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注意 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徵兆】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精神分裂症病友在發病前有哪些徵兆?
台北榮總精神部心身科主任周元華表示,一般是在沒有按時服藥的情況下病友才可能再次發病,發病前最可能最常出現睡眠障礙,因此如果週遭親友發現病友帶著極深的黑眼圈,可以詢問病友睡眠情況,以此表示關心,最忌諱大刺刺地問:「吃藥了沒?有沒有按時吃藥?」
這樣的問話很容易讓病友受傷。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秘書長的滕西華表示,可以從5個方向來看:
1.作息產生變化。
2.睡眠狀況異常。
3.情緒發生波動,突然變得很high或很悶。
4.飲食量變得過多或過少。
5.社交生活發生變化,可能本來喜歡作一些事情,突然不再感興趣。
周元華主任表示,精神分裂症病友突然抓狂攻擊的機率極低,和正常人突然抓狂攻擊的機率差不多。
在職場上,精神分裂症病友遭受委屈、責罵時往往不會回嘴嗆聲,只是默默承受,因此更需家人、朋友主動關心。
周元華主任指出,精神分裂症除了大家熟知的幻聽、妄想症狀外,疾病還可能導致的認知功能受損,缺發動力、社交退縮等問題,讓病友社會適應能力受損,無法重返社會謀職。
此外,傳統藥物副作用可能出現表情僵硬、肌肉僵硬、手抖等症狀。
目前的抗精神病藥物對於病患的臨床症狀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並無明顯改善病患認知和社會適應功能。
要能幫助病患恢復人際互動或是工作等社會參與,周元華醫師認為藥物的選擇除了治療幻聽、妄想等症狀外,也要能改善負性症狀,像缺乏表情、動力、說話意願、社交退縮等,且強化病友的組織思考力。
最好沒有鎮靜、嗜睡等副作用。
根據國外臨床研究報告顯示,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在控制幻聽和妄想、負性症狀、改善情緒和思考上都有不錯的效果,發生鎮靜嗜睡的比例也偏低。
精神分裂患者 7成未工作、就學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一項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屬的調查顯示,七成精神分裂症患者沒有工作,也未就學。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東平指出,醫師如能主動關心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需求,適當治療,其實精神病友也能有正常工作。
蘇東平有一位30多歲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患,是一位銷售服務員,她很配合接受治療服藥,不過,藥物的嗜睡、精神不濟副作用,讓她覺得很不舒服,蘇東平替她換藥後,症狀有所改善。
康復之友聯盟去年12月,訪問北、高、嘉義等縣市約三百名精神分裂患者及其家屬,結果顯示,近九成患者和親友同住,但近七成者沒有工作或就學。
另外,也有兩成患者不滿意所服藥物,最常出現「不舒服」和「影響生活作息」副作用,其次是「無法繼續工作」和「影響人際交往」。
台北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周元華表示,精神分裂症有大家熟知的幻聽或妄想症狀外,還可能有認知功能受損、表情僵硬、缺乏動力、社交退縮等,這往往也是患者不易重返社會謀職,或享有正常人際關係原因。
周元華說,國外臨床研究報告顯示,新一代抗精神病藥,對控制幻聽妄想,改善情緒和思考上有不錯療效,發生鎮靜嗜睡的比率也較低。
【聯合報】@ http://udn.com/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