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五心集雜證謨腰痛經義】
●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腎脈緩甚為折脊。
●五癃津液別篇曰: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痠。
●本神篇曰: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
●經脈篇曰: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
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
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
肝足厥陰也,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
●脈解篇曰: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脽痛也。
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
厥陰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也。
●骨空論曰: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與痛上,八在腰尻分間。
●刺腰痛篇曰:足太陽脈令人腰痛。
以下共十七證,各有刺法,具詳本篇。
●雜病篇曰: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俛仰,取足少陽。
●終始篇曰:刺諸痛者,其脈皆實。
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
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
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
癢者陽也,淺刺之。
●熱論篇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刺瘧篇曰: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
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
先腰脊痛者,先刺郤中出血。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