪孽,善惡祇在一念之間,或出於無心,或出於有心,莫謂出於無心其罪輕;
出於有心其罪重。
出於無心者,因平日不檢束,任其放縱,雖無心亦有心也。
出於有心者,因平日狡詐殘刻,不知內省,而有心為之,亦出於無心為之也。
善惡不論有心無心,看其關繫大小,雖自在冥杳之中,不知所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可不畏哉。
【形氣理氣合用總賦】
天地既判,山川始陳,陰陽象列,剛柔形生。
陰陽盡天之象,剛柔盡地之形,陰陽剛柔以判,天地氣質而明。
所以言理氣者,卒盡乎陰陽之道,言形勢者,卒盡乎剛柔之情。
以陰合柔,以陽合剛,一理之並行不悖,相形論氣,相勢論理,先賢之作法彌精,未有耑形勢,而理氣可略,耑理氣,而形勢可輕。
又未有耑形勢,而形勢之偽妄雜出,耑理氣,而理氣之矛盾相爭。
理氣以八體抽換為本,形勢以九星正變為衡,就八體抽換之氣,而求九星正變之形,古今之微言在此。
就九星正變之形,而測八體抽換之氣,山川之秀氣方清。
形勢合理氣,自然之造化。
理氣順形勢,自然之生成。
形勢理氣混合,陰陽剛柔相並,於是山川交蔭,福祿永貞。
夫論形勢者,如山形高聳為剛,用之不動為柔。
水形卑下為柔,用之流行為剛。
論理氣者,如山氣溫厚為陽,用之嚴凝為陰,水氣澤潤為陰,用之流蕩為陽。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