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發熱煩躁三十一】
●王太僕曰: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當治其心。
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
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當補其腎。
故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
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
又熱不勝寒,是無火也;寒不勝熱,是無水也。
夫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
熱之不久,責心之虛;寒之不久,責腎之弱。
治者當深味之。
●立齋曰:瘡瘍發熱煩躁,或出血過多,或膿潰大泄,或汗多亡陽,或下多亡陰,以致陰血耗散,陽無所依,浮散於肌表之間而非火也。
若發熱無寐者,血虛也,用聖愈湯。
兼汗不止,氣虛也,急用獨參湯。
發熱煩躁,肉筋惕,血氣俱虛也,用八珍湯。
大渴面赤,脈洪大而虛,陰虛發熱也,用當歸補血湯。
肢體微熱,煩躁面赤,脈沉而微,陰盛發躁也,用四君加薑,附。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