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諸氣經義脈氣六】
●五藏別論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動輸篇曰: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脈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
詳脾胃門。
●五十營篇曰: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
詳脈神章。
●根結篇曰: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
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
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
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
●玉機真藏論曰:春脈如弦。
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夏脈如鉤。
詳脈神章。
●脈要精微論曰: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
詳脈神章。
●平人氣象論曰: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脈無胃氣亦死。
詳脾胃門。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