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九必集雜證謨遺溺述古】
●薛立齋曰:經云:膀胱不約為遺溺。
小便不禁,常常出而不覺也。
人之漩溺,賴心腎二氣之所傳送。
蓋心與小腸為表裏,腎與膀胱為表裏,若心腎氣虧,傳送失度,故有此證,治宜溫煖下元,清心寡慾。
又有產育不順,致傷膀胱,若內虛寒者,秘元丹,韭子丸之類;若內虛濕熱者,六味地黃丸,或加五味,杜仲,補骨脂;年老者八味丸。
產育收生不謹,損破尿胞者,參朮補胞湯加豬羊胞煎之。
竊謂肝主小便,若肝經血虛,用四物山梔。
若小便澀滯,或莖中作痛,屬肝經濕熱,用龍膽瀉肝湯。
若小便頻數,或勞而益甚,屬脾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子。
若小便無度,或淋瀝不禁,乃陰挺痿痺也,用六味地黃丸。
若小便澀滯,或補而益甚,乃膀胱熱結也,用五淋散。
其脾肺燥,不能化生者,黃芩清肺飲。
膀胱陰虛,陽無所生者,滋腎丸。
膀胱陽虛,陰無所化者,六味丸。
若陰痿思色,精不出,莖道澀痛如淋,用加減八味丸料加車前,牛膝。
若它人精竭復耗,大小便牽痛如淋,亦用前藥,不應,急加附子,多有生者。
遺溺論列方。
●理中湯熱一。
四味回陽飲新熱一。
八味丸補一二一。
四維散新熱十二。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固脬丸固六三。
溫胃飲新熱五。
右歸飲新補三。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滋腎丸寒一六三。
歸脾湯補三二。
大菟絲子丸固三六。
二氣丹熱一八六。
濟生菟絲丸固三七。
五淋散寒百十七。
秘元丹固三二。
茴香益智丸固六五。
大補元煎新補一。
家韭子丸固三四。
黃芩清肺飲寒八三。
<集要>四神丸補一五八。
五子丸固四六。
縮泉丸固六一。
參朮補胞湯未收。
牡蠣丸固六四。
固真散固二八。
加減八味丸補一二二。
五君子煎新熱六。
龍膽瀉肝湯寒六三。
鞏隄丸新固九。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