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九燥門】
燥門(兒科)
夫六氣之中,惟燥治之尤難,蓋燥萬物莫甚於火。
火者,十二經皆有之,當其陰陽和、臟腑強,榮衛固,寒熱調,喜怒平,則諸經各適,火焰不沖,燥從何來?一有所傷,火乃踵起,如風鬱不散,則因風火動而燥者,或熱壅不除,因熱愈熱而燥者,或久病之後,陰虛火動而燥者,在外則皮毛枯槁,在上則咽乾口燥,在中則煩渴不已。
《經》曰: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干燥。
涸者,無水液也。
干者,不滋潤也。
勁者,不柔和也。
皴揭者,皮膚起裂也。
澀者,如諸物潤則滑澤,干則澀滯。
然乾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故澀滯者,皆燥金之化,所以秋脈乃澀。
澀者,澀也。
皆因燥之使然。
然燥之標由於風與火,而燥之本實根於脾與腎,蓋脾精不能轉輸,而腎陰不能上奉,所以肺失化源,自見其象耳!治宜生津養血,滋陰潤燥,倘寸強尺弱,由乎釜下無火,而鍋蓋干燥者,用水中補火之法。
涼膈散 見傷寒門。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