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法治心法 卷三 自汗(第三十二)34】
屬氣虛、陽氣。
有痰亦自汗,濕亦自汗,熱亦自汗。
大法宜人參、黃耆,少佐以桂枝。
陽虛者,附子亦可用;氣 虛自汗,黃耆建中湯;氣虛寒熱自汗,勞倦少食脈弱者,補中益氣湯;勞役大虛,脈沉細,汗大出,舌上潤,不煩躁,但驚動亦汗出,似傷寒虛脫者,補中益氣去柴加五味、麻黃根;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宜涼膈散主之,或用 粉撲法;胃實並手足兩腋多汗,大便澀結,大承氣湯主之;痰實膈滯,寒熱自汗,能食而大便秘結,脈實者,大柴胡湯 主之,大抵氣熱汗出,多是有餘証也。
飲食,便汗出 悍之氣,按而收之,安胃湯。
汗大泄者乃津脫,宜急止,用人 參、黃耆、麥冬、五味、炒柏、知母;濕熱自汗,衛氣虛弱不任風寒者,調衛湯;傷寒虛脫自汗,真武湯,外用 撲法。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