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二十八灌膿門雜症變症泄瀉】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9-7 14:18
標題: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二十八灌膿門雜症變症泄瀉】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二十八灌膿門雜症變症泄瀉

 

泄瀉

 

《經》曰:協熱而利者,其腸必垢;協寒而利者,其溏似。

 

寒者溫之、澀之,熱則清之、通之。

 

此古人之治法也。

 

至夫痘瘡養膿之時,有泄瀉者,最為大忌,蓋恐中氣虛而毒伏陷也。

 

故專以溫補止澀之法為正,然更有一種利清水者,利膿血者,又不可與寒涼者同論而用止澀。

 

假如曾有大渴飲水過多,蓄聚於中,潰灌腸胃,令乃作利清水者,此名蓄水,泄水去盡則止也。

 

更有因痘不收,以成倒靨,幸或中氣充實,毒不得留,乃大便而下膿血者為倒靨泄也。

 

泄盡膿血,為毒出而自愈也。

 

若不知此二端,妄投止澀,則根蒂未除。

 

枝蔓滋長,源泉欲塞,決潰更深矣。

 

夫痘瘡出形起發,並不宜泄瀉者,恐裡氣虛弱,毒邪不出,反成陷伏耳。

 

然至成漿之時,較之於前,殆有甚焉。

 

蓋前則其病未久,脾胃尚強,猶可任之,今則病久而津液已衰,脾胃已弱。

 

若復泄瀉,則重竭於內,而方張之毒,不能成就於外,是以或為癢塌,或為倒靨,或為寒戰切牙,虛憊而死,治宜輕則參 桂果,重則木香異攻。

 

然候至灌膿,則元氣盡耗於表,中氣必虛,虛則下陷而腸鳴,失氣便溏泄瀉,所易至也。

 

凡用藥調理者,切宜預為謹慎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3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