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一石部麥飯石】
麥飯石
出自蘇頌《圖經》附於薑石條下。
《本草經疏》載之。
麥飯石,治發背瘡毒神效,取此石碎如棋子大,炭火燒赤,投米醋中,浸之良久,又燒又浸。
如此十次,研末極細,如飛塵,鹿角一枝,連腦骨者,二三寸截之,炭火燒,令煙盡,即曰斂末,與石末等份,鹿角倍之,用三年米醋,入銀石器內,煎令魚目沸,即下前藥,不住手攪,熬一二時,稀稠得所,傾出待冷,以鵝翎拂膏於腫上。
四圍赤處,中留腫頭泄氣。
如未膿即內消,已作頭即撮小,已潰即排膿,若病久肌肉爛,落出見筋骨者,即塗細布上貼之。
干即易,逐日瘡收斂口,但中膈不穴者,即無不瘥。
已潰者,用時先以豬蹄湯,洗去膿血。
挹干然後上藥,其瘡切忌手觸動嫩肉,仍不可以口吹陰風及腋氣、月經孕婦見之,合藥時,亦忌此等。
初時一日一換,十日後二日一換,此藥要極細,方有效,若不細,塗之即痛也。
久亦無效,臨用方鍛, 過即研,細若飛塵,一二兩可治一癰疽矣。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4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