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十八理集雜證謨怔忡驚恐論怔忡】
怔忡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也。
然古無是名,其在<內經>則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在越人,仲景則有動氣在上下左右之辨,云:諸動氣皆不可汗下也。
凡此者,即皆怔忡之類。
此證惟陰虛勞損之人乃有之。
蓋陰虛於下,則宗氣無根,而氣不歸源,所以在上則浮憾于胸臆,在下則振動于臍旁。
虛微者動亦微,虛甚者動亦甚。
凡患此者,速宜節欲節勞,切戒酒色。
凡治此者,速宜養氣養精,滋培根本。
若或誤認為痰火而妄施清利,則速其危矣。
外傷寒門論下,條附有動氣辨,宜參證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