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一 嬰兒門上 疳711】
楊氏云:疳者腑藏蟲疳也,其名甚多。
姑舉其要。
蟲疳者其蟲如絲。
出於頭項胸背之間。
黃白赤者可治。
青黑者難療。
蛔疳者。
皺眉多啼。
嘔吐清沫。
中脘作痛。
腹脹青筋。
唇口紫黑。
頭搖齒癢。
脊疳者。
身熱羸瘦。
煩渴下利。
拍背有聲。
脊骨如鋸齒。
十指皆瘡。
頻嚙爪甲。
腦疳者。
頭皮光急。
滿頭俱瘡。
腦熱如火。
發結如穗。
遍身多汗。
腮腫囟高。
疳渴者。
日則煩渴。
飲水不食。
夜則渴止。
疳瀉者。
毛焦唇白。
額上青紋。
肚脹腸鳴。
瀉下糟粕。
疳痢者。
停積宿滯。
水穀不聚。
瀉下惡物。
疳腫者。
胃中有積。
肚腹緊脹。
脾復受濕,則頭面手足虛浮。
疳勞者。
潮熱往來。
五心煩熱。
盜汗骨蒸。
嗽喘枯悴。
渴瀉飲水。
肛硬如石。
面色如銀。
無辜疳者。
腦後項邊。
有核如彈丸。
按之轉動。
軟而不疼。
壯熱羸瘦。
頭露骨高。
乃乏乳所致。
丁奚疳者。
手足極細。
項小骨高。
尻削體痿。
腹大臍突。
號哭胸陷。
哺露疳者。
虛熱往來。
頭骨分開。
翻食吐蟲。
煩渴嘔噦。
走馬疳者。
疳熱上攻。
速如走馬,或痘毒上攻,則牙齒蝕爛。
蓋齒屬腎。
腎虛受熱。
疳火上炎。
致口臭齒黑。
輕則牙齦腐爛。
唇吻腫痛可治。
重則牙齦蝕落。
腮頰透爛不治,其証雖多。
要不出於五臟治法。
肝疳,則頰左生瘡。
眼目赤爛。
肢體似癬。
兩耳前後項側缺盆兩股結核,或小腹內股。
莖囊睪丸腫潰。
便溺癃閉,或出白津,或咬指甲。
搖頭側目。
白膜遮睛。
羞明畏日。
肚大青筋。
口乾下血。
用蘆薈丸以殺蟲。
地黃丸以滋腎。
心疳,則口舌蝕爛。
身體壯熱。
面黃頰赤,或作腫痛。
腹滿膈悶,或掌熱咽乾。
飲水便出盜汗。
嚙齒虛驚。
用胡黃連丸以治心。
異功散以補脾。
脾疳,則體黃而瘦皮膚乾澀。
頭不生發,或生瘡痂,或人中口吻赤爛。
吐逆乳食。
嗜土腹大臍突。
瀉下酸臭。
小便濁白,或合目昏睡。
惡聞水音。
用肥兒丸以治疳。
五味異功散或益黃散以生土。
肺疳,則鼻外生瘡。
咽喉不利。
頸腫齒痛。
喘嗽氣促。
寒熱少氣。
皮膚皺揭。
鼻癢出涕。
衄血目黃。
小便混濁而頻數。
用加味陷胸丸以治肺。
補中益氣湯以生金。
腎疳,則腦熱吐痰。
手足逆冷。
肢體瘦削。
夜則微寒發熱。
滑泄腹痛。
口臭作渴。
齒齦潰爛。
爪黑而黧。
尻耳生瘡,或耳出水。
用蟾蜍丸以去疳。
地黃丸以補腎,其無辜疳。
用保元湯、蟾蜍丸。
丁奚哺露。
用六味丸、蟾蜍丸。
走馬疳。
敷馬鳴散。
服蟾蜍丸。
若作渴瀉利。
腫脹勞瘵等類。
詳參方論而治之。
蓋疳者乾也。
因脾胃津液乾涸而患。
在小兒為五疳。
在大人為五勞。
總以調補脾胃為主。
凡小兒疳在內。
目腫腹脹。
臍突溺稠。
瀉利青白。
體漸瘦弱。
疳在外。
鼻下赤爛。
頻揉鼻耳,或肢體生瘡。
鼻瘡。
蘭香散。
諸瘡。
白粉散。
熱疳,如聖丸。
冷疳。
木香丸。
冷熱交錯。
元氣久虧。
溫脾丸最宜。
疳病害眼者。
用蕪荑仁、青葙子細末,各一錢。
不經水騸雞肝一具。
研爛入白酒釀。
飯上蒸熟食之。
不過五七服必愈。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