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張氏醫通 卷四 諸嘔逆門 關格162】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9-11 23:56
標題: 【張氏醫通 卷四 諸嘔逆門 關格162】

張氏醫通 卷四 諸嘔逆門 關格162

 

 

靈樞云: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營也,故曰關。

 

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營也,故曰格。

 

陰陽俱盛,不得相營,故曰關格。

 

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陰陽易位。

 

病名關格。

 

多不可治。

 

若邪氣留著而致者。

 

猶可治之。

 

舌上苔白而水漿不下曰格。

 

格則吐逆。

 

熱在丹田。

 

小便不過曰關。

 

關則不得小便,必用吐以提其氣之捍格。

 

不必在出痰也。

 

鹽湯探吐。

 

並以牙皂湯浴其小腹及陰,或以鹽熨臍中俱妙。

 

有痰宜吐者。

 

二陳湯探吐之。

 

吐中便有升降。

 

有中氣虛不運者。

 

補氣藥中升降,先以四君子換參蘆探吐。

 

後用人參散、柏子仁湯調理。

 

脈沉細。

 

手足厥冷者。

 

既濟丸。

 

勞役後氣虛不運者。

 

補中益氣湯加木香、檳榔。

 

心脾疼後。

 

小便不通,皆是痰隔於中焦。

 

氣滯於下焦。

 

二陳加木通、枳殼。

 

服後探吐之。

 

寒在上。

 

熱在下。

 

黃連湯。

 

桂枝易肉桂。

 

熱在上。

 

寒在下。

 

生料八味丸。

 

加牛膝、車前。

 

關格不通,不得尿。

 

頭無汗者可治。

 

有汗者死。

 

石頑曰:按內經所言。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

 

是以陽經取決於人迎。

 

陰經取決於寸口也。

 

越人雲。

 

遂上魚為溢。

 

為外關內格。

 

遂入尺為覆。

 

為內關外格。

 

仲景亦謂在尺為關。

 

在寸為格。

 

關則不得小便。

 

格則吐逆,皆以陽分取決於寸口。

 

陰分取決於尺內也。

 

所以難經又言上部有脈。

 

下部無脈,其人當吐。

 

不吐者死。

 

仲景又有趺陽脈伏而澀。

 

伏則吐逆。

 

水穀不化。

 

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則知關格之脈証不一也,而馬仲化釋內經謂關格之義。

 

非隔食癃閉之証。

 

而張介賓類經。

 

直將越人仲景之言。

 

一概非之。

 

獨執人迎在頸。

 

為陽明之表脈。

 

遂詆東垣丹溪。

 

皆仍叔和脈經。

 

左為人迎。

 

右為氣口之謬。

 

嗚呼。

 

內經固為聖經。

 

確宜遵從,而越人仲景之書。

 

未常不為聖經也。

 

蓋人迎氣口。

 

所以分表裡之陰陽。

 

寸口尺內。

 

所以分上下之陰陽也。

 

人一身表裡上下之氣化,皆肺所司。

 

血脈皆心所主,故凡氣血之盛衰。

 

靡不變見於氣口。

 

氣口實為肺經之一脈。

 

不過分其部位。

 

以候他臟之氣耳,即如仲景所指。

 

趺陽少陰雖主於足。

 

然未嘗不於關尺推之,則內經所言人迎氣口。

 

候之左右,亦無不可也。

 

醫道貴乎圓通。

 

若執中無權。

 

猶執一也,故釋內經之關格。

 

但當言是表裡陰陽否絕之候。

 

不當與上吐下閉之關格混同立論則可。

 

若言上吐下閉。

 

當稱隔食癃閉,不得名為關格則不可,或言關格之証,其脈未必皆然則可。

 

若言關格之脈,必無在尺在寸之分則不可。

 

試觀仲景趺陽脈伏而澀,亦主關格。

 

又有上微頭小者,則汗出。

 

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等例,其義自明。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