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四 諸氣門下 痰飲(唾)114】
喻嘉言曰:內經云:諸氣 鬱,皆屬於肺。
蓋肺鬱則成熱。
熱盛則生痰。
痰挾瘀血。
遂成窠囊。
膈間脹滿痞悶。
雖夏月。
痰飲積處無汗,而冷痰清飲。
積滿窠囊,必大嘔逆,此盈科而進也。
多由濃味積熱。
腸胃枯涸。
又加怫鬱。
胃脘之血為痰濁所滯。
日積月累。
漸成噎膈反胃之次第。
若用燥劑,其結轉甚。
惟竹瀝、薑汁、韭汁可以治之。
日飲三五杯,必胸中煩躁不寧乃妙。
後用養血健脾潤燥藥。
治痰之法。
曰驅。
曰導。
曰滌。
曰化。
曰涌。
曰理脾。
曰降火。
曰行氣。
前人之法不為不詳。
至於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於房中,如蓮實之嵌於蓬內。
生長則易。
剝落則難。
其外窄中寬。
任行驅導滌涌之藥。
徒傷他藥,此實閉拒而不納耳。
夫人身之氣。
經盛則注於絡。
絡盛則注於經。
窠囊之來。
始於痰聚胃口。
嘔時數動胃氣。
胃氣動,則半從上出於喉。
半從內入於絡。
胃之絡貫膈者也,其氣奔入之急,則沖透膈膜,而痰得以居之。
痰入既久,則阻礙氣道。
而氣之奔入者。
復結一囊也。
然痰飲結聚於膈膜而成窠囊。
清氣入之。
渾然不覺。
每隨濁氣而動。
乃至寒之亦發。
熱之亦發。
傷酒傷食亦發。
動怒動欲亦發。
總由動其濁氣。
濁氣隨火而升。
轉使清氣逼處不安也,故治窠囊之痰甚難,必先凝神入氣。
以靜自調。
薄滋味以去胃中之痰。
使胃經之氣。
不急奔於絡轉虛其胃。
以聽絡中之氣返還於胃。
逐漸以藥開導其囊,而滌去其痰,則自愈矣!後世治痰飲有四法。
曰實脾。
燥濕。
降火。
行氣。
實脾燥濕。
二陳湯加蒼白二朮。
最為相宜。
若陰虛則反忌之矣!降火之法,須分虛實。
實用苦寒,虛用甘寒。
庶乎可也。
若夫行氣之藥。
諸方漫然。
全無著落。
謹再明之。
風寒之邪。
從外入內。
裹其痰飲。
惟宜小青龍湯。
分其邪從外出而痰飲從下出也。
濁陰之氣。
從下入上。
裹其痰飲。
金匱半夏濃朴湯。
(即四七湯。)
分其濁氣下出而痰飲從上出也。
若多欲之人,則腎氣上逆。
直透膜原。
結壘萬千。
脹重墜。
不可以仰。
用桂苓丸引氣下趨。
痰飲始豁也。
又虛寒痰飲。
少壯者十中間見一二。
老人小兒十中常見四五。
若果脾胃虛寒。
飲食不思。
陰氣痞塞。
嘔吐涎沫者,宜溫其中。
真陽虛者。
更補其下。
清上諸藥不可用也。
再按痰飲總為一証,而因則有二。
痰因於火。
有熱無寒。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