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蔓草部何首烏百八】
味甘澀微苦,陰中有陽,性溫。
此其甘能補,澀能固,溫能養陽。
雖曰肝腎之藥,然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凡血氣所在,則五陰之臟何所不至?故能養血養神助氣,壯筋骨,強精髓,黑鬚髮,亦治婦人帶濁失血,產後諸虛等疾。
第其性效稍緩,暫服若不甚顯,必久服之,誠乃延年益壽,滋生助嗣之良劑。
至如斷瘧疾,安久痢,活血治風,療癰腫瘰,風濕瘡瘍,及一切冷氣腸風宿疾,總由其溫固收斂之功,血氣固則真元復,真元復則邪自散也。
故唐之李翱著有[何首烏傳],即李時珍亦曰此物不寒不燥,功在地黃,門冬之上,誠非誣也。
若其制用之法,則有用黑豆層鋪,九蒸九晒者;有單用米泔浸三宿,切焙為末而用者;有用壯健人乳拌晒三次,生杵為末而用者。
總之,生不如熟,即單用米泔浸透,蒸之極熱則善矣,或不必人乳與豆也。
服此之後,須忌生蘿蔔并諸血敗血等物。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