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四 諸氣門下 肺痿(肺脹)134】
喻嘉言曰:肺痿其積漸。
已非一日,其熱不止一端。
總由胃中津液不輸於肺。
肺失所養。
轉枯轉燥。
然後成之。
於是肺火日熾。
肺熱日深。
肺中小管日窒。
咳聲以漸不揚。
胸中脂膜日干。
咳痰艱於上出。
行動數武。
氣即喘鳴。
沖擊連聲。
痰始一應。
金匱治法非不彰明。
但混在肺癰一門。
況難解其精意。
大要緩而圖之。
生胃津。
潤肺燥。
下逆氣。
開積痰。
止濁唾。
補真氣。
以通肺之小管。
散火熱。
以復肺之清肅,如半身痿廢,及手足痿軟。
治之得法,亦能復起。
雖云肺病。
近在胸中。
呼吸所關。
可不置力乎。
然肺癰屬在有形之血。
血結宜驟攻。
肺痿屬在無形之氣。
氣傷宜徐理。
兼潤肺燥。
然肺雖燥而多不渴。
勿以其不渴而用燥熱之藥,此辨証用藥之大法也。
肺痿涎唾多。
心中溫溫液液者。
炙甘草湯主之,此外台法也。
肺痿虛寒。
羸瘦緩弱戰掉。
噓吸胸滿。
千金生薑溫中湯。
肺痿咳唾。
涎沫不止。
咽燥而渴。
千金生薑甘草湯。
肺痿咳嗽有痰。
午後熱。
並聲嘶者。
古法用人參養肺湯。
今改用紫菀散加丹皮、薑、棗。
心火克肺。
傳為肺痿。
咳嗽喘嘔。
痰涎壅盛。
胸膈痞滿。
咽喉不利者。
古法用人參平肺湯。
今改用紫菀散加葳蕤、橘紅、薑、棗。
肺痿咳嗽不已。
往來寒熱。
自汗煩渴者。
古法用知母茯苓湯。
今改用紫菀散加知母、銀州柴胡、薑、棗。
蓋咳嗽聲嘶。
咽喉不利,皆是火鬱痰滯,必用生薑之辛以散之。
然須蜜製。
藉甘以潤之,此標本兼該之義也。
劉默生言。
痿本虛燥。
總不離壯水清金。
滋補氣血津液。
消痰止嗽。
宜天冬、麥冬、生地、熟地、知母、人參、葳蕤。
紫菀為主。
痞結。
去天冬、生地。
加橘紅、蘇子。
泄瀉。
去天冬、生地、知母。
加山藥、茯苓。
並用固本丸。
不時噙化。
肺痿咳嗽。
痰中有紅絲。
盜汗發熱。
熱過即冷。
飲食減少者。
劫勞散。
虛勞肺痿失音。
咳唾腥血稀痰,或面上生瘡。
人參蛤蚧散。
丹方治肺痿。
每日用人參細末一錢。
入豬肺管內。
砂鍋中煮爛。
加蔥酒服效。
肺痿咳唾。
咽燥欲飲水者自愈。
張口短氣者危。
咳而口中自有津液。
舌白苔滑,此為肺寒。
甘草乾薑湯。
肺痿屬熱,如咳久肺KT 。
喉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
多不可治。
肺痿六脈沉澀而急,或細數無神。
脈口皮膚枯乾,而氣高息粗者死。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