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痘瘡下喘急四十六】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9-6 00:22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痘瘡下喘急四十六】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痘瘡下喘急四十六

 

 

●喘與氣促不同,喘者氣粗而壅,壅而急,喘為肺邪有餘也;促者氣促而短,上下不相接續,促為肺腎不足也。

 

此二者一實一虛,反如冰炭,若或誤治,無不死也,當詳辨之。

 

●寒邪在肺作喘者,此外感之證,必欬嗽多痰,或鼻塞,或身有微熱,或胸滿不清,治當疏散肺邪,宜六安煎,或二陳湯加蘇葉主之。

 

若寒邪外閉之甚者,仍宜加麻黃,北細辛之類。

 

若兼氣血不足,而風寒在肺作喘者,惟金水六君煎為最。

 

●痰因火動而為喘急者,當以清痰降火為主。

 

若痰涎上壅者,先治其痰,宜抱龍丸,清膈煎之類主之。

 

若火上刑肺,肺熱葉舉,大熱大喘者,宜人參石膏湯。

 

若微熱作渴,肺燥液衰而喘者,宜人參麥門冬散。

 

若夏月熱甚,火犯肺金而喘者,仲景竹葉石膏湯,或六味竹葉石膏湯。

 

若火伏三焦,肺胃大腸俱熱,胸腹脹,大便秘結而喘者,前胡枳殼湯。

 

●喘以氣虛者,人多不能知之。

 

凡下瀉而上喘者,必虛喘也。

 

凡小兒喘息,覺在鼻尖而氣不長者,必虛喘也,此實氣促,原非氣喘。

 

若見此證,急須速補脾肺,或救腎陰,輕則參薑飲,六氣煎,甚則六味回陽飲。

 

若下為泄瀉而上為喘促者,急用六味回陽飲,或九味異功煎,不可疑也。

 

若大便不瀉,而或為多汗,或為腹膨,或見痰飲,狂躁,但以陰虛水虧,氣短似喘,而脈氣無神者,急宜貞元飲加人參煨薑之類主之。

 

若治喘促用清痰降火等劑而愈甚者,此必虛證也,速宜改用溫補如前諸法,猶有可救,遲則恐無及矣。

 

●痘疹發喘,乃惡候也,若利止喘定者生,其有瀉利不止,或加脹滿,或為狂躁,或痘毒入肺,口張息肩,目閉足冷而喘甚者,皆不治之證。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