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四書集古方八陣和陣東垣升陽益胃湯二五】
治秋燥令行,濕熱少退,脾胃虛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四肢不收,口苦舌乾,飲食不消,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當升陽益胃。
《良方》無黃耆,甘草,半夏,芍藥四味。
人參,炙甘草,半夏,脈澀者宜用,各一錢。
黃耆,二錢。
白朮,三分。
白芍,防風,羌活,獨活,各五分。
柴胡,茯苓,小便利者勿用,澤瀉,不淋者勿用,各三分。
陳皮,四分。
黃連,二分。
右咀。
每服三錢,漸加至五錢,生薑五片,棗二枚,水三鍾,煎一鍾。
早飯午飯之間溫服。
忌語話一二時,及酒濕助火之物。
服藥後,如小便畢而病反增,是不宜利小便也,當去茯苓,澤瀉。
若得喜食增食,初一二日間不可太飽,恐藥力尚淺,胃氣再傷,不得轉運也。
或用美食以助藥力而滋胃氣,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沉降也。
亦可小役形體,使胃氣升發,切勿大勞,致令復傷,但以胃氣安靜為尤善。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