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脈論】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9-6 21:08
標題: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脈論】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脈論

 

脈論

 

夫脈稟二五之精以為體,藉水穀之所輸而為用,所以符闔辟之機,動息而有準,顯逆順之理,斷吉凶而有靈。

 

其源也,由乎臍下腎間之動氣,如橐龠鼓之於下。
 

其流也,得乎胃飲食之精氣,協呼吸應之於上,是以呼出心與肺,脈動二至,吸入腎與肝,脈亦二至,一呼一吸為一息,脈動四至。
 

夫脾胃屬土,萬類資生,飲食入胃,穀氣沸騰,上衝膈間,清者化榮血,濁者為衛氣,肺先受之,循經出於兩寸口,涌躍順循,而濟諸經,土性和順,故脈本緩,則參於四藏之中,故無專名,以為中和之主宰,則四臟四時,有不致獨見之偏也。
 

故人以胃氣為本,然脈之動形,即系氣血營運涌躍之狀。
 

《經》曰:血無氣則滯而不行,氣無血則散而無依,氣如橐龠,血如波瀾,風行水動,氣行血流,故脈皆此氣此血而神之者也。
 

血氣生於脾胃飲食之多少,胃氣根乎元氣之盛衰,飲食之延納,賴乎肺與大腸之傳送,即十二經皆有動脈者,莫不宗此胃氣也。
 

穀氣衝上,肺先承受,形如華蓋,空而舍氣,蓋十二經脈皆敘於斯,為百脈之宗。
 

所以飲食入胃,其氣血即乘胃氣,通貫於十二經之脈,如潮涌注百浦,其清者為榮血也。
 

心主之,則先出於左手寸口人迎,而下三部也。
 

其濁者為衛氣也,肺主之,即充於右手寸口、氣口而下三部也。
 

《經》曰:脈會於太淵。
 

太淵者,肺之穴名,在兩手寸口之位也。
 

然十二經皆有脈動,如大腸脈,動於結傍之人迎,胃脈動於衝陽,脾脈動於箕門,心脈動於神門,小腸脈動於聽宮,膀胱脈動於委中,腎脈在於太谿,心包脈在於天池、勞宮,三焦脈在於禾 ,膽脈在於聽會,肝脈在於太衝,此十二經皆有動脈也。
 

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生死吉凶者,以其眾脈皆會於手太陰之經,而為脈之大會也。
 

然臟氣不能自致手太陰,必因胃氣以致於手太陰。
 

又曰: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往來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憂殞滅,以此觀之,則肺為氣之主,脈為氣之體,胃為脈之用,腎為氣之根也。
 

《靈樞》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肺脈動之不休者,以營氣隨宗氣而行諸經,其諸經之脈朝於肺也。
 

胃脈動之不休者,以衛氣出於胃,而行之不已也。
 

腎脈動之不休者,以衝脈與腎脈並行,而行之不已也。
 

此其所以異於諸經也歟!左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肝膽之位,以候六淫所傷,(六淫者,風寒暑濕燥火也。)
 

及起居失宜,感冒時行不正之氣。
 

凡脈緊盛者,傷於寒,皆為外感有餘之證。
 

右肺、大腸、脾胃、命門、三焦,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脾胃之位,以候七情所傷,(七情者,喜怒憂思悲驚恐。)
 

及房勞動作勤苦,與飲食無節。
 

凡脈緊盛者,傷於食,皆為內傷不足之證。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2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