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二 嬰兒門下 錢氏痘疹論734】
小兒在胎時。
食母五臟血穢。
生後其毒當出,故痘疹所發,皆五臟之液。
肝水泡,其色青小。
肺膿泡。
色白而大。
心為斑,其色赤小。
脾為疹,其色赤黃。
瘡疹欲出。
五臟証具。
惟腎無候。
但耳涼尻冷是也。
瘡疹出時。
辨視輕重。
一發便出盡者,必重也。
瘡夾疹者。
半輕半重也。
出稀者輕。
裡外微紅者輕。
外黑裡赤者。
微重也。
外白裡黑者。
大重也。
疹端裡黑點如針孔者。
勢甚也。
青乾紫陷。
昏睡汗出不止。
煩躁熱渴。
腹脹啼喘。
大小便不通者。
困極也。
凡瘡疹當令乳母慎口。
不可令飢,及受風冷。
致歸腎變黑難治也。
有大熱當利小便。
有小熱宜解毒。
若黑紫乾陷者。
百祥丸下之。
不黑者慎勿下。
更看時月輕重。
大抵痘疹屬陽。
出則春夏為順。
秋冬為逆。
又當辨春膿泡。
夏黑陷。
秋斑。
冬疹,亦不順也。
黑者。
無問何時。
十難救一,其候寒戰噤牙,或身黃腫紫。
急宜百祥丸下之。
復惡寒不已。
身冷汗出。
耳尻反熱者死。
腎氣大旺。
脾虛不能製故也。
下後身熱氣溫。
欲飲水者可治。
脾旺勝腎。
寒去而溫熱也。
治之宜解毒。
不可妄下。
下則內虛。
多歸於腎。
若能食而痂頭焦起,或未焦而喘。
實者。
四順清涼飲下之。
若身熱煩渴。
腹滿而喘。
大小便澀。
面赤悶亂大吐,此當利小便。
不瘥者。
宣風散下之。
若五六日痂不焦。
是內發熱。
熱濕蒸於皮中,故痂不得焦。
宜宣風散導之。
用生犀磨汁解之。
便熱退痂脫矣!瘡疹欲出。
先欠呵頓悶。
肝也。
時發驚悸。
心也。
乍涼乍熱。
手足冷多睡。
脾也。
面腮頰赤。
咳嗽噴嚏。
肺也,此四臟証俱見。
惟黑者屬腎也。
瘡疹乃五臟之毒。
內一臟受穢多者。
出則歸其臟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