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九必集雜證謨遺溺論治共六條】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9-5 21:20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九必集雜證謨遺溺論治共六條】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九必集雜證謨遺溺論治共六條

 

 

1.凡治小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澀,此固宜然;然固澀之劑,不過固其門戶,此亦治標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

 

蓋小水雖利於腎,而腎上連肺,若肺氣無權,則腎水終不能攝,故治水者必須治氣,治腎者必須治肺,宜以參,耆,歸,尤,桂,附,乾薑之屬為之主,然後相機加以固澀之劑為之佐,庶得治本之道,而源流如度,否則,徒障狂瀾,終無益也。

 

余制有鞏隄丸方,治無論心脾肺腎之屬,皆宜以此為主治。

 

2.脾肺氣虛,不能約束水道,而病為不禁者,此其咎在中上二焦,宜補中益氣湯,理中湯,溫胃飲,歸脾湯,或四味回陽飲之類,加固澀等劑主之,如不見效,當責之腎。

 

3.肝腎陽氣虧敗,則膀胱不藏,而水泉不止,此其咎在命門,宜右歸飲,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甚者以四維散之類主之,或加固澀為佐亦可;或用<集要>四神丸,或八味地黃丸去澤瀉亦可用。

 

4.凡睡中遺溺者,此必下元虛寒,所以不固,宜大菟絲子丸,家韭子丸,五子丸,縮泉丸之類主之。

 

其有小兒從幼不加檢束,而縱肆常遺者,此慣而無憚,志意之病也,當責其神,非藥所及。

 

或因縱以致不固者,亦當治之如前,宜用豬羊溲脬炙脆煎湯,送下前藥更妙。

 

5.凡因恐懼輒遺者,此心氣不足,下連肝腎而然,宜大補元煎,歸脾湯,五君子煎之類主之。

 

6.古方壯陽固澀等劑,如茴香益智丸,二氣丹,固脬丸,秘元丹,牡蠣丸,濟生菟絲子丸,固真散,皆可隨宜擇用。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