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潰瘍二十七】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9-6 19:18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潰瘍二十七】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潰瘍二十七

 

 

●立齋曰:膿熟不潰者,陽氣虛也,宜補之。

 

瘀肉不腐者,宜大補陽氣,更以桑木灸之。

 

膿清不斂者,氣血俱虛,宜大補。

 

膿後食少無睡,或發熱者,虛也,宜補之。

 

倦怠懶言,食少不睡者,虛也,宜補之。

 

寒氣襲於瘡口,不能收斂,或陷下不斂者,溫補之。

 

脈大無力或微澀者,氣血俱虛也,峻補之。

 

出血或膿多,煩躁不眠者,乃亡陽也,急補之。

 

凡膿潰而清,或瘡口不合,或聚腫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脫者,皆氣血俱虛也,非補不可。

 

凡膿血去多,瘡口雖合,尤當補益,務使氣血平復,否則更患他證,必難治療也。

 

又曰:大抵膿血大泄,當大補血氣為先,雖有他證,以末治之。

 

凡癰疽大潰,發熱惡寒,皆屬氣血虛甚,若左手脈不足者,補血藥當多於補氣藥;右手脈不足者,補氣藥當多於補血藥,切不可發表。

 

大凡癰疽全藉血氣為主,若患而不起,或潰而不腐,或不收斂,及膿少或清,皆血氣之虛也,俱宜大補之,最忌攻伐之劑。

 

亦有膿反多者,乃氣血虛而不能禁止也。

 

常見氣血充實之人患瘡者,必腫高色赤,易腐潰而膿且稠,又易於收斂。

 

怯弱之人多不起發,不腐潰,及難於收斂,若不審察而妄投攻劑,虛虛之禍不免矣,及患後更當調養。

 

若瘰流注之屬,尤當補益也,否則更患他證,必難措治,慎之。

 

又曰:潰瘍若屬氣血俱虛,固所當補,若患腫瘍而氣血虛弱者,尤宜預補,否則雖潰而不斂矣。

 

又凡大病之後,氣血未復,多致再發,若不調補,必變為他證而危。

 

或誤以瘡毒復發,反行攻伐,則速其不起,深可為戒也。

 

又曰:若瘡瘍腫焮痛甚,煩躁脈大,則辛熱之劑不但腫瘍不可用,即潰瘍亦不可用也。

 

●<太平聖惠方>云:凡癰疽膿潰之後,脈微澀遲緩者,邪氣去而真氣將復也,為易愈。

 

若脈來沉細而直者,裏虛而欲變證也。

 

若膿血既去,則當脈靜身涼,腫消痛息,如傷寒表證之得汗也。

 

若反發熱作渴,脈洪數者,此真氣虛而邪氣實也,死無疑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