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六方脈面熱面痛合參】
方脈面熱面痛合參(附須發病)
《靈樞》曰:手面與身形也。
天寒則裂地凌冰,或手足懈墮,生而其面不衣何也?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
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而皮又濃,其肉堅,故大熱甚寒,不能勝之也。
東垣曰: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火上,獨療其面,蓋陽明經多氣多血,又兼挾風熱上行,諸陽皆會於頭面,故令面熱如醉,治宜先為散其風熱,或以調胃承氣湯,加黃連犀角,疏下兩三行,徹其本熱,散其風熱,以升麻湯,加黃連主之。
手足六陽之經,皆生至於頭,而惟陽明胃脈之鼻交額中,入上齒中,挾口環唇,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故人之面部,陽明之所屬也。
其或胃中有熱,有鬱火則面熱,升麻東加黃連。
胃中有寒,則面寒,宜先以附子理中湯溫其中氣,次以升麻東加附子主之。
若風熱內甚而上攻,令人面目浮腫,或面鼻紫色,或風刺癮疹隨症治之。
面黃面白鼻冷,乃陽氣大弱,宜大劑參 則附子主之。
面痛為火,蓋諸陽之匯,皆在於面,而火陽也,心之華在面,而心君火也。
然暴痛多由火實,久病多因血虛,蓋胃主正面,而以腸胃為市,因飲食之熱毒聚於中,則發於外,故為痛,更有過勞與飢則痛者,此中氣不足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