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三十四天集雜證謨秘結經義】
●金匱真言論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
●氣厥論曰: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
●脈解篇曰:太陰所謂病脹者,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腎脈微急,為不得前後。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
●五常政大論曰:涸流之紀,其病痿厥堅下。
其病癃閉,邪傷腎也。
●六元政紀大論曰:不遠熱則熱至,淋閟之病生矣。
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
燥勝則乾。
●至真要大論曰:太陰司天,病陰痺,大便難,陰氣不用,病本於腎。
太陽之勝,隱曲不利,互引陰股。
少陰之復,隔腸不便。
●宣明五氣篇曰:腎惡燥。
●藏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雜病篇曰: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