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研究稱全球變暖導致遠古雨林毀滅】 [打印本頁]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2-6-1 08:26
標題: 【研究稱全球變暖導致遠古雨林毀滅】

研究稱全球變暖導致遠古雨林毀滅

 
美國研究人員在伊利諾州一處煤礦發現一系列巨型遠古雨林化石,繼而認定先前全球氣候變暖毀滅了地球最早出現的雨林。

 
發成果


英國布利斯托爾大學霍華德·法爾孔朗博士、美國史密森學會和伊利諾州地質勘測研究人員共同發現這片巨型雨林化石。

 
英國《泰晤士報》9日援引法爾孔朗的話報導,“這一發現令人驚奇。當時我們步行勘探煤礦,就著礦井燈光束,發現頭頂的礦道佈滿樹根、樹幹。那是遠古熱帶雨林遺跡。”

 
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科學節8日公佈法爾孔朗這一研究成果。研究以先前在伊利諾州發現的雨林化石為依據,闡述3億年前全球變暖對遠古熱帶雨林的毀滅性影響。

 
“論文闡述全球變暖如何導致這批遠古雨林毀滅,”法爾孔朗說,“這預示著地球現存雨林未來命運堪憂。”

 
研化石


伊利諾州發現的化石來源於地球最早出現的熱帶雨林,距今大約3億年,包含多種現今已滅絕的植物物種。

 
系列遠古雨林化石面積巨大,其中一個面積為100平方公里,是迄今已發現的面積最大雨林化石。

 
專家認為,3億年前的大地震導致這一地區沉降至海平面以下,掩埋在泥裡。

 
雨林中植物埋藏至地層下。後來隨岩石在上面堆積,逐漸形成雨林化石。

 
專家解釋說,這些雨林生長在地球氣候變暖時期。

 
隨氣候變化,熱帶雨林植物生長發生變化,蕨類植物迅速取代石鬆植物。


專家由此認定,氣候變化致熱帶雨林毀滅。

 
昭未來


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協會今後5年將支持一項研究,進一步揭示遠古雨林毀滅過程和原因。

 
“化石展示地球首批雨林內生長的植物,”法爾孔朗說,“與(如今)亞馬孫雨林一樣,當時雨林長有茂盛植被。


全球變暖使高聳的植物承受巨大壓力而滅絕。石鬆一夜之間為蕨類植物取代,表明氣候變暖導致雨林毀滅。”

 
研究人員相信,這批雨林3億年前因氣候變暖毀滅,可以預示亞馬孫雨林未來命運。

 
科學家已發現,亞馬孫雨林正逐漸消失。

 
他們警告,雨林消退不僅加劇全球暖化,還令眾多只能生存在雨林內的生物面臨滅絕。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bryan24sea/article?mid=4406prev=4411&next=4405&l=f&fid=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