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十三性集雜證謨瘟疫避疫法共二條】
●瘟疫乃天地之邪氣,若人身正氣內固,則邪不可干,自不相染。
故避之之法,惟在節慾節勞,或於房室勞倦之後,尤不可近,仍勿忍飢以受其氣,皆要法也。
至於卻邪之法,則如刺法論所云: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干邪。
蓋天牝者,鼻也,鼻受天之氣,故日天牝。
氣自空虛而來,亦欲其自空虛而去,即天牝從來,復得其往也。
正以氣通於鼻,鼻通於腦,毒入腦中,則流布諸經,令人相染矣。
氣出於腦,謂嚏之,或張鼻以泄之,或受氣於室,則泄氣於外,而大吸精氣以易之,則邪從鼻出,而毒氣自散,此卻邪於外之法也。
又如想心如日等法,蓋膽屬少陽,為中正之官,少陽氣壯,則臟氣賴以俱壯,而邪不能入,此強中禦邪之法也。
凡探親診疾,事有不容已者,但知此諸法,則雖入最穢之地,自可保其無慮。
一方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用降真香燒焚,大解邪穢,小兒帶之,能解諸邪,最驗。
一法以福建香茶餅,不時噙口中,大辟傷寒瘴氣穢惡。
●<醫統>曰:男子病,邪氣出於口;女人病,邪氣出於前陰,其相對坐立之間,必須識其向背。
或以雄黃末塗鼻孔中,行動從容,察位而入。
凡入病家,此亦醫人之不可不知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