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一 婦人門下 產後657】
仲景凡治腹痛。
多用芍藥。
以其能收陰氣之散也。
以其能除血痺之痛也。
以其能緩中而止急痛也。
本草謂主邪氣腹痛,故多用之。
蓋五氣之邪。
莫如厥陰肝木之性急暴。
一有不平,則曲直作痛也。
此方治 痛。
用芍藥為主。
佐以枳實炒黑。
入血破積聚。
收陰緩中。
逐陳致新。
麥粥補血下氣,而壯血脈也。
師曰:產婦腹痛。
法當以枳實芍藥散。
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
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頓服之。
新血下如豚肝。
血之燥乾凝著者。
非芍藥、枳實可能治。
須用大黃、桃仁、 蟲。
下其血閉。
更加蜜以緩大黃之急也。
產後七八日。
無太陽証。
少腹堅痛,此惡露未盡。
不大便。
煩躁發熱。
切脈微實再倍。
發熱日晡時。
煩躁者不食。
食則譫語。
至夜即愈。
宜大承氣湯主之。
熱在於裡。
結在膀胱也。
太陽為表。
膀胱為裡。
七八日表証入裡,故曰無太陽証。
惡露已為病氣所鬱,不能盡去。
熱因入裡。
與惡露相搏。
結在膀胱,而作少腹堅痛。
下焦熱証,故不大便。
煩躁發熱。
更切其脈微實再倍,其發熱在日晡時,而煩躁不食。
熱邪又攻於胃。
胃熱則不食。
食入則穀氣之熱更助。
兩熱相並,故譫語。
至夜即愈者。
產後血虛。
熱邪易入血室。
入血室則夜如見鬼狀。
言此以明其熱不在血室,而在膀胱與胃,故用大承氣湯也。
產後風。
續之數十日不解。
頭微痛惡寒。
時時有熱。
心下悶。
乾嘔。
汗出雖久。
陽旦証續在者。
可與陽旦湯。
舉此與上文承氣湯。
為表裡之例。
產後中風發熱。
面正赤。
喘而頭痛。
竹葉湯主之。
溫覆使汗出。
頸項強。
用大附子一枚。
破之如豆大。
入前藥揚去沫。
嘔者。
加半夏半升。
洗。
此証太陽上行至頭表。
陽明脈過膈上循於面。
二經合病。
多加葛根。
以葛根為陽明解肌藥也。
防風佐桂枝。
去二經之風。
竹葉、桔梗主氣上喘。
參、草和中氣。
薑、棗行營衛。
穀氣行,則上下交濟而汗出解矣!附子恐是方後所加。
治頸項強者。
以邪在太陽。
禁固其筋脈,不得屈伸,故用附子溫經散寒。
揚去沫者。
不使辛熱上浮之氣。
助其虛陽上逆也。
若邪在胸而嘔。
加半夏治之。
上言破之如豆入前藥。
舊本作如豆大。
今如徐忠可駁正。
婦人乳中虛。
煩亂嘔逆。
安中益氣。
竹皮大丸主之。
有熱者。
倍白薇。
煩喘者。
加柏實一分。
乳中虛。
言乳哺而乳汁去多,則陰血乏而胃中亦虛。
陰乏則火撓而神昏亂。
胃虛則嘔逆。
用甘草瀉心火。
石膏療煩亂。
竹皮主嘔逆。
桂枝和營氣。
又宣導諸藥。
使無 格之逆。
煩喘者,為心虛火動,故加柏實以安之。
產後下利虛極。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