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古代的幽浮嗎?】
誰都知道,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這樣一種神奇的動物,它騰飛於高空,潛伏於深淵,變化無常,出沒不定。
雖說是子虛烏有,歷來又有不少人宣稱看到過它的尊容,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古代文獻中保存下來的龍的目擊記錄太多了,我以為其中有一部分與不明飛行物有關,所以將這類記錄剔出來,作些具體分析。
我們的初步印象是,不少的龍形其實就是不明飛行物,或者就是飛碟,是天外來的神秘使者。
將觀察到的不明飛行物說成是龍,這在古代並不奇怪,也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放到今天,我們還要說那出現在空中的一定是龍,反倒難於理解了。
五龍與綠衣神人
清代〔葉縣志.雜記〕說到,在公元一五○三年的河南葉縣,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
明弘治十六年,五龍掛於城北十里,久之墜地,蜿蜓不能起。
有綠衣神人自空降龍皆繞之,須臾雲寡晦冥,逐失所在城北方向的空中出現了五條龍,後來五龍一起墜落到地上,似乎無力飛走。
這時又從空中降下來一個綠衣神人,五龍圍繞在神人身旁,忽然天昏地暗,雲起霧湧,五龍與神人就沒了綜影。
這五龍大約就是五個不明飛行物,現代也有人看到過類似長條形的不明飛行物。
它們墜落在地上後,未必是喪失了飛行能力,也可能屬正常的降落。
那綠衣神人當是飛行物的乘員之一,一定就是外星人了。
他自己也會飛行,配備有微型飛行器。
國外曾不止一次地報導發現過矮個子綠色外星人,如果要論年代的話,當屬葉縣所見的這位最早,自他出現後,地球又旋轉了將近五個世紀。
白龍與紫衣之神
這個故事與葉縣的相類似,發生在公元一五八八年九月的浙江平湖,見於清代〔嘉興府志,祥異志〕:
平湖縣有白化騰海上,紅光半天。
修撰沈懋孝,兄龍首半垂,兩角聞有金冠紫衣之神,仗劍而立,長尺餘。
龍吐頷下珠光,團罔大如斗。
此事的目擊者,是在朝中任編修官(史官)的沈懋孝。
他看到海空出現白龍,放射出的光 芒 映 紅了半邊天。
龍首兩角之間,還站看一個戴金冠的紫衣神人,身高不過三十多原米,手中握看劍一樣的物體。
龍首下顯出一團明亮的珠光,圓圓的,形狀像斗一樣大小。
這當然也不是龍,還是不明飛行物。
龍首下的珠光就是不明飛行物的舷窗,龍角可能就是信號接收器之類,紫衣小人無疑該是它的乘員。
黃浦江畔見白龍
在上海松江縣的黃浦江畔公元一六零八年七月,也見到過平湖那樣的龍,龍首上也有神人。
只是晚出二十年。
見於清代〔松江府從.祥異志〕:
萬曆三十六年六月,白龍凡於黃浦龍華港,龍首有神立其上。
這無疑也是不明飛行物及其乘員。
巨龍飛林
被古人當作龍的不明飛行物,常常出現在各類文字記載中,記載最多的還是反應各地歷史與文化的地方志。
由於地方志中保存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歷來極受學人的重視,它們之所以也成為本書的主要資料來源之一,其原因也正在於此。
讓我們接下來繼續閱讀一組載入正史和地方志的關於龍的目擊報告,看看它們是龍還是不明飛行物。
龍降溫明殿
﹝後漢書.五行志〕寫道:
此句在清代〔洛陽縣志,仟異志〕中引作黑如車蓋隆起,奮迅五色,敕〔後漢書〕更明確。
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靈帝即東漢皇帝劉宏,光和是他在位時所用的年號之一,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
東漢都城在今河南洛陽市近郊,溫明殿或許就是皇帝陛下的寢宮吧。
在溫明殿的東院,從空中墜下一個巨大的黑色物體,像圓形的車傘一樣,身子在快速的旋轉中顯露出五色光芒,雖有頭,但無足,不見尾,似龍非龍,長達二十餘米。
說起傘形來,只能讓我們聯想起飛碟的形狀。
所以,溫明殿的龍很可能也是碟狀的飛行體。
〔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臨胸縣有龍見於龍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至元二十七年七月即公元二一九○年八月。
臨胸縣在今山東省 。
龍山出現了龍,可惜不知它的模樣如何。
它的到來,竟能使千斤巨石浮空而起,可見引力之大。
這龍可能還是不明飛行物。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Hq ... 0-/article?mid=889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