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四十二謨集痘疹詮麻疹全疹出沒八】
●疹子出沒,常以六時為準。
假如子後出,午後即收,午後出,子後即收,乃陽生陰成,陰生陽成,造化自然之數也。
凡此旋出旋收者輕。
若一出連綿三四日不收者,乃陽毒太甚,宜大青湯,或用荊芥,牛蒡子,甘草,玄參,石膏,桔梗主之。
若逡巡不出者,乃風寒外束,皮膚閉密也,宜荊防敗毒散主之。
●疹已出而復沒者,乃風寒所逼而然,若不早治,毒必內攻,以致癢而死。
急用升麻湯加荊芥,牛蒡子,甘草熱服,則疹必復出而安矣。
●發熱六七日以後,明是疹子卻不見出,此必皮膚堅厚,腠理閉密,或為風寒所襲,或曾有吐瀉,皆能伏也。
急用托裏散表之劑,如麻黃湯去杏仁,加蟬退,升麻,外用胡荽酒之類。
如一向未更衣者,必毒甚於內,伏而不出<局方>涼膈散加牛蒡子主之。
●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盡則毒便解。
故治疹者,於發熱之時,當察時令寒暄,酌而治之。
如時證大寒,以桂枝葛根湯,或麻黃湯發之。
時證大熱,以升麻葛根湯,或合人參白虎湯發之。
不寒不熱,以荊防敗毒散發之。
如兼疫癘之氣,以人參敗毒散發之。
如盡一劑,不出,再作本湯服之,外用胡荽酒,又以苧麻蘸酒遍身戛之,務令亟出。
如三四作更不出,加腹中脹痛,氣喘昏悶,則死證也。
●景岳曰:按此萬氏之法,極得隨時制宜之善,已盡發表之義矣。
然發表之義,亦最不易,即如營衛不足而疹有不能出者,其證甚多,若徒知發之,而不知滋之,則營衛有弱者,非惟不能發,而且恐窮其源矣。
此其或在脾胃,或在血氣,必得其神,庶乎有濟。
如傷寒三表之法,實亦有關於此。
●疹毒出盡,則邪氣解散,正氣自然和平。
如發熱煩悶,或嘔吐,或泄瀉,此毒邪壅遏,尚未出盡也。
煩熱者,黃連解毒湯。
嘔泄者,柴胡橘皮湯。
並外用胡荽酒,及苧麻憂法如前。
待疹子出盡,則煩熱自去,嘔吐自止矣。
●疹有既收而餘毒未盡,至三日之外又復發出,或至五六次不已者,此因發熱之時,不避風寒,致令邪氣鬱於肌肉之間,留連不散,雖曾解散,終屬未暢耳。
若兼雜證,亦當隨證治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