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四十謨集小兒則上藥餌之誤九】
小兒氣血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時,此飲食之宜調,而藥餌尤當慎也。
今舉世幼科既不知此大本,又無的確明見,而惟苟完目前。
故凡遇一病,則無論虛實寒熱,但用海底兜法,而悉以散風,消食,清痰,降火,行滯,利水之劑,不出二十餘味,一套混用,謬稱穩當,何其誕也。
夫有是病而用是藥,則病受之矣,無是病而用是藥,則元氣受之矣,小兒元氣幾何,能無陰受其損而變生不測耶?此當今幼科之大病,而醫之不可輕任者,正以此也。
又見有愛子者,因其清黃瘦弱,每以為慮,而詢之庸流,則不云痰火,必云食積,動以肥兒丸,保和丸之類,使之常服。
不知肥兒丸以苦寒之品,最敗元陽,保和丸以消耗之物,極損胃氣,謂其肥兒也,而適足以瘦兒,謂其保和也,而適足以違和耳。
即如抱龍丸之類,亦不宜輕易屢用。
余嘗見一富翁之子,每多痰氣,或時驚叫,凡遇疾作,輒用此丸,一投即愈,彼時以為神丹,如此者不啻十餘次。
及其長也,則一無所知,凝然一癡物而已,豈非暗損元神所致耶。
凡此剋伐之劑,所以最當慎用,故必有真正火證,疳熱,乃宜肥兒丸及寒涼等劑;真正食積,脹滿,乃宜保和丸及消導等劑;真正痰火喘急,乃宜抱龍丸及化痰等劑,即用此者,亦不過中病即止,非可過也。
若無此實邪可據,而諸見出入之病,則多由虧損元氣,悉當加意培補,方是保赤之主。
倘不知此而徒以肥兒,保和等名,乃欲藉為保障,不知小兒之元氣無多,病已傷之,而醫復伐之,其有不萎敗者鮮矣。
此外,如大黃,芒硝,黑丑,芫花,大戟,三稜,蓬朮之類,若非必不得已,皆不可輕易投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