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四 諸氣門下 肺癰137】
金匱云:問曰:病咳逆。
脈之何以知為肺癰。
當有膿血。
吐之則死,其脈何類。
師曰:寸口脈微而數。
微則為風。
數則為熱。
微則汗出。
數則惡寒。
風中於衛。
呼氣不入。
熱過於營。
吸而不出。
風傷皮毛。
熱傷血脈。
風舍於肺,其人則咳。
口乾喘滿。
咽燥不渴。
多唾濁沫。
時時振寒。
熱之所過血。
為之凝滯。
蓄結癰膿。
吐如米粥。
始萌可救。
膿成則死。
肺癰之脈。
既雲滑數,此復雲微數者。
非脈之有不同也。
滑數者已成之脈。
微數者初起之因也。
初起以左右三部脈微。
知衛中於風而自汗。
左右三部脈數。
為營吸其熱而畏寒。
然風入衛。
尚隨呼氣而出,不能深入。
所傷者不過在於皮毛。
以漸舍肺俞,而咳唾振寒。
茲時從外入者。
從外出之易易也。
若夫熱過於營,即隨吸氣深入不出而傷其血脈矣!衛中於風。
得營中之熱留戀。
固結於肺葉之間。
乃致血為凝滯。
以漸結為癰膿。
是則有形之敗濁,必從瀉肺之法而下驅之。
安在始萌不救。
聽其膿成,而致肺葉腐敗耶。
咳逆上氣。
時時唾濁。
坐不得眠。
皂莢丸主之。
火熱之毒。
結聚於肺。
表之裡之。
清之溫之。
曾不少應。
堅而不可攻。
惟此無堅不入。
聿成蕩滌之功。
不可以藥之微賤而忽諸。
若因外感所觸而成。
當取用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最佳。
足可補仲景之未迨也。
咳而胸滿振寒。
脈數。
咽乾不渴。
時吐濁唾腥臭。
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湯主之。
此上提之法也。
癰結肺中。
所以濁唾腥臭。
乘其新造未固。
提而出之,如其勢已入裡。
又當引之從胃入腸,此法殊不中用矣!所以宋人附以十六味桔梗湯。
兼合葶藶瀉肺之意。
外內合邪之治也。
肺癰喘不得臥。
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此治肺癰吃緊之方也。
肺中生癰不瀉其肺。
更欲何待。
然日久癰膿已成。
瀉之無益。
日久肺氣已索。
瀉之轉傷。
惟血結而膿未成。
當亟以瀉肺之法奪之。
若一身面目浮腫。
鼻塞清涕出。
為表証未罷。
當先與小青龍湯一劑。
後乃服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